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2022年10月01日13:33:41 历史 1024

后代的统一王朝中多则数十年少则数年即统一,为什么所有朝代中单单秦朝是"奋六世之余烈"呢?

其实战国时期秦国的统一,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征服,更是全新的政治模式在天下范围内建立、推广的过程,因而过程十分漫长,与之相对,楚汉战争无需进行这样推广帝制的过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这样的过程其实到了武帝才真正实现,同样十分漫长。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首先,由于各国实力相差不大,统一天下的观念尚未形成。秦的最终统一,是随着历史发展趋势逐渐明朗的。

在秦以前,商代夏,周代商,都是以诸侯来取代天下共主的地位,号令诸侯,而非把诸侯尽数消灭,一统天下。在先秦时,以武力统一天下的观念是不存于时人的脑海中的,因为没有一个国家有这个实力,每个国家做到极致就是称王称霸,离消灭所有诸侯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当时人的天下观与今日截然不同,甚至根本不存在“统一”这个概念,统一这个词,意味着各个部分从应然层面本来就应该是一个整体,统一是让这些分部重合结合起来,从分裂的变态回归到统一的常态,但是“大一统”的观念是在汉代,尤其是武帝独尊儒术之后才广泛应用的,而对秦朝而言,更常使用的说法是“并天下”,揣度语意,会发现“并天下”没有设定一个统一的应然层面,天下并不是本来就是一体的,也正是因此才凸显出秦并六国的伟大。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秦孝公剧照

秦孝公变法,源于秦人山东六国视为蛮夷,秦孝公想扭转这样的局面。变法的结果是,周天子给秦送去了胙肉,认可了秦的霸主地位。就这一点来说,与春秋的齐、晋、楚诸国是没有区别的。所谓霸主,国力为诸侯之冠,但离消灭其余大国尚有十万八千里。

晋楚争霸为例,晋楚数次争霸,战火从未涉及两国的核心区域,一般都发生在附属国之间,更遑论晋楚能够灭掉另一国了。秦孝公时期的秦国也是这个道理,当时秦国打败了战国初期最强的魏国,天下看到了秦国的实力是超群的,但也仅此而已。当时的齐国同样在马陵、桂陵两战中击败魏国,国力也是同样趋于鼎盛,此时的楚国也在朝东方扩张。

秦国的实力在诸侯中难有压倒性优势,直到秦昭襄王时期,齐秦都是天下两强。

其二,变法使秦国崛起有了制度性保障,制度确保了秦国的国力能够持续性提升,但并不是使秦国的国力一下压倒六国,相反,六国的变法短期内也能够大幅提升国力。

秦以外,战国时强大的国家有很多,魏(魏文侯)、齐(齐威王齐宣王)、赵(赵武灵王)等等,都曾经通过改良富国强兵,正如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齐景公晏子楚庄王孙叔敖,也是通过改良富国强兵。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上述的例子有共同的特点,就是贤明的君主运用有才能的大臣,通过数项具体措施层面的改良,实现富国强兵,但秦的改革模式与上述几位是完全不同的,秦是制度性的根本变革并将其法典化,并且变法措施全面。

制度变革并进行法典化,就表示新政的实施并不依靠的是贤明君主和有才能的大臣,而是国家的一套高效运转体系,因此商君死而政不息。

由于秦国变法模式的根本不同,秦国的国力是春秋战国所有国家中能够唯一一个持续增长的,君主的个人能力,不是第一要素。

相反,齐魏赵几国,君主是明君的时候,一度能成为与秦国平起平坐的国家,君主是昏君的时候,便会一蹶不振。

而秦国的政治体制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军功爵制和什伍制度,前者通过军功促进了阶层流动,防止贵族垄断高位,后者通过加强对户籍的控制,获取充足的税收与兵源,从而使得秦国创造出一套严整的集权体制。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战国之际这样集权化的改革在关东六国同样进行着,但是由于历史传统与现实政治的妨碍,这样的改革并不彻底,比如吴起在楚国的改革就因为【封君太众】最终失败。

所以,秦的变法优势并不在短期,而在长期的,六国的变法可以在短期获益,但长期而言却是难以持久的,秦国也有多次被六国打败的记录,但实力仍在增长,并未因一两次战役一蹶不振,因此,秦灭六国也是长期实力不断积累的结果。

其三,六国的土地、人口都是数倍于秦,秦消化占领的土地需要数代人的时间。

事实上除了秦孝文王,秦国六代君王都是秦统一之路上的重要节点。

秦孝公变法后打败魏国,拿回故土,惠文王用公孙错消灭巴蜀,这是秦崛起的重要一步,使得秦避免从中原的绞肉机里夺取土地,而自动获得了战略后方和大量战略资源,惠文王还任用张仪破坏合纵,顺便把楚国坑得一蹶不振。

悼武王在位时间极短,任用甘茂攻下韩国宜阳,打通了进取中原的道路,昭襄王在位近半世纪,是秦国统一之像慢慢出现的时期,与秦能够抗衡的楚、齐、赵三国全部失去还手之力,白起攻入郢都,楚国移都寿春,秦参与了五国伐齐,昔日的“东帝”险些亡国,复国后也国力大减,长平之战几乎抹掉了赵国绝大多数的主力军,伊阙之战也打掉了韩魏两国大量生力军,可以说昭襄王时期,秦对六国已成倾轧之势。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昭襄王剧照

庄襄王在位仅三年,灭亡了东周国,周不复存在,他与之后主政的吕不韦继续进攻六国,吕不韦时期设立东郡,秦与齐接壤,将合纵截为两段,每一代君主都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到秦始皇的统一才变得顺理成章。

因此秦国的征服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需要将关中的体制深入这一地区,因而这样的过程无疑是漫长的。

《语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例子,南郡【今法律已具矣,而吏民莫用,乡俗淫失之民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南郡所在的江汉平原是春秋至战国前期楚国的核心区,此时入秦已五十余年,仍然楚俗不变,可见制度与文化推广的阻力。

其四,与后代王朝统一战争的不同点

秦灭六国与后世的统一是完全不同的。秦以前,六国之间文字不同,货币不同,风俗习惯大相径庭,小农经济发展不完全,大帝国也缺乏经济基础,秦之后完全不同,统一才真正成为必然趋势。

战国时代类似于近代的欧洲,七兄弟挨在一起,随便一个都是具有几百年底蕴的大国,各国人民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家已经破灭,复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乐毅破齐,占领齐地达五年之久;但在其他国家干预和田单的反攻下,燕国在齐国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在这种历史前提下统一的难度,绝非后世的改朝换代可以比拟;这种统一类似德国把法国、英国、奥地利全部干掉,统一欧洲,163年的历史进程,可以说一点都不久。

秦国的征服是前所未有的大事,因而他在观念与制度上也没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阻力重重,秦国统一的过程,不仅仅是军事胜利的过程,更是将秦国的秦法推广到关东六国、让关东百姓认可秦国统治的过程。

不幸的是秦国最终甚至没能完成这个过程,项羽的一把火让秦国数百年基业付诸东流,而刘邦即位之后选择稳扎稳打,确立郡国并行的体制,逐步将汉法推广到关东,而这一“再征服”的过程,到武帝时代才真正实现。

没出过一个昏君,秦国为什么还要经过163年6世才完成统一? - 天天要闻

秦国的统一虽然只维持了15年,但是留给我们的政治遗产却是影响深远的:

至此天下百姓知道,原来天下是可以统一的,是可以书同文、车同轨的;以后无论陷入何种困境,是四分五裂还是国破家亡,仁人志士们都有一个目标:统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图集︱“中国排面”威武亮相 - 天天要闻

图集︱“中国排面”威武亮相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在庆典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02名队员亮相莫斯科红场。
肖峰读《从塞北到西域》︱拉铁摩尔的骆驼 - 天天要闻

肖峰读《从塞北到西域》︱拉铁摩尔的骆驼

[美]欧文·拉铁摩尔著,王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4年5月出版,414页,108.00元历史学家理查德·布利特在其著《骆驼与轮子》思考了一个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何骆驼几乎完全取代了有轮车,成为运输的标准方式?回答这个看似简单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骄傲 - 天天要闻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骄傲

说起中国的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几十年前,谁能想到一个曾经被叫做“东亚病夫”的国家,如今能在全球舞台上这么硬气?美国当初忙着跟苏联掰手腕,压根没把中国放眼里;俄罗斯那时候还是苏联的一部分,估计也没料到中国能后来居上。现在呢,中国不光是经济
白俄罗斯举行阅兵式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 - 天天要闻

白俄罗斯举行阅兵式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

新华社明斯克5月9日电(记者陈汀)白俄罗斯9日在首都明斯克“明斯克-英雄城”纪念碑前举行阅兵式,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5月9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军人参加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新华社发(任科夫摄)阅兵活动于当地时间20时30分正式开始。白俄罗斯陆军、空军、特种部队等军种士兵,紧急...
游戏论|暴君无道,吊民伐罪——《苏丹的游戏》中的政治 - 天天要闻

游戏论|暴君无道,吊民伐罪——《苏丹的游戏》中的政治

一位神秘的女术士给帝国高高在上的苏丹送来了一个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28张卡片,分别是征服、纵欲、奢靡和杀戮。每一张卡片都代表着一件要完成的事情。这让百无聊赖的苏丹提起了兴致。这是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卡牌类角色扮演游戏《苏丹的游戏》的序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 天天要闻

大禹治水在陇南(九十八)

建立在陇南市武都区外纳乡的白马氐武都国武都国的领土是仇池国的东南部,东据今陕西略阳以东,西界邓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邻宕昌。武都国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众对杨氏家族的拥戴,另一方面依靠刘宋政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