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2022年07月02日07:40:16 历史 1952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史记》一书内容丰富,记载了从黄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中间的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里面很多内容,都作为我们参考古代历史的资料和依据,文学家鲁迅一度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但是这本书更多的是偏向文学性质,如司马迁自己所说,是“成一家之言”,所以中间有很多说法都带有他自己的主观性,比如他曾在两方面不主观描写秦始皇,经过证明,实在是他自己个人主观的抹黑,全被后世推翻。那么,你知道抹黑的内容是哪两方面吗?他为何又抹黑秦始皇呢?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来路不正,赵政嬴政

要是说到中国古代史书的内容记载,秦始皇绝对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因为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开天辟地的,前朝绝无仅有的,比如他结束了几百年一直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一统六国中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又比如他建立秦朝后,做出了书同文、车同轨以及政治上三公九卿制改革等等,所以被称为“始皇”。

秦始皇所做的功绩,后世自然是认可也无法磨灭的,但是他在当上秦国国君之前,经历是十分坎坷的,而且因为他的这段坎坷经历,让他的身份一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嬴政一开始不姓嬴,而叫赵政,这与当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在历史的舞台上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实力强大的国家就会要求弱小的国家送质子到其他国家去,目的就是威胁小国不敢轻举妄动。

在秦国登上唱天下戏的舞台之前,它是比较弱的,因此当时的秦国公子嬴异人,也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赵国为质。在这里,他娶了一个女子,唤为“赵姬”。此女子是商人吕不韦府上的歌姬,和嬴异人在一起之后,生下了嬴政。本来嬴政这样的身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司马迁却在《史记》中做了这样一番描述,让大家一直误会嬴政的身份问题。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第六》中记载道:“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这句话说的是嬴异人喜欢吕不韦的歌姬,然后娶了,就生下了始皇。看似客观,实际上模棱两可,很多人都以为赵姬在嫁给嬴异人的时候,就已经有身孕。

而在《吕不韦列传》中,司马迁又是这样记载的,“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姬自匿有身,至大期至,生子政。”这段话写得更为明显,就说吕不韦在把赵姬送给嬴异人之前,赵姬就已经有身孕了。所以这么一说来,赵姬的孩子其实不是嬴异人的,而是吕不韦的。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很多人在读了司马迁的《史记》后,都觉得嬴政在赵国的时候,虽然为讨好赵国而姓赵,但是他本身就应该姓赵,因为他不是嬴异人的儿子,也就是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这么认为。

但是古代的“大期”通常指的是十个月或者十二个月,若是赵姬在被送给嬴异人之前就怀孕,那是绝对不会撑到十个月或者十二个月才出生的,所以现代生物日期上的矛盾,证明嬴政就是秦庄襄王嬴异人的儿子,司马迁在史记里面的言论具有误导性,但是他明知,却不加已查证,抹黑了秦始皇。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品行低劣,辱娥皇女英

除了身份上的污蔑之外,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证明秦始皇个人品质的事情,也有一定的误导性。书中记载,秦始皇第二次巡游的时候,路过湘江时,遭遇大风而几次都不能过,于是十分生气地问左右之人,湘江的神是谁?左右之人答之,是舜的妻子娥皇女英。

秦始皇听了十分生气,于是“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让三千多人砍伐湘江边的树木,将湘江边涂成赭色,也就是古代囚犯穿的衣服颜色,表示将上古君主舜之妻娥皇女英贬为囚犯。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描写,直接将秦始皇贬为小气不容于人的小人,但在秦史中关于秦始皇的记载却并不是这样。《岳麓书院秦简(五)》中写了:“秦始皇登临湘山……望骆翠山以南,树木见亦美,其皆禁勿伐。”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见这里的树木风光十分秀美,便下令好好保护这里,不准随意砍伐。这跟司马迁喊三千人砍伐的描写截然相反,由此可见,这次他的记载又抹黑了秦始皇。

“污蔑”原因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描写秦始皇,到底是秉持着什么样的心态呢?他为何这么讨厌秦始皇呢?毕竟在《史记》中,他描写西周周文王和周武王,态度又截然相反,尽是夸赞之词。

其实,在他的《史记》中也揭露了真实的原因。书中,他这样记载:“秦王怀贪鄙之心……禁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学过初中历史的都知道,秦始皇实行的是法家主张,曾经实行过后人诟病的措施——焚书坑儒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司马迁恰好是奉行儒家思想的,那么秦始皇所做的伤害儒家的事情,他自然就要给予批驳的态度了,而西周的文王武王,以儒家的“礼”来治国,那是儒家思想发扬光辉的时刻,司马迁自然多加赞美。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各家说各话,秉承的思想不一样。

结语

史书本应该客观地记载史实,但是有人的地方注定就有江湖,圣人也有自己的私心,而且前朝人死如灯灭,后人功过评说,自然管不到了。司马迁不过是因为没有活到秦始皇的时代,所以才如此模棱两可地参杂自己的个人主观态度在里面。

司马迁抹黑秦始皇的两件事,现在全被推翻,原因值得深思 - 天天要闻

由此可见,即便是历史正书,也可能存在不实的地方,因此不可全部相信书籍,要学会秉持质疑精神,毕竟权威有时候也是错的,我们只有质疑问题,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与真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 天天要闻

“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中新网新疆哈密6月15日电 (陶拴科)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历史学者、文化专家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左宗棠的精神价值、历史贡献展开深入探讨。15日,“左宗棠与新疆”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哈密市举办。
韩国:朝鲜“修墙”! - 天天要闻

韩国:朝鲜“修墙”!

点击上方“CCTV4” 关注我们!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上修建隔离墙。韩国政府认为,上周朝鲜军人越界事件可能与此有关。韩媒:朝方正在军事分界线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据KBS电视台15日报道,韩国政府发现,朝鲜正在军事分界线的东侧、西侧和中间地段同时施工,建造隔离墙。韩方此前曾通...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 天天要闻

我国有座城市,是被侵略者命名的,为何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改呢?

在东北城市里,大连无疑是一个别样的存在。这里位于东北的最南边,是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有轨电车未曾中断过的城市,有数不清的广场。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连是著名的浪漫海滨之城、无拥堵城市、时尚之都、足球之城,以及海鲜之城。其实,大连的历史并不长,确切地说,大连实际上是被近代史上那...
南都现场直击:大鹏所城城墙坍塌部分为1984年重建 - 天天要闻

南都现场直击:大鹏所城城墙坍塌部分为1984年重建

南都讯 记者曾海城 谢宇野6月15日下午,深圳大鹏新区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受连续强降雨影响,深圳知名古城——大鹏所城南门东侧城墙发生小范围坍塌,目前景区已临时关闭,文物专家正评估坍塌情况,南都记者从大鹏新区古城博物馆了解到,坍塌部分为城墙
邵雍晚来得子,写诗寄予厚望,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 天天要闻

邵雍晚来得子,写诗寄予厚望,语重心长,感人至深

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前言:“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仕途坎坷,所以他希望儿子大智若愚,人生顺遂。“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父爱如山,陆游勉励儿子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郦道元一生写尽山水,为何因水尽而亡? - 天天要闻

郦道元一生写尽山水,为何因水尽而亡?

提起郦道元,大家似乎只能想起他写了《水经注》,好像是个地理学家兼文学家,其余就不知道了。其实,郦道元是个典型的六边形战士。除了地理和文学,他还擅长军事和历史,不仅文武双全,还是百姓和朝廷都公认的好官。咱们从《水经注》开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