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2022年07月15日00:37:12 历史 1048

1367年,朱元璋在相继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势力之后,其政权已经基本稳固,南方的广大地区也再无后顾之忧。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朱元璋自然不甘于偏安一隅。于是,北伐也随即被提上议事议程。

在中国历史上,自南至北的北伐数不胜数,一如东晋祖逖、恒温北伐,南宋隆兴北伐等等,但能够取胜者却寥无几人。这其中自然有黄河天堑、气候越向北越冷的原因,却也更有实力掣肘的原因。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 天天要闻


而对于朱元璋以及他所建立的政权而言,这次北伐的意义不言而明。是以在商讨北伐之策时,虽然有急先锋常遇春提议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元大都;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采取其方案,反倒是采取了极为审慎的作战方针——先取山东,旋师河南,拔除潼关,而后兵指元大都,鼓行而西,平定陕甘。

可以说相较于常遇春的志得意满,朱元璋在这里充分显示出了身为君王的战略定力和超强的分析能力。在战略实践中,也确实证明了朱元璋所制定的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时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将兵25万,兵出北方。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 天天要闻


作为明朝的开国勋将,徐达、常遇春可以说是朱元璋绝对的股肱心腹之将。朱元璋称赞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称赞常遇春“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二人更是位列明初开国六公爵(常遇春暴卒,其子受其荫庇获封)。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二人虽然都为骁勇武将,却并不是一个类型的武将。徐达更善于谋划全局,统筹大军;常遇春则更适合将兵冲锋,无论是在平素征战,还是北伐之中,这一点皆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周密的计划部署以及有着文治武功的武将之下;在进取的同时,朱元璋还特意申饬军卒要“切勿杀掠”,要团结汉族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 天天要闻


如是,这场自1367年十月底开始的北伐很快便取得了战果,短短四个月时间明朝便攻下了山东。随即徐达挥军向西,兵分两路直指河南,很快汴梁许州、南洋等地相继攻克。

在将元朝的拱卫之臂膀翦除之后,朱元璋甚至还曾亲赴汴梁。而在此时,面对徐达提出的直捣黄龙,进攻元大都的决定,朱元璋认为时机已到。在以冯胜何文辉、郭兴等人驻守汴梁、洛阳、潼关之地后,徐达率军直逼大都。

此时的元朝可以说危如累卵,面对北方之地的相继失守,其主将王李思齐等人又在西北被隔绝在外。而在明军渡过黄河攻取河北、通州之后,眼见明军势不可挡,元顺帝随即携带太子、后妃从北京建德门出逃,经居庸关后到达了上都开平。而在元顺帝出逃七天后,徐达大军攻克大都北平。

这也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而按照朱元璋事先拟定的方案,徐达、常遇春又调转兵力挥师西进,在与冯胜、汤和遥相呼应之下,山西、陕西、甘肃等相继攻克,元朝李思齐、张思道等部主力也被消灭殆尽。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 天天要闻

如是,在经过了2年的北伐之后,明朝实现了对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而在平定西北之后,目标也自然落在了大都开平,正所谓“一鼓作气”是也。

在徐达、常遇春再次兵指开平,然而在开平之围中作为主帅的徐达却并没有四面围城,反倒是只围住了三面,却留下了北面的口子,而北面是可以逃往蒙古草原的方向。

如此的排兵布阵,也果不其然的让元顺帝自大都北平成功逃遁之后,再次从上都开平逃遁。面对这样的战果,也让常遇春勃然大怒。

在常遇春看来,这显然让他们错过了立下大功的绝佳机会。可对于常遇春的诘问,徐达回复的却是:“是虽夷狄,然尝久帝天下。吾主上又何加焉?将裂地而封之乎,抑遂甘心也?既皆不可,则纵之固便。”(冯梦龙智囊全集》)

意思很是简单,在徐达看来元顺帝虽然是一介夷狄,但是他毕竟是继统宋朔,乃是正统。如若逮住他,要让明太祖朱元璋如何处理呢?杀之,显然不合适;封地更是不合适。如此一来,也只有放了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徐达的这个做法,身为副元帅的常遇春显然并不赞同。而在回归之后的奏报上条陈此事,但是对于徐达“私纵元顺帝”朱元璋却是上(朱元璋)亦不罪。

为什么朱元璋会不怪罪徐达放走元顺帝呢?

徐达故意放元顺帝逃走,常遇春勃然大怒,朱元璋为何却不怪罪徐达 - 天天要闻


事实上,在《明史》中对于北伐大军攻伐汴梁,朱元璋亲赴汴梁之时,便有记载朱元璋与徐达关于元顺帝归宿的讨论。朱元璋也有将其放归塞外的意思。而有趣的一点是作为对手的元顺帝似乎也深明其意,《元史》中同样有“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的记载。

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关于明朝的继统问题,要实现王朝的平稳过度,无疑尊奉元朝为正朔,继承其政治遗产才是上上之策。这也是朱元璋在起义时反元,在建明朝之后便立刻有了“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这等打脸之语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徐达的这般放纵之举,显然是符合朱元璋的利益的,不怪罪也就是应有之意了。通过这一件事,也更能看出徐达之所以能够位列开国六国公之首的原因,不只是战功赫赫,更是能够知进退,懂人心。这也更是徐达在明朝轰轰烈烈地“狡兔死,走狗烹”的运动中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明史》《元史》等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 天天要闻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来源:石阡党建、政事儿贵州铜仁市“石阡党建”微信公众号7月6日消息,近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走访看望慰问部分老干部。上述信息显示,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史麒麟,已兼任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 天天要闻

前苏联加盟国里,又冒出了一个乌克兰?阿塞拜疆为何要和俄撕破脸

这些日子,阿塞拜疆和俄罗斯之间的矛盾,直接摆到了台面上。起因是俄方抓了境内的阿塞拜疆人,甚至还造成了2人丧生的结果。俄方面表示,这些阿塞拜疆族人,是俄国国籍,且涉嫌谋杀案件。阿塞拜疆方面则表示,这是俄在针对阿塞拜疆人的暴行,因为他们有被打过的痕迹。因此,阿塞拜疆方面,也开始抓境内的俄罗斯人,同样给他...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 天天要闻

大罢免忍受侮辱迫害!连胜文轰民进党:放任“黑熊”攻击国民党

国民党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举办首场反罢造势。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台湾不准有皇帝,民进党不要想着当皇帝。他也轰民进党放任自己的禽兽攻击国民党,世上没有后悔药,如果不想后悔就出来投票。连胜文宣讲反罢,他说,台风来的前一天特别闷热,感谢大家愿意为了捍卫台湾的监督与制衡站出来,防止绝对权力绝对腐化,...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发动的大罢免就是大恶罢!戴锡钦批:他们与恶的距离是零

国民党一系列反罢免大型造势活动中的首场宣讲,5日下午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登场。台北市党部代理主委、议长戴锡钦上台助讲表示,这次民进党所发起的大罢免,是台湾自由法治推动三四十年来面对的最大人祸,还批所谓的大恶罢“民进党与恶的距离是零”,他们就是恶的代表!戴锡钦指出,7月5日没有发生大地震,也希望刚形成的台...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