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前被辽宁民工挖出的“国宝”,竟是4.5吨白酒,让人大开眼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么一种发现,很多大事的发展,其实最开始只是一件小事。它们的开端在我们看来只是十分寻常的,很是平平无奇,但是就是这样看上去十分平淡地开头,却是那些大事件的开端与发展。
我们都知道我们是一个文明古国,我们现在有一种崇古的思想,其实就是因为那些先辈,那些中华文明的前辈和先行者,太耀眼了,简直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片繁星。不过我们这些后辈们也在同样创造着众多奇迹,来赶上这些前辈的脚步。我们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思想,除了文字记录的历史以外,我们还会去主动发掘这些历史存在的痕迹,这就是考古。
但是呢,就像是命运在开玩笑一般,很多大历史痕迹的发现,却不是考古工作者所发掘的。这些开头看起来确实是非常的平淡,而且发现它们的人也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些普通人。比如我们所有中国人所熟知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最早就是被附近的村民所发现的。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也和秦始皇陵相似,有一个平平无奇的开头。数十年前,被辽宁民工挖出了一个“国宝”,竟然是4.5吨白酒,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26年前,地处辽宁的陵川酒厂,正在为整个酒厂的设施进行一些修改,比如新建楼这样的事,所以就请了不少工人来这里施工。这里要提到作为故事的背景,陵川酒厂也是一个老酒厂了,它的传承最近的也可以追溯到清朝年间。
而就在这里,一个普通的工人,他拿着他的工具进行着他的日常工作。他的工具就是锄头,所以他要做的事情也就是挖土了。但是在今天,他一如既往地如同平时工作挖土的时候,却挖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东西,这个东西也在整个中国考古史上留下了痕迹。原来他挖到了一个巨大的木质容器。
接下来就是考古的专业人士登场的发展了,经过考古队员的调查和发掘,这些容器里面一共有4.5吨白酒,而且它们还是可以饮用的,这确实是酒里的“国宝”了。因为这些酒的贮存时间是清朝的道光二十五年,这个时间也就是公元1845年,可谓是历史悠久。陵川酒厂也借着这个宝贵的机会推出了新品牌“道光廿五”,也相当于是纪念这批酒吧,在当时的市场上也是好评如潮了。
白酒之所以能够保存这么久,和它的贮存技术是脱不开关系的,其实这批酒之所以能够在百年后还能被饮用,更是有着两大重要因素。
第一点:酒的演变
酒在中国的历史很少悠久,但是也经历了不少的变化。白酒,尤其是高度白酒,其实是在明清时间才发展出来,而在之前,中国的酒主要是低度的米酒和黄酒。明清的这种酒也被叫做烧酒,也只有这样的高度酒,才有这个能力被存放起来不变质。
第二点:容器的进化
在高度酒可以存放很久的奥妙被古人发现后,在酒的存放容器的发展上,古人们选择了在我们看来简直是一种“黑科技”的容器。酒海,它用藤条编织,但是涂抹了很多秘方,制作工艺也很复杂,这种容器能够很好地存放白酒,而且还会让存放的白酒风味更加浓厚。在当时那个科技没有现在发达的年代,酒海能够有这种效用,确实是一种黑科技了。
而现在还在用这种容器存放的酒,都是使用古法酿的酒才会采用这种传统的存放方式,这种酒现在也很少见了,不过倒也不是没有,比如这两款。
第一款:国康1935
这款酒的名字可能你不太清楚,但是这款酒的酿酒师的名字可能对于一些行家来说却是如雷贯耳。原茅台酒厂副总工程师,只是她的一个职位而已,她还是原茅台科研所的前任所长,没错,她就是传奇酿酒大师,陈兴希老师。
酿酒的人很强,酿出来的酒就不可能差,此酒入口就有浓郁而厚重的酱香,它香气虽然厚重,却没有盖过酒味。此酒味道香醇,纯净优雅,滋味独特,回味也是甘爽无比,此酒口感也是丰满厚实,在嘴里也是柔软滑顺,是一款难得的美酒。
第二款:桂林三花酒
此酒也是一款老酒了,它也是一种米酒,但是确实是一款高度白酒。此酒因为是米酒的原因,味道很少香甜,而且闻起来更是甜香不断,如同蜂蜜的香味一般,喝在嘴里也是甘爽柔软,充满着醇和的味道。
好了,这篇关于数十年前被民工挖出的“国宝”的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您也是否想尝一尝这充满着历史的酒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