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帝国军垦惆怅——黔地屯堡(三)

2022年07月02日09:22:08 历史 1735


明朝帝国军垦惆怅——黔地屯堡(三) - 天天要闻

六百年,无疑仅仅是历史长河的一朵浪花,然而,花开花谢弹指一挥间,大明帝国灰飞湮灭,倒是遗落山野的屯堡,使今人沐浴帝国余耀,看到一个王朝离去的背影。

难以想象,历经三百年明朝军垦磨合而成的屯堡文化,如何穿越封建禁锢至严的清朝三百年的文化壁垒?如何抵抗外部的文化侵蚀?孤立无援,独自跋涉的岁月,何以坚守三百多年?

一切有待翻开屯堡史卷,寻找真相。也许,事实随时光而逝,给历史留下大段空白,但纵使千头万绪,也会有两个篇章着墨其上。

于生命而言,生存是第一位的。文化与此息息相关,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往往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状态,更深一层来说,要保持一种文化形式的持续,首当其重是生成这种文化的土壤——生产方式的存在。贵州,显然有着适合江南水稻农耕生产的自然环境。屯堡文化,毫无疑问,根植于长江流域水稻耕作生产方式的土壤里。几千年历史的江南农耕方式,不仅落地黔南黔西南等地,还开花结果,并影响周边地区的农业。自然,文化与之相随。不难想象,先进的经济模式和文化优越感,足以使屯堡人傲视遗立,而彼时,黔地民族虽生产落后,但其文化却有着强烈的自我认知和个性色彩,轻易不可能异变,屯堡文化的力量也远远达不到扩张的地步,或者是,因为优势,反而故步自封,保守起来。于是,屯堡文化在相对封闭的孤岛独自繁衍。同是军垦途径,屯堡如火如荼的时候,大明王朝的江南文化模式在其它地方可能就没如此幸运了。拿河西走廊明长城沿线来说,明也曾在那军屯,然时至今日,不是人去堡亡,就是即使还有人居住的城堡,基本上都是后来迁入者,王朝气息荡然无存,永泰古堡就是明证。再拿山区的临潭新城来说,其曾是屯军重镇,除从少数居住在那的汉族人口语用词和一些节日习俗可知新城和江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外,已成不了气候,居住新城的回族占人口多数,穆斯林文化无处不在。要知道河西和新城的屯军,大多来自江南人烟稠密的地方,然而,地理气候使然,面对河西的游牧和新城半农半牧,且农只能种麦子的生产方式,不用讲都不如贵州种水稻得心应手,更不要说有所作为了。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文化方式的存亡。


明朝帝国军垦惆怅——黔地屯堡(三) - 天天要闻

文化自然和人有关,贵州屯军人员的数量定是不在少数,而且堡与堡距离适当,方便联系,确保屯民自我繁衍,否则,象河西的屯堡人烟稀少,堡与堡距离遥远,何来联姻生育的基础?如果人没了或变了,文化之皮焉附?

贵州屯堡一叶飘零,却令人庆幸,如同承载往事的孤舟逃过历史浪潮冲击的波涛,使后人能穿越了数百年的时光捕捉积弱帝国的军垦遗存。夹缝中漫长的生存和坚持,无疑和战争无关,恐怕在帝国灭亡前夜,屯堡就放弃了战争,那些与军事有关的一切,日积月累成了习惯,成了生活方式。若不,大清入关,吴三桂的铁骑早把区区屯堡荡平!若不,康熙与吴三桂的对决,屯堡岂能偏安一隅……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唐朝十大名臣 - 天天要闻

唐朝十大名臣

房玄龄:房玄龄是唐朝初期的杰出政治家,与杜如晦并称为“房杜”。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并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担任重要官职,负责综合处理朝政,并参与了《晋书》的编纂工作。房玄龄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谋远虑,为贞观之治的开创做出了巨大贡献。
冈比亚总统贾梅:自吹横扫欧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国 - 天天要闻

冈比亚总统贾梅:自吹横扫欧洲吊打北美,2000人遏制中国

1994年7月22日,叶海亚·贾梅中尉率部发动武装政变,杀进班珠尔占领总统府建立了军政府,冈比亚从此进入了比离谱更离谱的“贾梅时代”。抛开立场谈人生,贾梅也绝对算得上是个成功人士,毕竟29岁就能当上国家元首的年轻人真的不多。贾梅出生于196
悄悄创下历史新高后,海底捞换帅了 - 天天要闻

悄悄创下历史新高后,海底捞换帅了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6月21日,海底捞发布公告,自今年7月1日起,杨利娟将正式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和CEO的职位。在海底捞工作24年的苟轶群将接替杨利娟成为海底捞新CEO。 同....
西游记:被误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点 - 天天要闻

西游记:被误解最深的十大人物特点

由于影视剧影响深远,加之洪荒网文的广为流传,使得很多朋友对《西游记》原著中的一些人物设定存在认知偏差,论及此类,愚以为当以下列十大人物为最。10:白骨精白骨精大概是最被电影神化的人物,一度被塑造成碾压取经团队的强悍存在。
【深度】是什么把宁德时代逼上了“896” - 天天要闻

【深度】是什么把宁德时代逼上了“896”

界面新闻记者 | 庄键界面新闻编辑 | 张慧晚上9点,位于宁德市蕉城区漳港路2号的宁德时代(300750.SZ)科技大楼,依旧灯火通明。9点过后,才有员工开始从大门处陆续走出。数辆晚班通勤班车停在路边,用于接送员工从办公区返回宁德市中心的住处。印有“奋斗者班车”的蓝底白字标牌,挂在班车前的挡风玻璃上,格外醒目。这家全球...
痛悼!南通籍医学大家逝世 - 天天要闻

痛悼!南通籍医学大家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眼科公共卫生学奠基人,眼科教育家,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原主任赵家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6月23日10时44分逝世,享年79岁。
明查|这是中国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证据?假 - 天天要闻

明查|这是中国古代酷刑“骸骨斑斑”的证据?假

点击进入澎湃新闻全球事实核查中心速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使用所谓显示“中国古代酷刑下骸骨斑斑”的图片,实际是西周晚期一辆青铜轮牙马车遗迹及4匹成年公马的遗骸,并非人类骨骼。考古证据表明,这辆马车是西周贵族的仪仗用车,而非作战用的战车。-  报道中引用的生物考古学研究通过分析两例东周时期下肢被截肢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