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2022年07月04日17:37:26 历史 1120

前言

提起开国上将许世友,人们常常会想到他年少时在少林寺学武的传奇经历,民间也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但其实,许世友自己从来没说过他出过家,当过和尚。实际上,许世友与少林寺的关系,也仅仅透露过一句:“我学过少林武功。”这并非是许世友想隐瞒什么,而是因为他当年在少林寺的确没有念过一句经,更没有拜过一次佛。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许世友究竟有没有出家?

那么,许世友究竟有没有出家当过和尚?据说,少林寺曾对外宣称,许世友的确在这里当过和尚,当年他的法号、住的僧房,都是有记录的。

可这也只能是“据说”,真实情况已无从考证。

后来,当许世友开始撰写回忆录时,人们就期待着能从他的书中了解到真正的“少林故事”,但奈何,许世友的第一本书《我在山东十六年》中,压根没提少林寺的经历,第二本书《我在红军十年》中,离少林寺的经历,近是近了不少,终究还差那么一截。

1985年许世友病逝,妻子田普将他的两本书整理合并成《许世友回忆录》,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依然没有提到相关少林寺的内容。全书的最后,收录进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审定后公开发表的《许世友同志生平》中,其中有关少林寺的只有这么一句:“……少年时,他因家贫给武术师傅当杂役,后到少林寺学习武术……”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回忆录》

其实,从许世友自己出版的两本回忆录中,关于少林寺的事情,他也仅仅露出一句:“我学过少林武功。”至于出家当和尚什么的,没有就是没有。毕竟,他平生就没念过一句经,更没拜过一次佛,何来出家一说呢?

许世友曾风趣地说:“景阳冈打虎的武松,在少林寺只学了6年武艺。我在少林寺练了8年,比武松还要多两年。”

每当人们要他把当年在少林寺习武的经历写成回忆录时,他却总是说:“少林寺那一段,没有意思,不要写!”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许世友爱好与人比武

当年许世友在少林寺跟着师父学武时,曾随师父外出游历。许世友的这个师父非常喜欢和别人切磋武艺,碰见厉害的就想比一比。这一行为也直接影响了许世友,让许世友也有了“以武会友”的习惯。

在少林寺时,许世友还曾和一位师姐比过武。许世友回忆:

“那时的少林寺,武林高手多的很,有男的也有女的。当时我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手痒痒的,到处找人比武,实际上也是一种练兵。有一个师姐,裹着三寸金莲,我开始有点瞧不起她。交手后,才知道她的武功比我高得多,没几下就被她飞起一脚,踢出几丈远……”

关于这个故事,有人曾提出过质疑,毕竟少林寺怎么会有女僧?

但其实,早在1988年,《新民晚报》曾刊登了一篇题为《少林寺自古有女僧》的文章,里面说得明明白白:

“……少林寺有男僧,也有女僧。因女僧人数较少,又居偏远,再有男女僧一样削发,衣着一模一样,故一般人同她们见了面,也很难辨出来……”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关于许世友比武的故事,流传比较广的还有一个:

据说当年红四方面军入川后,为了给群众带来好印象,特别开展了一次擂台比武。由于许世友练过武功,就由他作为擂主,可以接受任何人的挑战,擂钱为30块光洋

擂台一设便引起了群众的围观。这时,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跳上擂台,他想和许世友比一比。因为看到许世友个头没自己大,眼神里还有点瞧不起的意思。

第一回合,两人要比力气。面前是一个很大的石鼎,约摸有几百斤重。只见这名壮汉双臂使劲,大吼一声就把石鼎托到胸口位置,台下马上响起掌声。接下来轮到许世友了,只见他先是围着石鼎转了一圈,然后只用一只手就把石鼎高擎在半空中。顿时,台下响起了更热烈的掌声。

第二回合是比武功。二人你来我往打了数十个回合,还没分出胜负。这汉子有点急了,便使出了“杀招”。许世友见状,故意卖了一个“破绽”,就在壮汉出手之际,许世友身子一歪,壮汉扑空,许世友抓紧时机一招制敌,壮汉直接躺在了地上。

通过这场擂台赛,从此川中地区传开了:“红军中间真有能人!”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比武,也不限于比力气,比武艺,有时也比枪法。有一次,许世友让人把一只羊放在山顶上,让师长、团长来打,谁把山羊从山上打滚下来,奖励一支缴获来的德国手枪。结果,师长团长们一个没打着,反让一个看热闹的电话兵小徐打中了。许世友讥笑这些干部:“你们只会吃鸡蛋!”

“武林盟主”许世友

有一幅照片,估计很多人都见过。拍的是许世友传授战士棍术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与战士对打

从画面上看,许世友正与一名战士对打,两人手上的棍子都有二米多长,上面有节,显然是刚砍下来的竹竿。旁边围着七八个干部战士,其中还有一个腰间扎着围裙,像是被吸引过来观看的炊事员。

这幅照片的拍摄纯属偶然。那一年,女记者殷之慧从北京来南京,想写一篇关于许世友关心体育活动的文章。许世友那几天情绪很好,听说后立即同意了。

去采访前,殷之慧提出找人协助拍几张照片,配合文字发表。但当时几位摄影干事都不在家。其实为许世友拍照对摄影组来说是家常便饭,今天的拍照也不属硬性任务,就没有强制找人回来。

晚些时候,当许世友向女记者殷之慧畅谈往事时,报社的鲁晓明干事匆匆赶到了。殷之慧出于职业记者的敏锐,提议许世友在室外拍,最好拍几张与武术有关的照片。许世友又畅快地答应了,于是就有了上面说到的那张照片。这可能也是他平生第一次当了摄影“模特”。其实,那时的许世友已没有舞刀弄棍的精力和身手了。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殷之慧回北京后,撰写了《练功习武话当年》一文,发表在《中华武术》杂志1983年第1期上。没想到后来,这张被题为《老将雄风》的照片,还在一次摄影展览中得了一等奖。

照片毕竟是照片,不过生活中的许世友喜欢传授武术却是真的。他常说:“练功,一是练臂力,二是练灵巧,三是练胆量,打起仗来,这就是战斗力。”

在许世友的家乡,会武的人越来越少。当他们谈论父辈的辉煌历史时,总是津津乐道地重复那些说了很多年的故事。某某人的爷爷向许世友学轻功,腿上绑上两个大沙袋,开始路也不能走,山也不能爬,连大便都蹲不下来。后来练成了,行走疾如风,爬山如平地,徒手能抓住奔跑的野兔子,丈把高的房屋,纵身而上,片瓦不碎。

某某人的父亲,某某人的叔叔曾经师从许世友学刀术,许世友定制了几把生铁刀,让他们演练招式,那刀有几十斤重,开始挥不动,慢慢适应了,臂力也增强了。这时再换上轻一点的钢刀,舞起来呼呼作响,一桶水浇过去,衣服不会湿;十二个铜板摞在一起,一刀劈下去,分作二十四半。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粟裕、许世友

在战争年代,许世友十分推崇武术在战斗中的作用。部队训练时,他一是抓枪法,要求“子弹往敌人身上打,不要打空气”;二是推广武术,组织部队舞刀弄棍,既可增强体质,也能增添杀敌的技能。

红军时期,许世友所任职的部队,都配有大刀、长矛。白刃搏斗时,这些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冷兵器,往往在生死场中大显神威。

许世友说过在红四方面军当骑兵司令时遇到的一件事:“有次前方情况十分紧急,我快马加鞭赶往前线,途中突然遇到一条水沟,一时来不及勒马止步,一股冲击力把我从马头上空推向水沟对岸。此时我急忙以双手手掌着地,保护了头部。要知道,在这种突然情况下,由空中落地,双手手掌着地支撑全身,重心落在手掌上,这是要有臂力功夫,有力气才行的。要不是在少林寺学得的功夫,并注意经常练,恐怕这马上一冲,不是‘报销’了,也得搞个头破血流的狼狈相!”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部队装备有了改善,战争规模也越打越大,大刀、长矛派不上多大的用途了,但许世友仍然坚持练武。在胶东当司令员时,许世友特地请石匠凿了两个石锁,一个60斤,一个40斤,他一有时间就练,能很轻松地用脚背挑起,用手举过头顶。后来战斗紧张了,石锁不能随身带。到一个地方,他就让人找磨盘,用杠子一穿,就练举重。有座关帝庙里有把大刀,有七八十斤重,他拿到手里随便就能舞上几个套路。他还寻来一张古代留传下来的大弓,弯弓装弦,拉弓射箭,乐此不彼。他说这样能练臂力、练眼力,对枪打得准很有好处。

上行下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世友所领导的部队习武空气都很浓郁。战斗空隙到处可以看到战士三五成群,玩石锁、举石担、爬大绳。有时没条件,打谷场上的石碾子也用来练臂力,看谁搬得动,举得高。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下连当兵

1958年9月下旬,许世友响应毛泽东主席、刘少奇副主席的号召,执行总政治部规定——“将军下连当兵”。

刚到部队时,战士们看到是许世友来了,考虑到他年纪已大,什么活都不让他干。这一来许世友不乐意了,他一定要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

南京出版社出版的《许世友将军影集》,选编了一组许世友下连当兵的照片,其中有一幅“攀登”的照片和侯文佳所撰的文字说明,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景。

“50多岁的老将军像年轻战士一样带头攀登陡峭的山峰。他一声喊,上!战士们就紧紧跟上去。正当他攀到半山凹处时,攀绳被后继战士拉紧,老将军突然脱手,身子悬空了!站在地面上的保卫部长赵一德顿时面色苍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老将军身子一斜,一手抓住攀绳,一脚蹬住了岩石,身子往上一窜,另一手又抓住攀绳,终于化险为夷,安然继续搴登……观者莫不惊叹!若不是老将军有一身高超的武功底子,这一险情就不堪设想了。”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更令战士们叫绝的是许世友的武功,吃饭时,拎起板凳就可以来上十几招数。左挡右砸,进退如风,把官兵都看呆了。课间休息时,许世友还常为战士们打拳。战士们说:“多少天打的拳都不一样,又有劲,又好看!”

许世友下连当兵时间只有三个月,周围的士兵却都成了他的“徒弟”。传统武术中的“板凳功”易名为“板凳操”,人人操起板凳都能来上几下,害得司务长埋怨,连里的长板凳老是短胳膊少腿。但能够伸胳膊动腿、走上几路脚拳的小伙子却越来越多。

许世友平素还喜欢与干部、战士掰手腕,比手劲。同他握手,他稍稍使点劲,别人就要痛得哇哇叫。南京军区有不少老同志吃过这个亏,从此再不敢跟他握手。见面时,只能合掌问好,彼此会意地笑笑。

《许世友回忆录》的责任编辑、解放军出版社的王伟在采访许世友时,询问他是不是真的会用十八般兵器许世友一笑说:“十八般兵器?我会十九般!”说完他顺手抄起一把椅子练了几手后说:“见到什么就能使用什么,这也是一般!”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

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时,许世友常去视察。工地上堆放的草袋子装着石头子,一袋足有200多斤,他能很轻松地搬起来。到城西湖农场检查工作,一袋大米也有200多斤重,许世友扛上就走,疾步如风。这时的许世友,已有60多岁了。

有段时间,香港台湾地区的武打片在大陆很流行。工作人员借来几部,专门放给许世友看。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正当大家被武打片中眼花缭乱的武术招数吸引的时候,许世友突然冒出一些“评论”。

“看他打着花花的,样子货,要是遇到我,一脚就踢死了。”

“脚下没根基,挨打又受气,别人没倒自己先倒。”

“这不是武功,这是武戏。武戏还讲究个基本功,连武戏都不如。”

“拍电影全是假的,有几个真功夫?”

当时,武术表演和比赛也很热门。北京刚办完,南京又接着办,电视上经常转播。许世友观看后,常常流露不满。他认为目前武术已经走向歪路,缺少攻防意识和手段,花架子太多,连比武也成了表演,像舞台上、电影上那样取悦观众。他甚至请人捎话给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要他抓抓这个事。

许世友究竟当没当过和尚?1952年,许世友曾亲自教毛主席打少林拳 - 天天要闻

许世友和毛主席

让许世友引以自豪的是,毛泽东主席还向他学过少林拳

那是1952年间,毛泽东在济南游完大明湖后赴曲阜。许世友作为山东军区司令员随行。在专列上,许世友表演了一套少林拳,引起毛泽东兴趣大发,跟着后面一招一式地模仿,学得非常认真。

十年以后,毛泽东在浙江对谭启龙说:“我喜欢运动,在山东,我还跟许世友学过少林拳。”

许世友生前担任中国武术协会名誉主席。这个头衔大概相当于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中那位统率各大门派的“武林盟主”。从师门、功夫、资历上看,许世友当之无愧,可能也是空前绝后的最佳人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黄山市一古桥重修11年后再遭冲毁:始建于元代,为全国文保单位 - 天天要闻

黄山市一古桥重修11年后再遭冲毁:始建于元代,为全国文保单位

自6月19日入梅以来,安徽省黄山市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境内多条河流、水库水位出现抬升。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获悉,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在此次降雨中被洪水冲毁。公开资料显示,始建于元代的环秀桥,距今已有700多年,桥长26.65米,宽3.85米,高距水位4.55米...
报中共中央批准,今年首“虎”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报中共中央批准,今年首“虎”被开除党籍!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6月21日消息,今年落马的首“虎”钟自然被开除党籍。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钟自然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不信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动;...
什么叫“出五服”?“五服”是哪五服? - 天天要闻

什么叫“出五服”?“五服”是哪五服?

1⃣️小时候听老人讲:五服就是五代人,从孙子、儿子、父亲、爷爷、曾祖父排列、2⃣️如果在祭祀祖先活动上,四世同堂的多见,五世同堂的少见,从前的百姓都有族谱,祠堂内摆满了各代的牌位,五服以内有每年在家中祭祀供奉祖宗的活动,五服以上的祖宗是众人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 天天要闻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6月16日6时至17日6时,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遇持续性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6月17日凌晨2点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称的李氏大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座无重大损毁,无人员伤亡。图为6月20日,相关部门和文物专家陆续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况。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 天天要闻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大皖新闻讯 6月20日,一则云南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锐已于日前离世的消息引发了关注。大皖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消息属实,并称陈锐系因病逝世。陈锐的简历已从官网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陈锐的简历已从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撤下,而在该官网搜索关键词“陈锐”,显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