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的“无奈”——接班人

2022年07月01日09:01:11 历史 1219

秦始皇有一个谜让人不解,那就是他为什么不立皇后和太子?这个谜史书不见记载,再加上由于时代久远的原因关于秦代的史料比较少,因此这个谜无人能解,大家往往只能猜测。

秦皇的“无奈”——接班人 - 天天要闻

秦始皇

由于这个谜无人能解,这给了影视剧编剧提供了机会,如张丰毅主演的电视剧《秦始皇》,虚构了秦始皇与一个女子黎姜的故事,给出秦始皇不立皇后的理由,即因为爱情,这自然不能让人信服。

秦皇的“无奈”——接班人 - 天天要闻

由于秦始皇为立皇后和太子,为后来的沙丘政变埋下伏笔,因为沙丘政变导致昏庸的胡亥上台,直接导致了秦朝的灭亡。当然由于《史记》作者司马迁距离秦朝灭亡有一定距离,再加上沙丘政变的真相只有三人知道,即李斯赵高和胡亥,这三个人已死,因此他们到底有没有改诏书没人知道,但作者司马迁处事严谨、再加上他距离秦朝最近,因此我们应该相信他,不然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圈子。


秦皇的“无奈”——接班人 - 天天要闻

神话里的扶苏公子

关于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不得而知,但他为什么不立太子?可以推测

笔者推测秦始皇不立太子的原因可能是秦始皇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理由如下:

扶苏并无帝王之才

很多人抱怨如果扶苏继位可能秦朝不会灭亡,但事实上从扶苏的表现来看,他并无帝王之才。如:沙丘政变后,扶苏有蒙恬兄弟及其手下重兵支持、可以依靠枪杆子夺取政权,赵高下旨让他自裁,蒙恬曾表示怀疑,可扶苏不听蒙恬苦谏,伤心自杀。试想一下,如果扶苏有后来的明成祖朱棣和雍正皇帝的谋略的话,即使秦始皇不传位给他,依靠手中的军队仍然可以夺取帝位,继位以后努力做个好皇帝就行了,不用在乎别人议论。可扶苏却不辩真假、不听忠言、选择自杀,可见他是一个缺少谋略、性格软弱、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人,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这样的人根本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秦始皇又怎么敢迅速立他为太子呢?有些影视题材就猜测秦始皇发配扶苏参军有历练的可能,笔者认为可能有道理。

秦始皇的理想

从秦始皇后来统一六国以后的表现来看,他的理想是想巩固大一统, 因此实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驰道……他希望这些巩固大一统的努力能够使自己的子孙能喝后来的日本天皇一样万年一系,他做这些是为了造福子孙,竟然为了子孙用心良苦,那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接班人能是一个能够完成自己遗愿的人。

秦始皇焚书坑儒,扶苏因反对却被秦始皇发配边疆,有可能是秦始皇觉得扶苏不懂自己、不是自己合适的接班人人选,但自己又没有选择 只好将扶苏发配边疆历练、慢慢培养他。

从秦始皇发配扶苏到最后又立扶苏称帝来看,秦始皇可能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但又无法选择,就像后来乾隆传位嘉庆一样。

秦始皇的儿子史书中记载的只有两个,胡亥和扶苏,其他皇子不见记载。秦二世胡亥性格残暴、扶苏性格过于柔弱……都不是合格的储君,其他皇子不见记载也有可能才干不突出,令人费解。

从后来历史发展来看,后来的子婴有谋略,应该是皇帝的合适人选,只可惜当时秦的气数已尽、子婴也是无力回天。关于子婴的身份,存在争议,史记三种说法,但很多学者认为应该是秦始皇的兄弟,这应该也能证明秦始皇没有合适的接班人人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