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边外,就是指“柳条边“外,这七个镇都在今天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 当然,当时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可不是现在的划界,有图为证。而且是先有吉林将军,后分出黑龙江将军的。
1.吉林乌拉
吉林乌拉就是现在的吉林市,吉林乌拉古城早已有之,而且,历史上曾经十分辉煌,但作为“边外七镇”,跟历史辉煌无关,而是因为吉林乌拉是清朝“吉林将军”的治所所在地。
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开始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一人。康熙元年(1662年)改称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简称“宁古塔将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奉旨移驻吉林乌拉(又称“船厂”)。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吉林将军、船厂将军三个名称经常混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正式更名为“镇守吉林乌拉等处将军”,简称“吉林将军。”
吉林将军之下分设吉林、宁古塔、三姓、伯都讷、阿勒楚喀五个副都统和珲春专城驻防。吉林乌拉是“吉林将军”治所所在地,所以,这就是吉林乌拉成为“边外七镇”第一镇的原因。
2.宁古塔
现行政区域宁安市是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
宁古塔是中国清代统治东北边疆地区的重镇,是清代宁古塔将军治所和驻地,是清政府设在盛京以北统辖黑龙江,吉林广大地区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中心。
康熙十五年,将军移驻吉林乌拉城,以副都统镇守此地。
3.瑷珲
现行政区域是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
瑷珲是中俄《瑷珲条约》签订的地方。瑷珲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在黑龙江左岸,即今天的俄罗斯境内维笑勒伊村一带。
清朝,瑷珲是第一任黑龙江将军的驻地,1685年由江左岸迁往江右岸,即今天的瑷珲城的位置,重新建筑城寨。
1900年8月3日,沙俄军队攻打瑷珲城,瑷珲军民勇敢抗击侵略者,最后,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
4.卜奎
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为了抵制沙俄的入侵,清朝政府从吉林乌拉调水师编为齐齐哈尔水师营驻此,并设总管。二十三年,在离现在齐齐哈尔市十里一个叫齐齐哈尔屯的地方设火器营,置参领驻守。康熙三十一年,在嫩江东岸之卜奎屯建城,命名齐齐哈尔,三十七年移墨尔根副都统驻此。次年,黑龙江将军也移驻此城。
5.三姓
就是现在的黑龙江哈尔滨市下辖的依兰县。
依兰为历代军事重镇。金设胡里改路,初设万户府,后改设节度使。元设胡里改军民万户府,明设奴儿干都司忽儿海卫。
康熙三年(1664年),于今依兰镇五国城村祥龙屯初设三姓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在赫哲人中挑选披甲两百名,编为四旗,自吉林乌拉拣派协领一员统辖。次年筑城驻守,为清代前期东北地区的重镇,雍正帝五年(1727年)置副都统,光绪帝三十三年(1907年),建行省,改将军为总督。三姓也裁去副都统,改设依兰府,隶属东北路兵备道。
三姓一向为边外重镇,又是松花江水路干线的中继要港。
6.墨尔根
就是现在的黑龙江省嫩江县城,归黑河市管辖。
墨尔根是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历史名城,曾为黑龙江将军和墨尔根副都统驻地。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第一次雅克萨反击战胜利后,开始筑成墨尔根城,1690年,黑龙江将军由瑷珲城移至墨尔根城,在墨尔根城建立了将军衙门,1694年,黑龙江副都统也移至墨尔根城,与黑龙江将军同驻,称墨尔根副都统。后来,墨尔根副都统与黑龙江将军相继移至今齐齐哈尔。1710年,再度设墨尔根副都统,一直到1908年,裁墨尔根副都统,设置嫩江府。
7.伯都讷
现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城北的伯都乡政府所在地。
为伯都讷副都统驻地。辽清宁四年(1058年)筑宁江州城,金代前期废弃。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于宁江州旧址设伯都讷兵站,清康熙二十四年(1693年)辟吉林乌拉至黑龙江城驿路,又设伯都讷驿站。康熙三十一年(1700年),移吉林副都统于此地,改称伯都讷副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