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吐蕃是不起的存在,松赞干布手中,仅用短短十几年就从一个算不上国家的农奴制政权成为世界三大强国之一,三败大食(阿拉伯),两陷长安,即便中原王朝最强大时也屡败其手。
1,吐蕃崛起
吐蕃面积最大时超过600万平方公里,控制着南到印度恒河,西到巴基斯坦阿富汗中部,东距长安不足300里广袤之地,835万人口中汉人过百万。
盛唐8000万人口,松赞干布起家时吐蕃只有25万人,打下苏毗、羊同后增加到40万人口,双方人口差距200倍,经济差距400倍,但一切在强者前都不是事。637年,不愿归唐的吐谷浑降吐蕃后,松赞干布在639年迅速发起了松州之战,吐蕃一次出动20万铁骑。
松州之战谁胜谁负?《唐书》《资治通鉴》与《西藏王臣记》史料记载不同,但有一点千真万确,松赞干布的逼婚很成功,娶到文成公主后得到了不少优秀工匠与先进科技。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642年尼婆罗也选择了臣服,吐蕃人口暴增到250万,从此迈上快车道,政治文化宗教律法工农业蓬勃发展,军事工业突飞猛进,吐蕃弩、水波仞、矛翼、板斧、飞镰等兵器破甲锐度甚至超过唐军,吐蕃的鳞甲与唐军明光铠防护力也不相上下。
650年松赞干布死后,吐蕃与唐朝蜜月结束,开始了长达200年的战争。此时大唐朝君主是高宗,处于强盛期,文治武功世界首屈一指,先后灭西突厥(657年),獠人(658年),660年又灭契丹、百济、铁勒等国……面积达到1,243万平方公里。
吐蕃也没闲着,一统青藏高原后,不断向南亚东南亚开疆拓土,两大势力集团冲突在所难免。当唐将苏定芳、薛仁贵、黑齿常之、王孝杰等名将大杀四方时,吐蕃第一战神论钦陵横空出世。
2,天纵神将论钦陵
论钦陵,生年不详,卒于699年,全名噶尔.禄东赞卓,卓越军事家,政治家,其父禄东赞也是一代名将,被苏定方击败而死。三年后,苏定方去世,钦陵再无对手。
乾封二年(667年)禄东赞去世时吐蕃的赞普年幼,钦陵上下其手掌握了朝政,担任论(宰相),“论”钦陵,论是官职。
咸亨元年(670年),钦陵率吐蕃军队攻占唐朝的安西四镇。高宗火冒三丈。朝堂之上,武将之首是薛仁贵,但高宗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薛仁贵能否敌过西蕃第1名将。
高宗把目光撒向薛仁贵,薛仁贵表示“陛下不必担心”。高宗下令:封左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与左卫将军郭侍封为副将,统兵5万,会集当地兵马征伐西蕃,立即启程……
车粼粼,马潇潇,大唐铁骑荡起漫天征程,越过善洲(今乐都),一路风卷西南。
岂料,青海共和大非川一战,因郭侍封冒进,10余万精锐唐军8月时遭吐蕃战神钦陵率领的40万联军包围,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下被迫决战。双方烈马驰骋,箭如蝗雨,唐军完败。薛仁贵被迫与钦陵签订条约败走,被流放象州。
耻辱是无疑的,薛仁贵纵横沙场数十年,灭九姓铁勒,服高丽,破突厥,三箭定天山,脱帽万人敌……是全大唐的骄傲,但败了就是败了,也拉开了钦陵辉煌战绩。
678年青海之战,钦陵巧布迷魂阵,再次摧毁刘审之与李敬玄率的精锐唐军18万,黑齿常之赶来救援后,从容退走。
682年白水涧之战,与唐将娄师德打成平手,退走。
682年,钦陵在唐朝柘、松、翼等州暴揍唐军,抢走不少金银财宝。
689年安西之战,唐将阎温古、韦待价在西域VS钦陵,再次全军覆没,武则天大怒,责令斩阎温古、流放韦待价。
692年,王孝杰激战西突厥+吐蕃联军,大破阿史那陀子、勃论赞论、悉多于,钦陵因病未参与指挥。
696年洮州之战,钦陵大战王孝杰、娄师德,唐军在素罗山下被击败,血流成河,战死十余万,大将军王孝杰被贬为庶人。
此外小战中,钦陵率领的吐蕃军队也多次击败唐军。很难想象,最强时的唐军竟也难敌以少数民族政权。
3,借刀杀人
但战争毕竟打的是综合国力,盛唐综合国力远胜青藏高原的吐蕃, GDP占比当时世界58%,即便钦陵能用短促突击战术打败唐军,也无法摧毁巨无霸般的帝国,且自己内部矛盾重重。
钦陵对唐王朝的压力,让李治和武则天头疼不已。
挟洮州之战余威,钦陵主动向唐朝议和,提出割让安西四镇与突厥十姓之地,遭武则天拒绝,武皇可不是割地求和之人,想议和,那就谈呗。深思熟虑后,武皇派出流氓郭元振与钦陵胡搅蛮缠。
这个郭元振是个什么人呢?济州刺史郭善爱的儿子,和魏忠贤一样,坏是坏,很有几把刷子,八面玲珑,否则不可能18岁就考上进士。这个官二代,常干些人渣干的事,如拐卖妇女,开办赌场等,还私自铸币,坏事从673年一直延绵到796年。这流氓关系网庞大,名声传到武则天耳朵后,武则天本来准备治他的罪,但这货写了篇《宝剑篇》文章。武皇一看,确实是人才,又赦免了其,还让其当了奉宸监丞,696年奉命出使吐蕃。
你别看这个郭元振干别的不行,挑拨离间绝不亚于怂恿赵王处死李牧的郭开,比秦桧有过而无不及。
到吐蕃后,其首先金钱开路,收买了大批吐蕃贵族代言,痛斥钦陵“目无君上,欺压朝臣,佣兵自重,图谋不轨……”
郭元振这些言论,与年轻的吐蕃赞普樨德祖赞的政治诉求完全一致,小赞普如今已长大,但权力却被摄政王噶尔氏家族掌控,关系犹如鳌拜与康熙的君臣,特别是听到邻邦只知有“钦陵”不知有赞普时,恨得牙根子出血。
上层离奸完,郭又组织了一帮人下层挑拨,鼓动人民对抗钦陵为发动战争强加的兵役徭役,忽悠百姓逃往唐朝。
钦陵也不是吃素的,派人抓郭元振,布达拉宫卫士与相府卫士剑拔弩张,郭元振趁机逃回唐朝,圆满完成了任务。
公元699年,赞普与大臣论言合谋,以狩猎名义率大批骑兵前往钦陵驻地阿秦,斩杀钦陵党羽2000余人。
钦陵召集军队反击,无奈大部分将领忠于赞普,钦陵兵败自杀。肃反面不断扩大,钦陵弟弟赞婆率千余人降唐,被武则天封为归德王、右卫大将军镇守红源谷(今甘肃古浪西)。儿子弓仁也率吐谷浑部投唐,获封左玉钤将军,后升至右骁卫大将军、川郡王。
4,吐蕃风云200年
必须为武则天智慧点赞,稍动心机,就解决了帝国最强大敌人,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吐蕃经此内乱,元气大伤,公元700年,唐将休璟率唐军猛攻接替钦陵的吐蕃大将曲蟒布,六战六捷,吐蕃被打的满地找牙,直到三法王之一的赤松德赞上位,才恢复了元气。
安史之乱后公元762年,吐蕃20万大军攻陷长安,唐代宗李豫匆匆而逃。790年吐蕃成为强大帝国,实控面积包括如今青海,新疆,西藏,甘肃,宁夏,尼泊尔,不丹,印度北部,巴基斯坦中部以及我国四川云南一部。
评析:
综合而论,钦陵比韩信白起李牧高明的多,这些人,只是纯粹的军人,战无不胜的军事家罢了,政治上一色小白,尤其韩信,政治智慧几乎为0。钦陵不但是超级军事家,还是治国理政好手与高明的外交家,凭一己之力将吐蕃王朝推到全新高度。
此外,钦陵还是智者,据敦煌藏文文献记载,钦陵能言善辩,口才出众,精通汉文化。唐军统帅王孝杰致书钦陵“……天降霹雳,轰击岩石,岩石再大岂能抗拒?”钦陵不假思索回书:
“小鸟虽众,鹰隼食物;游鱼虽多,水獭盘餐……树高百丈,一斧足矣;江河虽阔,一庹可度……”
钦陵,了不起的人物,只是未被汉家史册传扬而已。
参考资料:《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
《西藏王臣记》
《新红史》《白史》
《旧唐书.列传三十三》
《资治通鉴.卷二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