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2022年07月14日15:34:39 历史 1861

2007年,作为张灵甫的遗孀,王玉龄第2次踏上了前往孟良崮的路。只是这一次和上一次并不一样。这一次,她是应粟裕将军侄子的邀请,前来祭拜亡夫的。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和张灵甫照片合影

粟裕和张灵甫是孟良崮之战的两军首领,也算是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如今两家人一同前往孟良崮,倒是别有一番情谊。

此时的王玉龄已经为张灵甫守寡60年,可以说她奉献了一个女人最美好的一生。但是,时年79岁的她,内心并没有任何的不满和痛苦,全是对祖国美好未来和统一大业的殷切期盼,因此,她在丈夫牺牲的地方写下了“和平统一”四个大字。而这四个字,也是王玉龄一生最大的愿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彼时的张灵甫正因“杀妻风波”而被蒋介石关进大牢。国民党内部内斗得厉害,蒋介石能够信任的嫡系不多,尤其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他迫切地需要有人能够担当抗日救国的大任。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张灵甫

察觉到了蒋介石心理的于右任等人用最快的速度为张灵甫出面保释,这才让张灵甫重新回到了战场,能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

此时的侵华日军已经将目光放在了上海,直逼中华民国当时的首都,南京。为了抵御日军前进的步伐,蒋介石匆忙调兵前往上海,抵御日军的侵略。被安排在了74军51师的张灵甫也跟着大部队来到了上海,参加“八·一三”淞沪保卫战。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淞沪会战

尽管75军一直被称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十分精良,但是实际上就是一些西方国家淘汰了的武器,和日军武器的杀伤力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好不容易重回了战场的张灵甫在这场战争当中杀红了眼。在看到机枪手牺牲之后,张灵甫愤怒的将自己身上的军装一把扯下,然后跳出了战壕,疯狂的朝着进攻的日本鬼子扫射。

有了张灵甫这样不怕死的反击,战壕里一百多名战士也没了任何顾忌,他们学着张灵甫的模样,疯狂的朝着敌人扫射,先后击退日军七次进攻。仅仅在这一场战役当中,张灵甫就带着自己手下的战士们打死打伤了800多个日本鬼子,打出了51师的威名。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张灵甫和国军将领

而这一年的王玉龄刚刚9岁,因为侵华日军的暴行,无奈地离开了家乡,过上了逃往的生活。

王玉龄出身于一个商人世家,不过父亲也曾当过军人。或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生逢乱世的王玉龄自小就有很重的家国情怀。尤其是在日寇全面侵华的八年里,过够了逃难生活的她见识到了太多日本人制造的惨案,因此她对日本人深恶痛绝,一辈子都没用过日货。

1945年,王玉龄正在贵阳中学读高中。得知抗战胜利的消息,王玉龄和同学们兴奋的连课都不上了,疯跑到了街上参加庆祝胜利的游行。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

彼时的中国人都以为再也不打仗了,日子也能越来越好了。王玉龄的母亲一心记挂着长沙的旧宅,于是匆匆忙忙的就带着王玉龄赶回了长沙。也是在回到长沙之后,王玉龄认识了年长她25岁的张灵甫。

这一年的王玉龄刚刚17岁,正是青春懵懂的年纪。对日本人深恶痛绝的她,遇到了在抗日战争当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张灵甫之后,没过多久,便坠入爱河了。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张灵甫和王玉龄合照

嫁给张灵甫之后的王玉龄一心想着跟自己的爱人相守终身。得知蒋介石表露过想要张灵甫从事外交方面的事务,王玉龄还特地请了英语老师回家来补习英语,一心想要成为张灵甫的贤内助。

可是此时的她没有想到,蒋介石会撕毁“双十协定”,自己的丈夫要再次走向战场,帮助蒋介石打内战

解放战争开始的时候,即将走上战场的张灵甫将自己的一把小手枪递给了王玉龄,让她做好应对之策。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当中的国民党军队

此时的王玉龄已经身怀六甲,刚刚18岁的她接过丈夫手里的枪泪如雨下。她不明白张灵甫为什么要对蒋介石如此愚忠,更不明白蒋介石为什么一定要打内战。

1947年5月,华北野战军的二十万大军将张灵甫带领的74师围困在了山东孟良崮,张灵甫的失败成了定局。

被围困的张灵甫曾寄希望于蒋介石四十万大军的救援,可是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斗争早就让国军成了一盘散沙,谁也没有出兵解救74师的三万大军,眼睁睁的看着张灵甫等人走向绝境。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孟良崮战役旧址

王玉龄得知张灵甫身死的消息时,已经是好几个月以后了。此时的她刚刚19岁,却成为了张灵甫的未亡人,拖着尚不满月的儿子和年迈的母亲,走上了艰难求生的道路。

此时的国民党为了稳定军心,到处宣扬张灵甫是为了“党国”而“殉节”,是国民党的“英雄”。可是只有王玉龄知道,丈夫是实在走投无路了,才选择开枪自杀。

尽管王玉龄比张灵甫小了25岁,但是在民族的大是大非上面,她却比自己的丈夫看得清楚。在张灵甫死后,王玉龄多次向母亲抱怨:“灵甫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他的死改变不了国民党败亡的命运,为了一个背弃了人民的政府去死,太不值了!”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张灵甫并没有给王玉龄母子留下什么遗产,“英雄”的名号也没为她这个遗孀换来任何好处,就连抚恤金,蒋介石也没有多发一分钱。

上有老下有小的王玉龄拿着到手的抚恤金欲哭无泪,面对民国时期高昂的物价,那些钱根本撑不了几个月。

一向要强的王玉龄原本想着自力更生,找个工作来养家。可是蒋介石一直吹嘘张灵甫是国民党的“大英雄”,要是王玉龄出去做工,那不就证明他亏待“烈士遗孀”了吗?王玉龄可以放下官太太的身段,但是蒋介石不能丢了自己的面子。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

为了蒋介石的“面子”,家中已经十分贫困的王玉龄只得靠着家中不多的积蓄度日。原本以为仗打完了日子会好过一点的她,没想到国民党在战败之后,连拖带拽地将她们一家老小拖上了去往台湾的船。

到了台湾之后,王玉龄一家的生活更加难过了。原本还能按月发放的抚恤金也没了,变成了每个月不固定时间发放的大米,甚至连数量都不够。就算是一天三顿熬米汤,拖着母亲和儿子的王玉龄也没办法让一家三口吃饱饭。

在台湾遇到的种种不公,一度让王玉龄陷入到了崩溃的境地。一个午后,王玉龄将家里的人都支了出去,喝了一瓶名叫“DDT”的农药。幸好王玉龄的母亲察觉到了不对,及时赶回了家中,才救下了女儿的性命。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和儿子

王玉龄被送到医院的时候,她的四肢已经不能动,不过还有意识。听着母亲带着儿子在自己身边痛哭的声音,王玉龄心如刀绞,她忍不住在心底埋怨张灵甫的愚忠,让他们孤儿寡母在世上受欺负。

王玉龄的自杀惊动了张灵甫曾经的同僚孙立人等人,此时他们才想起来张灵甫临死托孤的事情。可是此时的蒋介石仍不愿意王玉龄出去找工作,于是孙立等人只好动用关系,将王玉龄送到美国去找工作养家。

到了美国的王玉龄凭借着自己当年学习英语的一点底子考上了美国纽约大学。为了能够早日将母亲和儿子接到身边,王玉龄白天打工,晚上上课,每天累得觉得自己的腰都快断了。

可即便是这样,王玉龄的心里仍然对未来抱有期待,因为美国没有了国民党的掣肘,她终于可以不用顾忌任何人的面子,安心赚钱养家。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全家福

1957年,在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平衡了四年的王玉龄终于从大学毕业。找到了人生当中第一份正式工作的她立马就将自己的母亲和儿子接到了美国,一家人也有了全新的生活。

因为有了工作,王玉龄一家人的生活也好转了很多,可是即便美国的生活再好,王玉龄的心里还是惦记着祖国。

年幼时因为日军的侵略而被迫逃难,最想回去的地方是长沙。后来好不容易成了家,又从大陆被迫迁往了台湾,最不舍的是大陆的一草一木。如今为了生计,只得长期定居异国他乡,而中国又成了她无法踏足的地方。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参加关于丈夫的纪念活动

乡愁,是王玉龄人生当中一直无法抹去的痕迹。或许是因为对家乡的思想太过浓重,每次在美国看到中国人的身影时,王玉龄总觉得十分亲切。对于这些同在异乡的同胞,王玉龄也总是能帮就帮。

其实王玉龄的心里明白,自从丈夫选择站在发动内战的蒋介石身边之后,就意味着张灵甫已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身为张灵甫的妻子,她没有想过自己会有机会再次回到大陆看一看,因此,她只敢借助帮助同胞这些小事,来宽慰自己的内心。

但是她没想到,1973年时候,她竟然会收到周总理夫妇的邀请她前往中国大陆的消息。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王玉龄和邓颖超合影

从1949年到1973年,时隔24年,王玉龄终于再一次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在飞机落地的时候,王玉龄的忍不住泪流满面:张灵甫曾经是和解放军打过仗的,可她今天仍然能踏足大陆,就证明共产党的胸怀是宽广的,认可了张灵甫对于抗日战争的贡献。

2007年,有关孟良崮之战的电影《红日》传出了翻拍的消息,而当时张灵甫指挥作战的山洞也被修复了。粟裕将军的侄子粟刚兵,在得知王玉龄一直希望能到丈夫牺牲的地方看一看的时候,便决定以粟裕家人的身份邀请王玉龄一同前往孟良崮。

作为曾经作战过的两个高级将领的家人,粟刚兵和王玉龄在孟良崮亲切地握了握手。王玉龄和儿子还亲自在山顶写下了“和平统一”四个大字。在她看来,不论曾经的他们是何党派,但是他们都曾为未来的中国而奋斗过。

2007年,张灵甫遗孀受粟裕侄子邀请二上孟良崮,她当众写下四个字 - 天天要闻

年少时经历了抗日战争,成年后又见证了解放战争,对于颠沛流离了半生的王玉玲来说,“和平统一”四个字就是她内心最大的期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 天天要闻

贵州镇远:洪灾后 忙恢复

6月28日晚至2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遭遇特大暴雨袭击,部分城区和乡镇出现洪涝灾害。当地各级各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灾,积极开展灾后清淤、排水、抢修等工作,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活生产。6月30日,在贵州省镇远县城关五小共和校区,老师在清理校园。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6月30日,商户在贵州省镇远县城...
致命的三次失误 - 天天要闻

致命的三次失误

项羽的人生巅峰是在公元前206年,因为他就是在这一年分封诸侯。要知道,当时的项羽可是诸侯的盟主,而刘邦仅仅只是十八路诸侯的其中一位诸侯。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红色文物|开天辟地

上海,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小楼静静矗立,乌漆木门、雕花门楣、朱红窗棂,芳华依旧。回望一百多年前,旧中国风雨如晦,一群仁人志士殚精竭虑,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拼版图片:左图为位于上海市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右图为中共一大会址原址房间内部(中共一大纪念...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 天天要闻

湖南省军区原副司令员——李宏茂

李宏茂李宏茂(1913-1984),重庆市开州区人,享年71岁。幼时读私塾,13岁时父亲因琐事纠纷被当地恶霸打死后家道中落。为了生计,他开始给人家放牛。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 天天要闻

多尔衮的人生很失败吗?

在某乎上看到一个答案,说的是为什么多尔衮被后人捧得那么高?这答案给我看乐了!说多尔衮有一项功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做了一个伟大的实验。他以开国皇帝之实力,挫骨扬灰的悲惨结果,告诉了后世:带着孩子的盘不能接,别人的儿子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闻

逝者 | 113岁新四军老战士施平在沪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岁。施平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旧文《施平:一只理想主义的“土拨鼠”》(原载于2015年4月11日《文汇报》),以飨读者。百岁施平,摄于2010年9月。“我是一只土拨鼠。”施平在自传里这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