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林墓地琉瓦的故事(二)驿马坊为何成张作霖墓园?

2022年07月03日08:45:05 历史 1360

赵杰(笔名聊卿)

元帅林墓地琉瓦的故事(二)驿马坊为何成张作霖墓园? - 天天要闻

1999年6月13日,作者赵杰向张学良致送元帅林的琉瓦后,张学良泪水涟涟。瓦铭为:“张大元帅林墓地琉瓦 中华民国十八年监制”

张作霖被炸后,为避不测风云,帅府密不发丧

在知情人的点拨中,才听到这涉及到元帅林修建张学良当时的心弦。

1928年6月4日,张作霖仅有53岁。在此前两天,他还高声大骂:“日本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 的时候,掐脖子要好处。”

“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做法!我是东北人,东北是我的家乡,祖宗父母的坟墓所在地,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是卖国贼。我什么也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打算要了。”骂过之后,第二天凌晨,他从北平乘坐慈禧太后的花车,往返奉天 ,行至临近奉天的皇姑屯车站老道口时,被预谋的日本关东军引燃了炸药。他被抬至大帅府时,已奄奄一息,他连连呼喊着长子张学良的乳名:“小六子、小六子……”随之,与世长辞。

张作霖去世时,他的小六子没在跟前。张学良时任第三方面军军团长,正在邯郸北临车站督军。

张作霖被炸后,为避不测风云,帅府密不发丧,饮用照送,医官拒访,等待张学良的归来。 张学良得知父帅呼唤着他的名字去了,削发素服,压着悲痛,化装成士兵,混在闷罐车中, 半月后,才潜抵奉天帅府,宣布父帅遇炸身亡。发丧后,棺柩暂厝在大帅府待葬。承接父任, 主政东北的他,只有27岁。

1928年秋,开始元帅林勘测设计,1929年5月动工,预定三年竣工。6月21日(即张作霖谢世公开发表日期),奉天举行周年祭典。

元帅林坐落在名为高丽营子的村落,留有一千三百多年前唐太宗东征时的旧迹。其南面有一个小山冈,自北向南突出,人称老龙头。

浑河环绕其东南西三面而逝,隔水与山崖垂立、拔地而起的铁背山相望,努尔哈赤当年在此修筑界藩城,居住一年有余。

元帅林工程,规模宏伟,整个陵园坐北朝南,由方城、圆城、墓室三部分组成,依地就势而建。四角还建有炮楼。方城前门直抵浑河北岸,仿明清建筑,为三洞绿琉璃瓦顶。越前门有百米甬道直达中门。两侧排列石刻。中门建筑与前门无异。入中门,有为设置灵牌、祭祖器物之所享殿堂。过殿堂后,便抵山冈脚下,依渐高地势,筑有120磴青石参道(台阶)。青石台阶前,方锥形华表分立两旁。石雕双狮蹲立阶前。参道分为正道与左右侧道。两道之间,置有石栏。拾阶而上,顶端平台迎立四尊文臣武将石雕塑像。其后便是圆城正门。

1954年,因修大伙房水库,元帅林山下部分地处淹没区。方城的前门、中门祭祀的殿堂已淹没在水中,参道护栏和石阶也被拆除毁。

所幸的是大坝合拢前,甬道旁的石刻尽数搬迁至山上,至今为石刻主体。粉碎“四人帮”后,省、市有关部门不仅拨发专款进行了维修和测绘,而且设立了元帅林文物石刻管理所,对此加以保护。

元帅林墓地琉瓦的故事(二)驿马坊为何成张作霖墓园? - 天天要闻

元帅林宝顶的原始照片(1934年6月摄)。


张作霖下葬之事,因为“九一八”事变发生,只好搁置下来

1987年,张学良将军胞弟张学文先生回来拜谒,曾对我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致电张学铭,帅府所有财产及父陵均妥善保护,如派人索取,将如数归还。为此,张学良在北平官邸顺承王府召集家人共议此事。张学良气愤地说:“国土都沦陷了,还要那些破烂(指张家财物)干什么!只是父灵要葬。”

张作霖下葬之事,因为“九一八”事变发生,只好搁置下来,那他后来埋葬在哪里了呢?

1986年5月,我调至辽宁省政协从事文史工作,10月,适逢张学良五弟张学森的长女张闾蘅从香港来到沈阳,她此行一项主要目的就是到驿马坊祭扫。当日我陪同了全程,她曾疑惑,驿马坊为何成张作霖墓园?

原张作霖的军需处长栾贵田曾记述: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后,停柩奉天东关竹林寺待葬,在抚顺修建陵墓,没待完工日本侵入奉天,破坏了正在修建的陵墓。

辽宁省人民政府已故参事室参事、张学良旧部荆有岩亲睹,张作霖被炸身亡后,因元帅林尚未竣工,灵柩停于元帅府。“九一八”事变后,荆有岩跟张学良到北平做财粮,走时,亲眼见到棺柩在元帅府。后经张景惠张海鹏他们操办,张作霖灵柩移葬锦县驿马坊的。

张作霖驿马坊墓地,离张作霖生母王太夫人黑山老家不远,今属凌海市。墓地位于东北三大风景名山之一——医巫闾山余脉石山脚下。

石山古称十三山,因有十三座山峰而得名。其实,这里不该是张作霖长眠之处。初时,纯系为王太夫人而建。聘请在勘舆上名高望重的风水先生,为之相地势,看风水,以期待后代的官禄显赫,以定将来的福寿绵长。后来,张作霖发妻、张学良生母赵夫人殁,亦葬于此。再后来,即张作霖去世9年后,竟也下葬在这里,这座墓园 成了张作霖的墓地。他从草莽中崛起,又在草莽中眠睡。


元帅林墓地琉瓦的故事(二)驿马坊为何成张作霖墓园? - 天天要闻

1986年10月,张学良侄女张闾衡(左二)、侄子张彤光(右一)及夫人(右一)到张作霖驿马坊墓地扫墓,作者赵杰(左一)陪同了全程。


附录:作者简介


赵 杰(笔名聊卿)1948年10月生。曾任抚顺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故事报》总编。任辽宁省政府参事、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和出版工作,历史界称其为学者型官员。曾主持征集、编辑、出版了数十部有关张学良和“九一八”方面的政协文史资料,字数达近1000万。

对张学良的研究,收集、掌握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而且与张学良国内外家属时有往来,并两次采访过张学良。曾率团赴夏威夷为张学良百岁祝寿。著有长篇历史纪实《张学良去台之后》、《张学良多彩人生》、《留住张学良——赴美采访纪录》、《张学良——毁誉由人》、《张学良》、《张学良在美国的最后岁月》、十八集电视纪实文献片《张学良》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 天天要闻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7月4日开始,“日本末世预言”“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逐渐霸榜社交媒体平台。该网传内容引发大量关注。7月5日凌晨4时,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的视频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万人蹲点观看。如今,预言时间点已过,“毁灭性大地震”没有应验,仅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5日发生5.4级地震。经确认,岛上未有人员伤...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 天天要闻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来源:石阡党建、政事儿贵州铜仁市“石阡党建”微信公众号7月6日消息,近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走访看望慰问部分老干部。上述信息显示,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史麒麟,已兼任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失败后,残余逃亡到此国,现有20万华人,还讲着广东话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他们说,那些太平军最后去了南美,听起来像传说,但人还在,说粤语,过春节,几十万人,真真切切地活着。天京破了,城墙塌得连块整砖都找不到。湘军围了三年,饿得城里人啃树皮,喝脏水,死人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