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还有谁能比这个傻子活得还通透

2022年09月13日18:20:31 历史 1090


《尘埃落定》:还有谁能比这个傻子活得还通透 - 天天要闻

他,出身高贵,是藏族土司家的二少爷。

可他也是个傻子,是土司酒后和汉族女子生下的。

他出生三个月,还不会对任何事做出反应。父亲让她笑一笑,他嘴一咧,涎水就流了出来。

他的母亲看了直流泪,奶水也哭没了,嫌弃地说,饿死算了。

他虽然在人人眼里是个傻子,却做了聪明人都做不到的事。

聪明人自诩聪明,却不比这个傻子活得通透。

人人笑他傻,他却笑人看不穿。他是《尘埃落定》这本书的主人公。

《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写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并因此获得了茅5盾文学奖。


在藏族土司制度里。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至高无上的主子是土司,接下来依次是头人、百姓和奴隶。

《尘埃落定》:还有谁能比这个傻子活得还通透 - 天天要闻

土司家尊贵的傻二少爷,在13岁那年初尝人事后,才开了窍。在此之前,他对周围的世界都是茫然不知的。

18岁热情奔放的侍女卓玛,就是这位傻少爷的启蒙老师。少爷爱上了这个侍女。

一个是主子,一个是奴才。卓玛深知两人之间的鸿沟,不敢有非分之想,她爱上了一个银匠。

二少爷忍痛割爱,把侍女卓玛风风光光地赐给了这个银匠。

因为这个傻子少爷知道,爱是成全,不是占有。即使心如刀割,他也愿意成全自己心爱的女人。

他还催促银匠他们孩要孩子了,并许诺如果卓玛生下两个儿子,就用金子给孩子打造礼物。

但是嫁给银匠的卓玛,变成了卑微的厨娘,身上是难闻的气味,脸上是擦不完的锅灰。

心痛不已的二少爷,在奉命出去闯荡时,把卓玛也加进了自己的队伍中去,有意分开了将卓玛带入泥潭的银匠。

后来的傻子少爷已不爱卓玛,放下过往,当初卓玛对他毅然决然离开他,他不计较,他只希望她过得好一些。

这个对自己侍女有情有义的傻子,在妻子塔娜面前,更是做到了聪明人都难以做到的宽容与谅解。

妻子塔娜是个绝世无双的美女,她的土司母亲用粮食作为交换,把女儿嫁给了二少爷。

但这个美貌女子,岂会甘心,她一心想做一个所谓聪明人的女人。她先后三次出轨自己丈夫的哥哥、汪波土司和国民党军官。

傻子少爷都选择了原谅,并认清了这个女人是陷阱,是毒药。虽然前爱这个绝色女子,如醉如狂,但他没有像常人一样暴怒,失去理性,而是处之泰然。


这个傻子少爷不仅在爱情上拿得起放得下,识人的眼光也是毒辣。

《尘埃落定》:还有谁能比这个傻子活得还通透 - 天天要闻

傻子少爷凭着独一无二的傻劲,他用人不以尊卑为准则,他服人不以武力为压迫,他有着傻子一样的宅心仁厚。

几乎所有人都嘲笑他跟下人做朋友,可就是这些地位低下的朋友后来都成了他最忠诚的左膀右臂。

索郎泽郎,是他母亲未婚先孕生下的,一出生就是奴隶。他像一匹烈马,桀骜不驯。在别人都劝傻子少爷不要留他的时候,二少爷深信他的忠诚,并委以税务官的重任。而他到死,也一直忠心不二。

尔依,是麦其家世袭的行刑人,相当于刑场的刽子手,手上沾着无数人的鲜血。他们虽然一切遵照土司的命令,但大家都把账算在里他们头上,恨他们怨他们。只有傻子少爷不会对他们避之不及。

翁波意西,本来是拉萨过来传播新教的喇嘛,新教传播不成,反而被麦其土司关进了大牢。傻子少爷却对他惺惺相惜,放生了他的驴,还送书给他看。后来,翁波意西被割去了舌头,当上了麦其家的书记官,记录土司的言行。这个书记官也成了傻子少爷的得力助手,遇到大事都要找他商量。


傻子少爷不仅慧眼识珠,而且有聪明人都难有的远见卓识。

《尘埃落定》:还有谁能比这个傻子活得还通透 - 天天要闻

就像书中傻子少爷的内心独白,

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


傻子少爷比所有人都要明白世事无常,世界正在变化。当这世界出现了新的东西时,过去的一些规则就要改变了。

就在麦其家族依靠种植罂粟赚得盆满钵满之时,周围的土司纷纷来讨要罂粟种子。

所谓的聪明人,麦其土司、大少爷和土司太太都主张拒绝他们的请求,只有傻子少爷知道,就算不给种子,风也会吹过去的,鸟的翅膀也会带过去的。

后来,果然所有土司的领地都开满了罂粟花。傻子少爷又语出惊人,把所有的土地都种上粮食,不种罂粟了。

那年。风调雨顺,没有自然灾害,却闹起了范围最广,历时最长的饥荒。只有麦其土司领地的百姓没有挨饿,粮食堆得溢出了仓库。

傻子少爷就是靠着领土边界满满当当的粮仓,不仅扩大了边境的领土,娶到了最貌美的妻子,还建立了史无前例的贸易市场。

自出生就享受着上等人特有的权益,见识过呼风唤雨的权力,傻子少爷自然对权利力也心生向往。

但是,对于能不能坐上土司的座位,傻子少爷没有像自己哥哥、父亲那样迷失自我,而是沉思,当上土司能够带来什么?

他的仓库堆满了金银珠宝,他的床上睡着最美丽的女人。当上土司,无非是获得更多财富和女人罢了。

他想当土司,但他并不迫不及待,他有着最无尽的耐心等待。只有当红色汉人来临之际,他才开始着急了,他要给他手下所有的奴隶以自由民的身份,这是土司才有的权力。

这个傻子活出了书中所有聪明人都没有的通透。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