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2022年10月10日08:56:12 历史 1387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

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文.杨川和


邯郸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成语之都”的美誉,人们耳熟能详的“胡服骑射”、“围魏救赵”、“背水一战”等成语出自邯郸,切与战事有关,远的不说,就说近的吧。


时逢2022年11月2日是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胜利77周年,我们深情怀念伟大的老一辈革命家、无数英烈先驱和参加平汉战役的将士们。


我一直有寻找平汉战役战场的愿望,这一天,从邯郸市出发,来到冀南新区临漳县等地,寻找父亲1945年10月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第3纵队第8旅山炮连战士,参加平汉战役的有关情况。虽然烽火硝烟已经散尽,但那段历史仍记忆犹新。


一、来到马头镇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


2022年9月26日上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我和李新县、王振海同学开车由邯郸市主城区出发,来到冀南新区马头镇政府办公室,说明我们的来意后,冀南新区党政办宣传处负责人李海啸、马头镇政府宣传委员韩敏和马头镇文化站长胡冬良接待了我们,并引领我们来到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马头镇中大街146号。这座建筑保持了原有的风貌,坐北朝南,临街的四合院一座平顶商贸楼,当时仿照天津的建筑风格,现在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


马头镇文化站长胡冬良介绍说:平汉战役又称邯郸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平汉铁路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毛泽东主席曾指出:“这个仗一定要打好,如果打不好,我们又要再进山,中国革命就要推迟二十年。”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王振海、杨川和、李新县在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前


胡东梁站长继续介绍说:“高树勋,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兼新8军军长,河北省盐山县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的部下。1945年10月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率领第30军、第40军和高树勋的新8军共4万余人,从新乡沿平汉铁路线强渡漳河,企图抢占我晋冀鲁豫解放区首府邯郸,进军石家庄,与国民党胡宗南部汇合。10月24日,新8军占领了马头镇,高树勋新8军指挥部就设在这座平顶二层商贸楼里。10月24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6万余人及10万余民兵,用钳行加口袋的战法,包围了敌第30军、第40军和新8军。刘邓首长不急于马上进攻,而是采用‘猫盘老鼠盘软了再吃’的办法。10月28日对敌人进行总攻,猛烈攻击,阻止敌军向北进邯郸。由于高树勋在8月份曾给彭德怀副总司令写过信,表示主张和平、反对内战的爱国情怀。刘邓首长采取军事和政治两手抓,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又积极开展政治争取。对高树勋采取围而不打,打而不痛,只做佯攻,派王定南联络,促其和平起义,这是平汉战役取得胜利的关键”。我们到此地回望,耳边仿佛响起了隆隆的枪炮声。


10月28日,我军发起总攻,马法五部第40军106师被歼,要求高树勋派兵增援,高树勋派一个团被歼灭。这时,高树勋部已断粮,继续北上打到邯郸或退回新乡已无可能,援军也无望。当时已隔断了新8军与国民党第40军和第30军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刘邓首长派王定南、晋冀鲁豫野战军参谋长李达冒着穿越火线危险,于10月28日亲自到达马头镇,在高树勋新8军指挥部面谈,解决高树勋等军官家属在徐州转移到解放区使其团聚的担忧,使其终于下定了起义的决心。高树勋决定率新8军和河北民军共1.2万余人,于10月30日在马头镇起义,并向全国发表通电,退出内战,主张和平,站在人民方面来。10月31日,刘伯承、薄一波亲赴马头镇慰问。


高树勋撤出战场后,战役态势立即发生了转变,我军由阻击改为追击,11月2日平汉战役胜利结束。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高树勋在平汉战役的关键时刻率部起义,功不可没,为我军迅速取得作战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创了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大部队起义的先河。是十位最具影响的国民党起义将领之首,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


1945年11月2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贺电,电报是由毛主席亲自起草:“树勋将军吾兄勋鉴:闻兄率部起义,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凡属血气之伦,莫不同声拥护。特电驰贺,即颂戎绥。”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将所部改编为民主建国军,任命高树勋为总司令。新中国成立后,高树勋曾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


毛泽东指出:“马头距邯郸很近,邯郸系历史名城,因此可称为邯郸起义。”


毛主席说:“开展高树勋运动,使大量国民党军队在战争紧要关头,仿照高树勋榜样,站到人民方面来,反对内战、主张和平。”


1983年10月30日,河北省隆重纪念邯郸起义38周年,邓小平亲笔题写“邯郸起义纪念碑”几个大字。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杨川和在邯郸起义纪念碑前


采访结束时,我忍不住又一次回望了邯郸起义指挥部旧址。只见他好似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睿智安详地观赏着马头镇繁华的街景,仿佛在提醒人民: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好好珍惜。


二、来到西玉曹村平汉战役战场


我们在冀南新区党政办宣传处负责人李海啸的引领下,来到平汉战役父亲所在的第3纵队第8旅的战场:冀南新区高臾镇西玉曹村,村党支部书记杨俊峰接待了我们。我向他说明来意,他组织了三位本村亲眼目睹1945年平汉战役西玉曹村情况的老人:99岁的朱志老人、86岁的杨丕仁老人,83岁的杨兵铎老人。我向老人们问好后介绍,我们一行三人是从邯郸来的,1945年10月,我父亲是西玉曹村参加过平汉战役八路军战士的后人,我想了解当年西玉曹村战斗的情况。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杨兵铎、朱志、杨丕仁老人及杨川和、杨俊峰


我就坐在三位老人的对面,99岁朱志老人眼珠已经很浑浊了,脸上有密密的老人斑;86岁的杨丕仁老人和蔼可亲,不紧不慢娓娓道来:“1945年10月30日,国民党军抢占了我们西玉曹村,由于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的长官部设在相邻村的前旗杆樟村,所以我们村就成为重点保卫的村,由国民党第30军第67师师部及第199团和200团,共2000余人。199团曾是蒋介石的卫队团;第200团是西北军旧部,重武器多,善于防守,训练有素。当时西玉曹村约有人口1300人左右,面积2.5平方公里,村的四周有一丈多高的围墙和东、西南、西、北四个门,围墙坚固,村的东北角有数十座砖房是全村的制高点。国民党军队来了之后,首先将村里的人都赶到村里的庙里关起来,不让出来。敌人全村砍伐树木,在村外设置鹿砦,在街道道路设置障碍,重要街口筑起地堡,民房打通,房顶筑有掩体,墙上射孔多达三层,整个村落构成一个异常严密的火力网。他们到各家抢夺粮食、鸡、羊、猪、菜等一切能吃的东西及钱财都抢走了。听说我军是刘邓大军从山西来的,第3纵队第8旅马忠全旅长带领,紧跟着敌人的后面将村子给包围起来,当天晚上,解放军就开始进攻,解放军不紧不慢,诳敌人机枪大炮攻击,诳敌人的子弹、炮弹。敌人在围墙上、房顶上架起了机关枪一直的打,向城外的八路军射击。八路军整夜的骚扰,不让敌人晚上休息,消耗敌人的子弹和精力。村里民兵配合解放军在城墙上挖一个洞,八路军进村抢夺敌人的机枪,并在夜间小股部队袭击敌人。八路军破坏村外道路,将树放倒挡到路上,阻止敌人突围”。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杨川和与杨兵铎、朱志、杨丕仁老人及杨俊峰等座谈


杨兵铎老人说:“由于敌人2000多人来到我们这个小村庄,人口激增,第二天,粮食就吃完了,村里六口浅井的水也都喝干了。第二天白天敌人突围,有飞机在空中支援,被八路军给打了回来。敌人子弹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敌人援兵无望,他们准备再突围。但是突围了两次都没有成功”。


杨丕仁老人接着说:“住在我家里是国民党军的团长,带戏匣子(收音机)和留声机在家里听戏,听到高树勋起义,他感到突围无望,在家喝闷酒,听说八路军到了,就去城墙处散心,因心情不好,就把一个士兵枪击了。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据三位老人讲,当时村里尸横遍地,在街上都得跨着走,来不及整理”。


31日,刘邓首长采用猛虎掏心战法,当刘邓首长得知西玉曹村是前旗杆樟村马法五长官部的所在地的邻村,是歼灭马法五的关键,一定要拿下敌人的指挥中枢。刘邓首长命令:目标临漳县前旗杆樟村城隍庙,马法五长官部,第1纵队从东边打,第2纵队从北边打,第3纵队从西边打,提出“打掉马法五长官部,为人民立功”的响亮口号。


31日晚上,我第8旅第22团从村西主攻,1营营长带领1连、3连两个突击连,以迅猛动作占领了村西的沙丘高地,将敌人逐入村内。在村南策应的我第24团一部也很快突破了前沿,两团迅速扩大战果,向村内进攻。敌第67师毕竟是一只主力师,很快就调整过来,凭借着优势装备和村中工事死守硬打,并一次次地发起凶猛反击,村西和村南,双方拼杀空前惨烈,敌人顽强固守。


在村西阵地上,我军1营吴副营长身先士卒,他操着一挺轻机枪向敌人猛烈扫射,身上多处负伤,仍不下火线,一直打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战士们眼含热泪,高喊着“为吴副营长报仇”的口号,用机枪和手榴弹杀退敌人多次反扑。


拂晓,在惊心动魄的机枪声中来临,将近一夜的鏖战,第22团和24团分别占领了村西高地和村南部分房屋。马忠全旅长命令暂停进攻,清点俘虏和补给武器弹药,抓紧时间做好晚上继续战斗的准备。


11月1日晚上,马忠全旅长命令:第22团和旅山炮连,也是父亲所在的连队,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命令预备队第23团投入战斗。第22团从村西,第23团、第24团分别从村北和村南打得异常惨烈,多次与敌人展开白刃格斗。鏖战10多个小时,杀伤大量敌人,整个西玉曹村枪炮声震天,陷于一片火海之中。


这一夜,双方打成对峙状态,战斗非常激烈。


天亮前,马忠全旅长考虑:战斗进入胶着状态,当时敌人装备好有大炮、机枪,士兵大多是老兵训练有素。而我军装备差子弹少,士兵大多是新兵,强攻会造成较大伤亡。这时刘邓首长提出采取“围三阙一”的战法,网开东南门,虚留生路,把敌人引诱到野外设伏,在野外消灭敌人。


杨丕仁老人接着说:“2日中午,攻击号令发起后,各团在炮火、机枪火力的支持下勇猛冲杀,战至17时第22团攻入村子中央,炸毁了敌第67师指挥所;第23团、第24团分别从村北、村南进入村内,与敌人展开逐屋争夺。在3个团的凌厉攻势下,守敌渐渐不支,只得从东南方向蜂拥而逃,逃出去一些敌人,但是没跑多远就被八路军给全部歼灭了。


回想当年,父亲所在的第3纵队第8旅山炮连,从长治急行军400多里到达磁县西玉曹村(由于行政区划调整,现在为冀南新区),部队路过清漳河,河上没有桥,只好趟水过河。当时河水齐腰深,10月中旬的河水冰凉刺骨,大家脱了衣服毫不犹豫过河。山炮1000多斤,拆卸成四大块,两个炮轮,一个炮筒,一个炮身,每一块200多斤,用马驮着或人扛着过河。过河后还要将山炮重新组装好,让马拉着继续急行军,炮兵战士们还要扛着炮弹和重武器过河,为行军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杨小亭所在的第3纵队第8旅行军跨过涉县清漳河


到达磁县西玉曹村后,迅速进入阵地,炮兵马上要选择好炮兵阵地,安装、校准大炮,随时准备开炮。父亲第一次使用四一式75毫米山炮参加组装、观测、校准等。作为炮手,第一次开炮打向敌人阵地,记忆非常深刻。当时炮弹非常少,每打一炮都要经过精心慎重的准备。


1945年11月1日下午,父亲所在山炮班的山炮进入炮位,调试完毕,随时准备开炮。晚上6时,指挥员命令:“开炮!”试射三发炮弹,校准后又射三发炮弹。观察员报告:两发打中敌人阵地,两发落在敌阵地附近。敌人发现了我炮兵阵地,向我炮兵阵地炮击。父亲所在的山炮班马上转移,建立新的炮兵阵地,在新的炮兵阵地上调试校准,向敌阵地攻击。


战斗打了四天三夜,通过激战,击毙伤敌800余人,俘敌第67师师长李学正以下官兵1500余人,缴获各类炮8门、重机枪70余挺等。


三、来到章里集村平汉战役主战场


在冀南新区党政办宣传处负责人李海啸、西玉曹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峰的引领下,我们来到临漳县章里集乡章里集村(原名前旗杆樟村)“平汉战役胜利纪念馆”。西玉曹村与章里集村虽然不在同一个县,但两村相邻,相距5里地左右。


章里集村党支部书记王跃志、“平汉战役胜利纪念馆”馆长张子新接待了我们,我说明来意后,张子新馆长介绍说:“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率领第30军、第40军和高树勋的新8军4万余人,企图攻占解放区首府邯郸城,打通平汉铁路线,抢占解放区,抢占我军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我军采取针锋相对,寸土不让,歼灭来犯之敌。但由于刘邓主力部队还在400里以外的山西省上党地区(现在长治市),正在进行上党战役,主力还不能马上到来,当时由地方武装迟滞敌人,马法五节节前进,强渡漳河,占领磁县临漳等距邯郸近在咫尺。当时马法五的长官部就设在前旗杆樟村的城隍庙里”。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张子新向杨川和、王跃志介绍平汉战役


张子新馆长继续说:“10月24日,刘邓大军主力到达指定位置,包围了马法五部。28日,刘邓大军发起总攻,歼灭敌第40军主力第106师,歼灭高树勋增援的一个团,国民党第30军也受到重大打击。使马法五感到力不从心,军心动摇,攻占邯郸已无望,等待救援。当听到高树勋战场起义,敌兵锐减,部署出现严重缺口,感到恐慌和孤立,他的心理防线被彻底打破。


战至11月1日夕阳西下,马法五军队顿时溃不成军,纷纷夺路而逃,官兵各不相顾。马法五见败势已不可逆转,也在一片混乱中于1日趁着夜色南逃。我军设下天罗地网,11月2日我第1纵队俘虏国民党第11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40军军长马法五、副军长刘世荣等,除少数逃脱外,国民党第30军、第40军之敌全部被歼,平汉战役胜利结束。”。


平汉战役,除争取新8军和河北民军1.2万余人起义外,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虏马法五以下2万余人。此役对迟滞国民党军沿平汉线北进华北,掩护八路军各部队向东北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邓首长在总结平汉战役时说:平汉战役在参战兵力上,集中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第2、第3纵队主力达6万余人,并有后方指挥部组织30余万民兵、群众直接参与担任后勤,形成我军在战力上的绝对优势,奠定了战役胜利的基础。兵民是胜利之本。加上高树勋依然反对内战,率新8军起义,更促成战役迅速结束和获得彻底胜利。


我们所到采访的村庄,他们听说是当年解放他们村庄的八路军后人来采访,纷纷赶来,热情回答问题,从他们的眼神,从他们的话语,从他们的情绪中自然流露出来:他们都对我军的顽强作风和不打胜仗死不甘的大无畏精神无比崇敬!


西玉曹村,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它并不靠近集镇和交通线上,人口由1945年的约130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7000余人,百岁以上老人1位,村里80以上老人较多。我们采访的三位老人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们讲话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对答如流。老人的生活质量和人口寿命都显著提高,他们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父亲已经去世30多年了,假如健在的话,我想来到这里,故地重游,回忆往事,会与老人们一起,更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


2022年10月8日


寻觅父亲的足迹第6站平汉战役的历史追踪--纪念平汉战役77周年 - 天天要闻

杨川和,男,1961年生,河北省涉县人,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曾任邯郸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邯郸市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撰写《父亲的戎马生涯》。

图文来源 原创作者 佛刘 清漳两岸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高规格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背后的三重深意 - 天天要闻

中国高规格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背后的三重深意

中新社北京5月9日电 (记者 李晓喻)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这是习近平时隔10年再次出席俄罗斯“5·9”胜利日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 天天要闻

不要小看英国他它竟然殖民过这么多国家和地区

英国曾是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巅峰时期(1922年)控制着约3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全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统治人口超过4.58亿,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英国的殖民体系覆盖了全球多个大洲,包括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等。以下是英国曾经殖民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 天天要闻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IGN9分GS8分:战斗依然爽翻天

《毁灭战士:黑暗时代》媒体评测公布,IGN给出9分的好评。短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时代》或许摒弃了《毁灭战士:永恒》的机动性核心,却以系列前所未有的厚重战斗风格取而代之。这种充满力量感的全新玩法,以其独特的方式带来了同样令人血脉偾张的极致体验。总评中提到,《毁灭战士:黑暗纪元》绝非简单的"更多毁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