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回答一下。
☞中原到底在哪里?
中原在哪里?从现实来看,中原就是指河南一带,可以扩大到河北北部,山东西部。
逐鹿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指的也是这一带。原因就是:1.此地平原居多,物产丰富,天下粮仓;2.因为平原种植方便,产量高,养活更多的人,有人就有军队;3.交通方便,天下之中。
如果有疑问,我们不妨看看古中国在哪里!
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多项中国古代都邑和政治制度都源于此。1959年开始发掘,出土有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及蚌器等遗物,其中的青铜爵是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时至今日,二里头遗址实证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
商王朝最初在河南商丘一带立国,后来先后迁徙到郑州附近和安阳一带。位于安阳的殷墟遗迹主要包括城墙基址、大灰沟、道路、夯土建筑基址、地穴和半地穴居住址、灰坑窖穴、水井、祭祀遗存、手工业作坊遗址、王陵区、家族墓地和车马坑等。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
由此可知,古中国就在河南一带,中原腹地,不可能有别的地方。
☞西伯侯封地在哪里?
周族的祖先是谁?
《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台玺之子),始作(牛)耕。”司马迁的《周本纪》根据《尚书·尧典》及《尚书·皋陶谟》篇载“后稷之兴,在陶唐、虞、夏之际”。长兄帝挚九年让位于四弟唐尧,帝尧知弃懂得稼穑之道,便举为“农师”,封以周氏。帝舜时,黎民百姓缺粮,帝命令他播种百谷,并封他于邰(相传今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西南),号曰“后稷”。其后子孙繁衍,逐渐强大,是为周。
周文王叫西伯的原因:商王文丁为了遏制周族势力,以封赏为名,将季历(周文王之父)召唤到殷都,名义上封为“方伯”,号称“周西伯”,为西方诸侯之长。实则软禁了一段时间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周人葬季历于楚山。季历死后,姬昌继位,是为西伯昌。
他的封地在哪里?在关中平原一带,不到甘肃,称周原。现今周原遗址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岐山一带,东西长达7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33平方公里,是公元前11世纪到前8世纪的大型古遗址,出土了大量卜骨、卜甲,以及大量珍贵的国宝青铜器。周原是周文化的发祥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古中国外围都有谁?
商朝和夏朝一样,是大族共同支持的家国王朝,实行分封制。王朝实际控制都在国都范围附近,也就是自己的族人生活的地方。向外延伸,就是分封给大的部族。
商朝实际控制地多大?我们从武王伐纣之后,灭商,分封就可以看出。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把商纣之子武庚封于商都,借以控制商朝后人。在此基础上,周武王姬发封其弟管叔、蔡叔、霍叔为侯,监督武庚,这三个诸侯,被统称为“三监”。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周公旦摄政。对此,三监之首的管叔鲜自然是非常不服气,于是唆使武庚等发动叛乱。结果,周公平定叛乱后,管叔鲜被杀,管国被废。
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
以上可以看出,先把纣王儿子分封在安阳一带,后又把纣王兄弟封在商丘一带。商朝旧地大概就是安阳到商丘。这是中心地带。符合中原的概念。
周边有拱卫的方国,比如西周,叫西伯。符合大中原的概念。
再外围,比如甘肃一带,则为羌人居住地。北方为鬼方。山东近海地叫东夷。湖北往南为荒蛮之地。
中原,大概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