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统战工作一直都是我党工作的重心,尤其是解放战争末期,随着国民党不断兴风作浪,国统区的很多民主人士以及爱国人士受到了残酷的迫害。在我党的保护下,这些国统区的爱国人士大部分都被送到香港,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才返回大陆。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我党在统战方面的杰出人才,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把大批爱国人士送到香港,成功保护了他们。新中国成立后,此人担任了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继续为统战工作作贡献,他的名字叫饶彰风。那么,饶彰风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饶彰风出生于1913年,广东大埔县茶阳镇下马湖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虽然饶彰风家庭贫困,但是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旧式教育,这与饶彰风的祖父有关,他的祖父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只是后来家道中落,饶彰风的家庭才陷入贫困。
饶彰风的学习成绩很好,家人也尽力供他读书,1930年,17岁的饶彰风考入了中山大学预科,1932年,饶彰风又转入中山大学的农科学习,成为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在中山大学期间,饶彰风一边用心读书,一边在《民国日报》上发表文章,这既能锻炼他的文笔,也能帮助饶彰风赚取稿费,补贴家用。
那段时期,饶彰风的思想进步很快,他不断借助宣传阵地宣传抗日救国思想,也因此引起了国民党的忌惮,1933年,饶彰风受到国民党的通缉,此后他前往上海,并在上海加入了“左联”,继续用如椽大笔宣传进步思想以及抗日救国等理念。
1936年,饶彰风正式加入了我党,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饶彰风活跃在广东文化界,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宣传工作。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东江纵队成立后,饶彰风被任命为东江纵队的秘书长,此后饶彰风长期活跃在香港,以富商身份为掩护,为巩固抗日统一战线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饶彰风继续留在香港从事宣传工作,1947年,他奉命离开香港,前往南洋,争取华侨团体的帮助。那段时期,饶彰风努力争取了陈嘉庚、陈育民等人的帮助,他们捐款捐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1948年2月之后,在饶彰风的带领下,大量国统区的爱国人士以及民主人士被护送到香港保护起来,饶彰风也因为卓越的表现受到了周总理的点名表扬。
新中国成立后,饶彰风返回广东工作,他陆续担任了华南分局统战部副部长、广东省委统战部部长以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是地方的高级干部。广东与香港毗邻,统战工作非常重要,在饶彰风的努力下,很多从香港以及南洋地区归来的爱国人士都投入到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他们当中不少人后来都成为了技术骨干。
然而,1958年,饶彰风却受到了错误批判,他被认为是“带着浓厚的资产阶级观点工作”,并被认定为“犯有严重右倾投降主义、严重的地方主义”,饶彰风也因此被撤销职务。被撤职后,饶彰风被下放到连平县的山区当县委书记,直到1960年才被调回广东省科委担任副主任。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饶彰风受到残酷的迫害,被关押起来,于1970年含恨去世,享年57岁。1980年,相关部门为饶彰风平冤昭雪,恢复了他的一切名誉,这位统战功臣也得到了应有的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