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2022年09月04日13:50:34 历史 1128

公元1424年9月7日,实习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朱高炽终于转正,成为明朝历史上第四位皇帝。然而前面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劳心劳力的工作,早已压垮了朱高炽的身体,这导致他在公元1425年5月29日便猝然长逝。

可让人意外的是,明明在位还不到一年时间,朱高炽却完成了名垂青史的成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不仅如此,后世史学家们甚至将朱高炽以及他儿子朱瞻基的治理评价为“仁宣之治,这又是为何?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原因很简单,朱高炽在位期间,解决了明朝国家管理的四大难题,朱瞻基也正是延续了朱高炽的管理模式,才让明朝更加强大。

而这四个难题分别为官场风气、内政办公、靖难冤屈以及社会民生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官场风气

其一是官场风气整治这件事情,朱高炽之前的三位皇帝中,朱允炆对明朝影响不大,暂且不谈,但朱元璋朱棣这两人,可都不是好相处的皇帝。

朱元璋以布衣提三尺之剑夺取天下,比历史上绝大多数皇帝都更加明白百姓所遭受的疾苦,所以他对官员贪污一事深恶痛绝,只要发现贪污事件,必严惩不贷。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他知晓皇位来之不易,国家治理不易。一旦有大臣以权谋私,或者威胁到朱家天下,那杀多少人都不为过。

后人总说朱元璋弑杀,胡惟庸案连坐一万五千余人,蓝玉案连坐三万余人,可这么大的家业,换做其他皇帝,又能做得更好?了解历史不是旁观历史,而是要换位去思考历史

当然,无论功过是非与否,在朱元璋手下办事,一定是十分憋屈的一件事情。做的好是应该,做的不好则要受到惩罚,皇权碾压臣权,臣子们敢怒不敢言,这让明朝的官场风气并不算太好。

等到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取天下以后,也没什么改善,原朱允炆手下的大臣们,全被发配边疆,这样的刑罚在古代绝对是重罚。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连续两位皇帝的威势与霸道,直接压得明朝大臣们喘不过气来,而朱高炽所做的事情就是给大臣们减少压力。

俗话说的话,要想马儿跑,得叫马儿多吃草

不给大臣们一点好处,这些大臣们怎么敢为国家付出真心。当所有人都将明哲保身当做看家本领,这不是一个国家的幸运,而是一个国家的悲哀

也正是因为朱高炽的改变,才让手下大臣摩拳擦掌,放开手脚做实事、做大事。明朝官场风气焕然一新,他儿子朱瞻基只要不是太荒唐,都可以安安稳稳地带着明朝走得更高、更远。

这一点就有点类似于清朝年间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个皇帝之间的传承,康熙提出方案、雍正改进方案,乾隆实施方案,一气呵成。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内政办公

其二是内政办公这件事情

朱元璋取消了宰相制度以后,建立了一个“内阁制度”。只不过这个内阁制度也不是一蹴而就,一直到朱棣执政、朱高炽监国的时候才逐渐完善

原本朱高炽早就发现其中的弊端,可国家大权还在朱棣手上,他想提也不敢提。很多人可能会想,亲儿子还有什么不好说的。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就当时明朝内阁制度的改变想法,谁都可以提,唯独朱高炽不能提。

这一方面是朱高炽得避嫌,太子说皇帝的不对、打脸皇帝,找抽不是?

另一方面则是国家政治管理,不是提出来就能改,需要皇帝绝对的支持才行,朱棣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在意这个问题,朱高炽贸然做出改变。往小了说是为父亲好,往大了说就是夺权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不管朱棣喜不喜欢朱高炽,愿不愿意传位给朱高炽,皇位都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再说了,老二朱高煦还在一旁等着看笑话,朱高炽的原则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到朱棣殡天,自己成功继位以后,内阁管理制度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或许这还是朱棣留给他收买人心的手段也说不一定。

那么明朝内阁制度问题究竟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防止内阁做大,皇权旁落的事情发生,朱元璋规定内阁成员的官阶局限在正五品。这样一来,官小而权大,可以管理官员的同时,也不用担心他们很多皇权。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个设想本身没有错,但一群正五品官员去监察一品、二品的官员,别人能搭理他们?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非皇帝亲自下令,否则很多事情办理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麻烦。

为此,朱高炽做出改变,内阁官员原有官职不变的情况下,兼职其他官衔。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五品内阁大臣,同时还有二品尚书的身份,这办理起相关业务的时候,那可就简单的多了。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靖难冤屈

其三则是赦免靖难冤屈,古装影视作品《大明风华》之中,朱棣就曾经对朱高炽说过,靖难之役中蒙受冤屈的人,自己永远不会释放。把他们赦免了,岂不是说明自己曾经做错了?

朱棣什么事情都可以认错,但靖难这件事情如果低头,那就永远不可能抬起头。所以他在接受骂名的同时,也希望后世子孙能够通过这件事情收复人心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朱高炽继位两个月之后,宣布赦免靖难之役中所谓的罪臣,让他们回到京城之中生活。如果愿意继续入朝为官的,只要通过审查、考核即可。而想要辞官回乡的,朝廷也会发放一笔俸禄。

虽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朱高炽对他们的补偿,但没谁会脑子抽抽地说出去,伸手不打笑脸人,朱棣以往犯下的错,也不是罪臣可以伸冤的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实际上,不仅是靖难之役中蒙受冤屈的大臣和大臣遗孤,对待普通老百姓的时候,朱高炽也十分友善

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刑法制定十分严格。

朱高炽在酌情减轻相应刑罚的同时,也召集了五府、六部、通政司六科的主要官员,参与到三法司案件审理之中,避免出现冤假错案。

更夸张的是,在死刑犯已经被审核了四五次的情况下,朱高炽仍然要求官员一定不能错过任何一处细节。

在他的治理下,是否会因为宽容而放过坏人暂且不谈,但的确很少有好人被冤枉。而一些曾经参与恢复建文旧制的残党,朱高炽也懒得严惩他们,只将他们发送到其他地方劳改,总算还有一条命可活。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社会民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社会民生的改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件事情如果做的不好,前面几件事情做的再好也没什么用。

朱高炽继位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查看朱棣在位期间,百姓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压力。别看朱棣军事上五征漠北、文化上让郑和下西洋,可不当家哪知柴米油盐贵。

以往朱棣在位,朱高炽就经常哭穷,现在轮到自己当皇帝了,怎么也该节约一点。

在他短暂的统治期间,先是取消皇室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用公平购买的方式代替;随后又免除自然灾害人的田赋,让百姓对国家更有信心。借着这两项政令,朱棣在位后期,赋税空虚的问题反而得到改善。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此外,朱高炽还设立了巡察小组,专门负责调查相应地区的纳税负担,这让很多妄图以权谋私、中饱私囊的官员放弃对老百姓的压榨。至朱瞻基继位以后,也一直沿用这项政策。

可以说,仁宣之治能够成为比肩贞观之治,和朱高炽对社会民生的重视完全分不开。倘若没有两位皇帝的坚持,李自成农民起义,多半会提前百余年。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向来以和善著称的皇帝,在一次地方赈灾的时候,罕见地发了一次脾气。

当时户部官员撺掇起来,竟向他提议说借粮食给灾民而不是免费分发

朱高炽大发雷霆的表示,百姓已经困难到这个程度,国家怎么还能想着从他们身上谋取利益。只不过最终他还是没有严厉处罚这些官员,只给了口头警告。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结语

因为朱高炽的仁政,明朝国力终于从朱棣后期的外强中干,真正做到了国富民强。

后人有争议认为朱高炽软弱,并且让权给大臣,这导致明朝后期的文官权力越来越大,皇帝不得不扶持宦官和文官形成对抗,确保皇权能够畅通无阻的实行

可朱高炽真要为后来的明朝变化负责吗?

朱高炽为什么能名垂青史?明明他在位的时间,都还不足一年 - 天天要闻

若是朱高炽软弱,又怎会在靖难之役中,仅以万余守军就去抵抗李景隆五十万大军?倘若朱高炽软弱,又怎会一次次顶撞自己的父亲,告诉对方国家已经没有钱了?

至于让权这件事情,倘若没有土木堡事变,明朝武将集团没有受损,文官也不可能一家独大。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但评价的时候,总不能一叶而障目。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