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2022年07月13日17:29:22 历史 1530

20世纪50年代,毛主席带头在《火化倡议书》上签名,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在死后都实行火化,保留骨灰不留遗体,也不建坟墓。《倡议书》上写着:

“凡是赞成火葬办法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请在后面签字。凡是签了名的,就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实行火葬,后死者必须保证先死者实现火葬的志愿。”

当时,包括中央领导同志在内的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响应毛主席号召,周总理、朱德元帅等都在倡议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但是,唯独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许世友将军。尽管毛主席对此有些异议,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1979年,许世友留给儿子一封信,信中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

“邮去现金伍拾元整,用这笔钱给我买一口棺材。我死后不火化,要埋到家乡去,埋到父母身边,活着精忠报国,死了要孝敬父母。我今年74岁了,身体很好,活到八九十岁,也只有十多年了,你们可以先作准备。”

从20世纪50年代起,到1979年,近30年间,许世友将军要求土葬的意愿始终如一,一生从不搞特殊的他,唯独在身后事上向中央提出了不情之请,当后人得知事件背后的隐情时,不禁心疼落泪。

1906年,许世友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的一个贫苦农村家庭,因生活困顿从小便给武术师傅当起了杂役,8岁时进入嵩山少林寺学武,一学就是8年,期间,他学会了飞檐走壁,十八般武艺,回家后,因看不惯地主的剥削行为,不小心失手打死了恶少,被迫离开家,到了吴佩孚的部队当兵,从此,真正步入军队,开启了自己戎马一生的革命之旅。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1927年,在革命进入最低潮时,许世友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黄麻起义,1932年,在与国民党军开展的反“围剿”作战中,许世友更是勇猛,先后7次加入敢死队,突破敌军的封锁线,后随红四方面军主力转战川陕边区,部队开拔前,许世友冒着生命危险,小心躲开敌人的封锁线,深夜回到了家中,跟自己的老母亲告别,一见面,他便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告别老母亲后,许世友为国尽忠,在战场上表现英勇,先后参加了多场重要战役。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许世友主动请缨上阵杀敌,多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行动,扭转了胶东抗日的被动立场,巩固并发展了胶东抗日根据地,毛主席曾对他在胶东时创造的战绩大加赞赏:“许世友是员战将,打红了胶东半边天,了不起,了不起!”

1947年,许世友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司令员,参加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交锋,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一场济南战役真正让许世友名声大噪。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1948年9月,许世友奉命担任济南战役攻城部队的总指挥,按照毛主席的最初设想,攻克济南城最少也要20天时间,但许世友在对济南的城防工事和国民党军的兵力部署有了了解后,他下达了集中主要兵力直插敌人心脏的“牛刀子战术”,指挥东、西集团同时向心发起攻势,为了不给敌人留下喘息恢复兵力的时机,许世友鼓励士兵发挥不怕牺牲、不怕吃苦、连续作战的战斗精神,一刻不停逼近敌人,结果,在许世友的指挥作战下,只用了8天时间便打赢了济南战役,比原计划的提前了至少12天,至此一战,人民解放军揭开了转向向中心城市发起攻坚战的序幕,正式步入战略决战的新阶段。1949年起,许世友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全国战局基本稳定。

距离上次离家已经有17年了,如今,和平触手可及,自己也有了相对稳定的居所,于是,许世友立即安排人去老家接自己的老母亲。当已经满头白发的母亲到了许世友在济南的住处时,这位山东军区的司令员再次跪在了母亲面前,对自己这些年来没能陪在母亲身边表示愧疚。他希望,母亲能同意一起待在济南,好让自己尽孝,但是,他的母亲却只待了几天,看见日思夜想的儿子身体健康后,便放了心,说什么也要回老家去。其实,许世友明白,母亲是担心自己耽误儿子的工作,再加上一直在农村生活,不习惯济南城里的清闲日子。就这样,母子两人再次分离。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继续投入到建设国家的繁忙工作中,几乎不曾有时间回家探望年迈的母亲,1957年,因工作需要,许世友前往大别山视察,这里离家很近,因此,许世友向组织请了个假,便踏上了回家探望母亲的路。

回家后,许世友发现家里的大门紧闭,里面没有动静,根据以往对母亲生活习惯的了解,许世友沿着印象中的土路到农田里寻找母亲的身影。果然,隔着老远,许世友就看到了背着一大捆木柴、步履蹒跚慢慢走来的身体已经佝偻的母亲,他立马跑上前去摘下木柴,随后又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个头,多年不见的母子两人抱头痛哭,互相倾诉着思念之情。

尽管这时的许世友已经被授予了上将军衔,且是名震天下的猛将军,但在母亲的怀中,他依然是个孩子。

短暂的见面后,许世友便匆匆启程,再次开始了繁忙的工作。自己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许世友便让儿子许光代替自己照顾老母亲。于是,许光回到了老家,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任务。半年后,奶奶去世,许光也算替父亲尽孝,完成了父亲的嘱咐。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许世友回家奔丧,看着埋着母亲的坟墓,他跪在坟前,擦了擦眼泪,承诺道:自己生前没能尽孝,死后,一定会为母亲守坟。

从许世友将军与自己老母亲的深切情感中,我们便能窥探到他坚持要求土葬的原因。

1985年,元旦刚过,预感自己身体支撑不了多久的许世友,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一份报告,内容提到自己时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只希望组织能批准在自己死后实行棺葬。

由于从小离家参加革命,几乎从没有在母亲身边尽过孝,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母亲身边以尽孝道。

这一年,80岁的许世友将军生了场大病,但他依旧在身体好转后积极工作,为国家建设现代化部队做贡献,9月底,他的病情突然恶化,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一次,他清醒后,发现自己身边站着亲人和老战友,这时,他真正确定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许世友一直在等待着中央的批复,只要清醒时,他总会反复问身边的人,中央是否有回复,自己要求土葬的报告批了没有。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将军在南京因病逝世,但如何处理他的身后事成了一件难事,究竟是土葬还是火化,南京军区迟迟难下定论。

许世友将军一生从未利用过自己的职权搞特殊,弥留之际,他唯一放不下的便是中央还未批准的土葬申请,南京军区深知许世友将军的遗憾,并深深感动于他们母子二人的深厚感情,于是,南京军区就丧事安排再次向中央发去了请示,提出将许世友将军的遗体运回故乡土葬。

报告上交中央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十分重视,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提倡土葬,也几乎没有土葬的先例,因此,在传阅完许世友将军的报告后,中央也迟迟没下定论,最后,报告被送到了邓小平的桌上。

邓小平和许世友是亲密的战友,他明白许世友的遗憾,并对此感同身受,于是,经过慎重考虑,邓小平终于拍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这八个字也为处理许世友将军的身后事定下了基调。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10月26日,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到达南京军区,郑重地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意见,说道:

“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长期以来,中央领导干部在逝世后,均实行火葬且一切从简,当时,整个社会已经开始逐渐接受火化,作为共产党干部,自然是要以身作则实行火葬,而此时,批准许世友将军土葬,应该要考虑到社会影响,于是,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六不准”要求:

“不准开追悼会、不准登报宣传、不准家属子女外传、不准立碑、不准传播丧事……”

于是,许世友将军的灵柩深夜秘密抵达故里,没有任何人迎接,一切都在暗夜中悄然进行。一位传奇将领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一生并为之奋斗终生的新中国。

85年许世友病逝,拒绝葬入八宝山,邓小平: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 天天要闻

不能因为土葬就怀疑许世友将军的作风,当国人在得知土葬背后的真相时,不禁纷纷流下泪水,生前一心为国,不能为母亲尽孝,只有死后才能为母亲守坟,正是许世友将军骨子里的深情,引起了国人的共鸣,他的丰功伟绩被镌刻在了新中国的史书中,而他本人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 天天要闻

太原市各社区开展庆“七一”主题活动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年周年,我市各社区陆续通过开展上党课、重温入党誓词、与党旗合影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