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药之首槟榔 一颗小青果,一传两千年

2022年09月26日23:03:18 历史 1762

【来源:海南省林业厅_工作动态】

南药之首槟榔 一颗小青果,一传两千年 - 天天要闻

农民手捧槟榔果子。 海南日报记者 张杰 摄

文\本刊特约撰稿 周亚东

“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公元1097年,苏东坡被贬海南,当地黎族人民以槟榔来招待。食过之后,苏东坡便留下了这句诗流传千古。

槟榔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我国历史悠久,相传约在西汉年间已经传入我国。槟榔,别名洗瘴丹、青仔宾门大腹子等,为棕榈科槟榔属乔木。果实为椭圆形或圆形,外皮坚硬,内含一粒槟榔子

2012年,海南万宁因槟榔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全国第一荣获“中国槟榔之乡”的美誉。

A

槟榔之名缘何而来?

槟榔一词源于马来语“pinang”的音译。不过,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解释其来源于古时社交习俗:“交广人凡贵姓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由此可见,献槟榔在南方是作为待客的一种礼仪,款待客人最重槟榔,“亲朋往来,非槟榔不为礼。”

古时,海南岛上“瘴”“蛊”是民间流行的瘟疫,而槟榔是实用良药,“能辟腥,消食,除瘴”。关于槟榔之名的来历,海南民间还有一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海南岛的崖州湾有座大山叫瘟营山,山里住着3个女妖分别叫瘟、瘴、蛊,专门伤害黎族的百姓。消息传到玉帝处,武艺高强的小儿子宾请缨讨伐,为百姓除害。宾不畏艰险来到了瘟营山,先后斩杀了瘴、蛊两女妖,但不幸被瘟蒙骗而牺牲。玉帝见爱子未归,便派天兵天将下凡寻找。他们走遍海南岛的每一个角落,都未找到宾,最后,黎族百姓带他们到瘟营山去找。在山里,他们看见一堆乱石间长着一棵奇特的果树,树茎笔直,没有分枝,像个英俊的勇士,天将们认出这就是宾的化身。为了纪念除妖降魔的宾,百姓便将这种树取名为“宾郎”,久而久之,就慢慢演变成“槟榔”了。

在中国,名称带“槟榔”的植物有10多种,其中几种有经济栽培价值。这里主要讲除槟榔外的两种:一是马槟榔,白花菜科槌果藤属木质藤本植物,为广西、云南两地特产,可作为槟榔的替代品;二是山槟榔,棕榈科山槟榔属植物,过去有记载称不多见,主要生长在广东罗浮山地区(海南亦有),果实比槟榔小,史称“槟榔孙”,当地居民用其叶织布。其实,山槟榔在海南海拔200米到1000米的山谷、水旁林中很常见,中国华南及云南省均有分布。越南也有。

槟榔有很奇特的茎,古有云:“草木有节,必因中空,中不空必因有枝,不中空又无枝蘖而有节者,则惟槟榔。”有一种说法是,槟榔一般1年抽7片新叶,脱落7片老叶,留下7片叶痕,用茎上叶痕数除以7加上3,就可大约算出槟榔树的年龄。

B

槟榔为四大南药之首

我国以槟榔入药的中药有200多种,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含槟榔的中成药有51个。

槟榔果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鞣质、脂肪酸、萜类和甾体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化痰、疗疟等功效,位居中国四大南药之首,其他三种分别为益智仁、砂仁、巴戟天

古代医学上曾有个说法:“槟榔扶留,可以忘忧。”槟榔花可入药,能清热止咳、健胃。据说,没有结过果的槟榔树上的槟榔花效果更好。

古时的海南是瘴疠之区,唐代杨炎就有“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在,生度鬼门关”的悲戚忧惧。其实“瘴气”指的是疟疾,是由按蚊传播疟原虫引起的传染性寄生虫病。槟榔果有独特的防瘴功能,是历代医家治病的药果。明代李时珍说“岭南人啖之,以当果食,言南方地湿,不食此无以祛瘴疠也”,这应该就是槟榔又名“洗瘴丹”的原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槟榔可以“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

C

槟榔流行两千年

在民间,老百姓视槟榔为爱情婚庆、升官发财的吉祥之物。 在越南,槟榔是缔结爱情的信物。在海南,黎族人民定亲也有“放槟榔”的习俗,明代唐胄正德《琼台志》中记载得较为具体:“婚礼媒妁通向之初,索其槟榔,富者盛以银盒至女家,非许亲不开盒,但于盒中手占一枚即为定礼。凡女子受聘者,谓之吃某氏槟榔。” 将槟榔作为定亲的信物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海南五指山下有位百里挑一的黎族好姑娘,名叫佰廖,向她求婚的年轻人门庭若市。佰廖不爱财产,只爱勇敢和对爱情忠贞的人。她说:“谁能摘下五指山的槟榔,我就嫁给谁。”结果,只有一位叫椰果的黎族青年战胜千难万险,摘回一串槟榔送给了佰廖,于是,两人结为夫妻。现在黎族求婚的聘礼中必有两串干槟榔,民间俗称“放槟榔”或“送槟榔”。

明代顾岕在《海槎馀录》中说:“槟榔产于海南,惟万崖、琼山、会同、乐会诸州县为多,他处则少。每亲朋会合,互相擎送以为礼,至于议婚姻,不用年帖,只送槟榔而已。”槟榔单干圆直,能拒台风,寿长高洁,结籽众多,所以,“放槟榔”就有“一心一意”“婚姻美满”“高雅吉祥”“多子多福”之意。送槟榔的时间一般选择在6月或8月的双日,槟榔个数也必须是双数,表示“成双成对”。如今一首“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的槟榔情歌已唱响华夏大地,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槟榔。 除婚姻结缔和交友待客外,槟榔还在其他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并由此衍生一些特殊的槟榔文化。如在海南,人们用槟榔来缓和矛盾。若有甲乙双方争斗,甲献槟榔给乙,则乙怒立解,“至持以享鬼神,陈于二伏波将军之前以为敬”。

植物档案

槟榔,别名洗瘴丹、青仔、宾门、大腹子等,为棕榈科槟榔属乔木,高达12~15米;肉穗花序,花期夏季,种植5年左右结果。果实椭圆形或圆形,外皮坚硬,内含一粒槟榔子;采收期约每年8~11月。

截至2021年末,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统计的海南槟榔种植面积为259.46万亩,产量占中国的95%以上。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老蒋秘密指示陈继承:你的任务就是在华北替我看着傅作义! - 天天要闻

老蒋秘密指示陈继承:你的任务就是在华北替我看着傅作义!

作为蒋介石心腹嫡系的陈继承在家中突然接到消息,原来是蒋介石有重要事情找自己。蒋介石在见到陈继成后,先是对他进行了一番勉励,而后面色严肃的对他说到此行给你安排的任务就是在华北替我看着傅作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向我报告,要控制住华北地区的军队!
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 - 天天要闻

中央红军长征前的最后一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踏上长征之路,开启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壮烈的战略转移。而在此前一个月,一场持续七天七夜的惨烈战斗——松毛岭战役,为这场伟大征程争取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是在历史轮回中自掘坟墓! - 天天要闻

美国高举关税大棒,是在历史轮回中自掘坟墓!

当美国再次举起关税大棒时,回看历史:罗马帝国因高额关税流失东方商路,明朝海禁让东南沿海沦为海盗乐园,奥斯曼帝国的商路垄断反促欧洲大航海时代 —— 所有试图用贸易壁垒构筑霸权的文明,最终都被自己锻造的致命绞索勒住咽喉。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赴新乡市比干庙参访 - 天天要闻

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赴新乡市比干庙参访

中国台湾网4月3日讯 4月1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长林铭聪一行20人赴新乡市卫辉比干庙开展交流活动并祭祖。比干庙讲解员带领台胞们参观了比干庙各个殿宇、河南省对台交流基地和雾峰林家图片特展,详细讲解比干的生平事迹、比干文化的历史渊源,以及比干精神在两岸的传承和影响。 4月1日,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理事...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 天天要闻

34年来逾八万人选择海葬 上海有哪些节地生态葬惠民政策?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4月3日报道:清明小长假前夕,在市民政局主办下,一场跨越34载的致敬仪式今天下午在上海滨海古园举行,拉开了今年上海海葬文化周的序幕。记者了解到,自1991年首次海葬活动以来,上海已累计护送80247位逝者骨灰撒向大海,服务家庭超31万户,成为全国海葬数量最多、服务体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为纪念丈夫来...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 天天要闻

AI技术重现音容:向秀丽烈士后人与奶奶“跨时空对话”

中新网广州4月3日电 (蔡敏婕 刘馨龄)清明时节,广州市银河烈士陵园银河广场,松柏苍翠,木棉花火炬熊熊燃烧,气氛庄严肃穆。 广州市民政局3日举行“英雄花开英雄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动。社会各界来到烈士陵园,通过向烈士墓献花、参观烈士纪念馆等形式,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广州举行202...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 天天要闻

吉林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中新网通化4月3日电 (李彦国 高龙安)吉林省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3日在通化市举行,700多名各界代表向杨靖宇烈士、东北抗联英烈以及所有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致敬。 清明节前夕,杨靖宇烈士陵园松柏苍翠、庄严肃穆,各界代表手持鲜花、列成方阵。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戎装铜像屹立在陵园正中...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 天天要闻

山西这座城市2600年没有改过名,只为纪念一位千古先贤和一个正在被遗忘的节日

节气童谣《清明》作词:李姝 作曲:邹頔童声合唱:深空少年合唱团三月三,天气新,上巳祓禊祈平安。摇春光,荡秋千,荡走百病笑开颜。寒食节,蒸寒燕。飞向云端彩虹现。插春柳,思亲人,全家团圆是美满。中国人一向有慎终追远的传统,一年中除了清明节,还会在中元节、寒衣节、冬至、除夕等节日里虔诚地祭奠祖先。每一个祭祖...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 天天要闻

清明节传统禁忌知多少?

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禁忌。清明节溯源传统,铭记谨记。清明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背后藏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文化。租传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饥寒交迫,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汤给他喝。后来重耳当上了国君,却忘了介子推的功劳。等想起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