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2022年09月05日11:22:44 历史 1197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说这句狂话的是祢衡祢正平,孔文举就是出自“世修降表”家族的孔融,杨德祖就是那个破解曹操“鸡肋密码”的杨修

这三个人都曾令曹操当众出糗,曹操当时都没有发作,表现得极其宽宏大量,但是心里却恨得牙根痒痒,最后的结果,读者诸君当然都知道:孔融被族诛,杨修被枭首(斩杀后将首级挂在高处示众),祢衡也被曹操借刀杀掉了。

杨修怎样令曹操下不来台,咱们上中学的时候都学过《杨修之死》那一篇课文(现在不知道有没有被删除),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在大庭广众之下抖机灵,显得比“诗歌三曹”还博闻强记,这让壮心不已的曹操情何以堪?

杨修之死让曹操脸色羞红,孔融和祢衡则能把曹操气炸肺。

祢衡击鼓骂曹,在正史和演义中都有,他最让曹操难堪的,不是贬低曹营文臣武将,而是当众脱衣——那是一种极度的侮蔑,刘邦当年箕踞而坐露出了不该露的东西(当时有的裤子只有两条裤腿),差点被女婿张敖的属下干掉。

被揭了战败老底,又看见了辣眼睛的场景(赤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曹操这个糗出大了,但是“求贤若渴”的曹操却只能强颜欢笑自我解嘲:“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这里要穿插一句:在古代,为臣者称孤道寡并非僭越,不但曹操、刘备、孙权可以这样自称,关羽诸葛亮也行,只要有爵位,就可以自称孤家寡人(春秋初期只有王、公、侯可以,后来伯、子、男也这样自称了)。

曹操是个阎王脾气,谈笑间杀人不眨眼,却不知为何总有人去捅他的逆鳞。

孔融在北海、青州袁谭打得无处存身(要是被袁绍揍了还说得过去,连袁谭都打不过,这就太丢人了),是曹操把他招到朝廷,让他当了将作大匠(二千石,皇家建筑公司老总,掌修作宗庙、路寝、宫室、陵园木土之功,并树桐梓之类列于道侧)、少府(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太中大夫(卫青曾任此职)。

在朝堂上安享厚禄的孔融并不安分,经常把曹操耍得怀疑自己没文化:“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曹操被孔融烧鸡大窝脖,憋得脸都青了,当时是不敢发作,但是君子报仇,三个月也不算晚,最后世修降表家族的佼佼者,被曹操以不孝之名杀掉了。孔融被杀的时候,他的儿子居然神色自若地一边下棋一边等死,也不知道这样的家教是对还是错——父死子不哭,看来不孝还真是他的家风,孔融那段“名言”,也值三千六百个大嘴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曹操从来就不自诩为君子,他有仇必报,所以让曹操当众出糗基本就等于寻死,还不如跟孙权耍心机、放狠话——孙权还是有些公子哥儿脾气,虽然两次恼羞成怒拔刀,但却一个人都没杀,可比笑里藏刀的刘备好伺候多了。

孙权两次拔刀,一次是对张昭张子布,一次是对虞翻虞仲翔。

虞翻可不像《三国演义》说的那样是个文弱书生,被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时候训得哑口无言,正史中的虞翻鞭打于禁(被孙权拦住了),叱骂降将糜芳,像个平头哥一样逮谁怼谁,一般人还真打不过他:跟孙策征讨山越的时候,虞翻的表现是“善用矛,能步行,日可二百里,自征讨以来,吏卒无及翻者。"

虞翻不但敢对降将糜芳于禁动粗,对孙权也毫不客气,喝了点酒更是谁都不惯着:“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与张昭论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邪!’”

虞翻的酒品,还经常耍滑头。有一次孙权大宴群臣并亲自起身劝酒,到了虞翻这,虞翻趴在地上表现得是已经大醉得不行了。孙权刚走过去,虞翻就没事人一样坐起来挤眉弄眼做鬼脸,气得孙权当场就拔出刀来要砍了他。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孙权年老之前还比较听劝,大司农刘基抱着孙权的胳膊一劝,他就把刀放下了。

孙权跟虞翻动刀子是被气急眼了,张昭也不让孙权好过,几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跟孙权叫板,把孙权怼得“默然,有惭色”,最过分的一次,张昭还把孙权比作商纣王

多次出糗忍无可忍的孙权终于不肯再忍,拔出刀来要跟张昭玩儿命,张昭也瞪着眼睛哭了。老爷子一哭,孙权也控制不住,丢下刀子,跟张昭在朝堂上哭成一团。

孙权两次出糗拔刀,虽然没有斩杀一人,但也进行了报复——虞翻被发配到交州形同“罪放”,张昭也没当上吴国丞相,孙权还拿赤壁之战前张昭主和这件事开玩笑:“我当年要是听了张老爷子的话,估计现在已经要饭了!”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曹操治下的三位名士,敢让曹操当众出糗,自然要被曹操直接或间接弄死,得罪孙权的这两个名士的结局只能说不好也不坏:孙权想杀他们没杀成,但最后也都没捞到多少好处,这就是得罪枭雄、主公的下场。

曹操笑里藏刀,孙权一怒拔刀,一向以仁厚著称的刘备,遇到嘲讽、奚落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宽宏大量,但是最后如何报复,那就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了。

正史中的刘备并非“大汉皇叔”,他的辈分比刘协低很多,在当时也不能赢得所有人的尊重,比如建安十六年的益州从事张裕,就曾当面嘲笑刘备为“露涿君”。

在古代,男人胡子少和没胡子,都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先主大笑。先主无须,故裕云及之先主无须……先主常衔其不逊。”

刘备一向“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他的大笑,肯定不是高兴,而极有可能是愤怒到了极点。

张裕后来被刘备找茬杀掉了,诸葛亮讲情也不好使,为了杀张裕,刘备还说了后世广为流传的一句话:“芳兰生门,不得不锄。”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在蜀汉集团,诸葛亮是从来不跟刘备唱反调的,而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的庞统庞士元,好像就没有刘备那么谨慎,他在协助刘备进取西川的时候,就曾让刘备当众出糗。

刘备采纳了庞统上中下三计的中计,斩杀了刘璋的大将杨怀高沛之后,“还向成都,所过辄克”,在涪城大开酒会,庞统当时肯定是喝高了:"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

刘备当时已经半醉,被庞统揭穿了仁义的面具,仅有的几根胡子也吹了起来:"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也难怪刘备发怒:原本取川计划就是你制定的,现在又来装什么好人?给我圆润地离开!

读者诸君请注意,在“和好如初”之前,刘备又像被张裕嘲讽时那样“大笑”了。

刘备大笑时候,就派庞统去打雒城,结果出了事故:“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三国七个毒舌名士:曹操弄死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刘备除掉几个? - 天天要闻

刘备提起庞统就哭,当然是十分后悔:庞统不像徐庶那样武艺高强,也不像诸葛亮那样善于长啸,我派他去冲锋陷阵,岂不是赶鸭子上架?

我们不能说刘备派军师中郎将庞统攻城是借刀杀人,但是戏耍主公的人基本都没好下场,这却是不争的事实。咱们本文盘点的这七个三国名士,都曾让主公当众出糗,这七个人被曹操弄死了三个,孙权想杀两个却一个都没杀成,至于刘备除掉了几个,他的反应该如何评价,那得有劳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

在半壶老酒看来,这七位三国名士有点“古代公知”的味道,且不说他们的戏谑有没有道理,起码“圣人非所与熙(嬉)也”这句话,他们还是没有深刻领会: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多言贾祸,少说为佳,这还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 天天要闻

河泊所遗址考古的三个价值

金质“滇王之印”。 汉代木构遗迹。 本组图片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古滇国是从战国延续至汉代的地方政权,属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置益州郡,又“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史记·西南夷列传》)。 从设置益州郡开始,云南开启了融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篇章。 日前获评...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 天天要闻

刘振起:河北游击军的战略意义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东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经发展了广大的游击战争,是平地能够发展游击战争的证据。”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