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母,遇上岳飞,竟把新婚儿子催上绝命之路?

2022年07月02日16:44:03 历史 1206

一位母亲,好不容易把儿子从兵荒马乱的地方祈盼回来,为什么又迫不及待地催他再次深入龙潭虎穴?

岳飞为何能成为一代名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比如,他如何善用情报,如何处理与民从的关系等。

1岳飞看到路人哭泣,都做了什么?

我们先从汉阳的一个地名——催子湾说起。催子湾在哪儿呢?就在汉阳五里墩街五麟里社区,琴台大道与罗七路交汇处的东南角。

一位老母,遇上岳飞,竟把新婚儿子催上绝命之路? - 天天要闻

汉阳至今还有催子湾街

这是一个800多年前的故事。话说有一天,岳飞正在雨霖山一带巡视军情,忽然听到路边有一个老太太的哭声。岳飞闻声下马,上前询问原因。

原来,老太太多年来与儿子相依为命,因家里太穷,一直娶不上媳妇。年初终于有人前来提亲,但是手上没钱,于是决定北上河南,投靠远房的表哥做点买卖。听路过的人都说河南现在兵荒马乱的,也不知道儿子是死是活,因此担心哭泣。

岳飞听罢,深感自责,觉得是自己抗金不力,让百姓受苦了,决定帮助这家人。于是岳飞把手上的一些散碎银两给了老太太过生活,并说,如果你儿子回来了,让他来找我,我一定帮你们把这门亲事做成。

一位老母,遇上岳飞,竟把新婚儿子催上绝命之路? - 天天要闻

精忠岳飞的形象

又过了一段时间,儿子终于回来了,老太太一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情况不好,于是就让他去投奔岳飞。

岳飞在兵藏阁见了这位年轻汉子。原来他在河南遇上了金兵,不仅财物尽失,还被抓去做苦力修工事。因为他一直惦记着母亲,终于伺机逃了回来。

2岳飞是如何善于情报的?

岳飞见这汉子非常机警,于是趁机向他打探军情,问他是否还记得这条路线,汉子回答说,当然记得。于是岳飞说,现在国难当头,你能否再去涉险跑一趟,摸清敌人的兵力部署。汉子说,去一趟没有问题,只是家中老母放心不下。

岳飞说,老母亲我会替你奉养。于是取出20两银子,让他回家娶妻成亲。

汉子回到家里,重提亲事,下聘娶妻,非常顺利,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回到温柔乡中的儿子,很快把答应岳飞的事儿给抛在了脑后,一点也没有启程要去河南的意思了,仿佛没事一样。

一位老母,遇上岳飞,竟把新婚儿子催上绝命之路? - 天天要闻

中国传统的婚礼情景

看到儿子躺在温柔乡,忘记了答应岳飞的事情,跟没事人一样,老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催促儿子要尽快上路。

3当儿子忘了承诺,母亲是如何教导的?

老母对儿子说:“你不要怪我,催子上路,我也于心不忍。但没有岳元帅,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我催你上路,与岳母刺字,还不能比。我催你上路,一为报恩,二为报国。你若是个血性男儿,就要有担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儿子听罢,非常羞愧,当即与母亲和妻子告别上路,前往河南,为岳飞打探军情。

不久,岳飞就收到了这个汉子捎回的金军情报,然后根据情报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

遗憾的是,这个年轻汉子自己却暴露了,再也没有回到这个村湾,再也没能回到母亲和妻子的身边。

为了纪念这个感人事迹,后人就把这个村湾称为“催子湾”。

一位老母,遇上岳飞,竟把新婚儿子催上绝命之路? - 天天要闻

如今还有很多地方有纪念“岳母刺字”的活动

4精忠报国岳母刺,舍命感恩亲娘催

据说,当地有一位私塾先生听了这个故事,当即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精忠报国岳母刺”,下联是“舍命感恩亲娘催”,横批是“母爱同源”。

这个故事的真假,我们无从考证,但是岳飞经常在催子湾附近活动,则是确切无疑的。

有资料显示,绍兴年间,岳飞屯兵汉阳,三里坡以北的兵藏阁存放兵器,在五里墩筑台点将,在翠微峰伐竹扎排,在墨水湖龙阳湖操练水军,在马路湾、雨霖山等处训练骑兵。这些地方,都留下了岳飞的足迹。

催子湾在今天的汉阳街,还能找到一条街道,只不过路牌名给演变成了“崔子湾”。

2006年,汉阳区行政区划调整,催子湾被划分至五里墩街道;2010年,居民点拆迁,拆迁时门牌号为1—99号,有居民103户,共288人;拆迁后,居民还建至雨林香居和铁桥新家园。

一位老母,遇上岳飞,竟把新婚儿子催上绝命之路? - 天天要闻

崔子湾路牌名

关注我,我会继续为您寻找岳武穆和足迹。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日本战争扩张之路 - 天天要闻

日本战争扩张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日本曾走上一条战争扩张领土的道路,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多面的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相对匮乏,生存空间有限。这种地理环境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产生对外扩张以获取更多资源和土地的欲望。对资源的渴望,成为推动日本走向战争扩张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 天天要闻

我的家乡(十五)兴县红色革命史之:兴县农民银行创办人刘少白

一九三七年九月,太原形势危急,刘少白同志奉党之命,返回兴县,协助八路军一二〇师,参加了创建晋西北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刘少白出生在兴县黑峪口一个破落地主家庭中,他是清朝末年的贡生。从小追求新学,毕业于山西大学法律预科。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第一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 天天要闻

施洋:建校百年,黄埔军校“正统”在哪里?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施洋】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纪念日。作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继承者,中国大陆自然举行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并邀请了与黄埔军校关系密切的两岸各界人士参与。偏偏在这个时候,中国台湾地区却出现了一番自相矛盾的景象:一方面,台方在岛内也搞了不少“黄埔百年”的纪念活动,另一方面,台湾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