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2022年06月30日04:46:18 历史 1810

1999年11月4日,对广东警方来说是个大日子。

这天广东缉毒干警跟踪谭晓琳贩毒团伙成员,来到广东某地的一处仓库。

缉毒干警确定,这个仓库里一定装着大案件。

谭晓琳不是一般的毒贩,他原是四川乐至人,1992年移居缅甸娶了缅甸毒枭的女儿后,他发展成了缅甸毒王,拥有一支二百七十人全副美式装备的私人武装。

警方经过严密布控,确保万无一失后,直接冲进仓库对毒贩实施抓捕。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陈炳锡

此次抓捕过程很顺利,几名毒贩还来不及反抗,便被大批干警牢牢地控制住了。

经过检查后,警方在仓库里查获238斤海洛因,如此多的毒品,这已经超出了大案的范畴。

正当此次案件的几名指挥人员因缴获大批毒品而高兴的时候,另一个消息传来了——在仓库深处,还隐藏着“一山”毒品。

这个“一山”并不是夸张的说法,当缉毒干警将这些毒品从暗处搬出来后,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了。

初步测量,仓库堆放的冰毒在十吨以上。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冰毒

即便把当时全世界每年缴获的冰毒堆放在一起,和这里的冰毒比,也不过像是三岁小孩站在壮汉面前。

这不是大案,这是惊天大案!

那一天在考验广东缉毒干警的心脏承受力,接下来还有更令人震惊的事。

案情重大,缉毒干警在现场第一时间对被捕人员进行审讯。一个叫罗建光的犯罪嫌疑人为了保命,主动交代冰毒全部属于一个叫陈炳锡的毒枭,而冰毒都是由陈炳锡的合伙人刘招华制作。

从仓库里海量冰毒中任意抽选出样品,品相全都“冰清玉洁”,纯度达到顶级。

不管比质量还是比数量,美剧《绝命毒师》中的天才制毒师,在这个叫刘招华的制毒师面前,都如荧火一般微弱不堪。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罗建光交代,陈炳锡和刘招华都还住在广州不同的酒店里,酒店地址和房间号他也交代了个干干净净。

罗建光是陈炳锡贩毒团伙负责出货的头目,可以算是团伙的三号人物,要是不帮警方抓到一、二号人物,他肯定难逃一死,他坦白的积极性怎么能不高呢。

事不宜迟,警方要在陈炳锡和刘招华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抓住这两条“鲸鱼,便衣警察迅速赶往犯罪嫌疑人住的酒店实施抓捕。

刘招华住在广州某酒店八楼的房间,便衣警察赶到时,他不在房间。便衣警察只能布控蹲守,但刘招华却一直没有出现。

此时,广州警方配合缉捕,在出城路口和市内不少路段设卡检查,但也没有发现刘招华和陈炳锡的踪影。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警方很困惑,照理说抓捕行动迅捷不应该是这样的结果,难道抓捕走漏了风声?

抓捕刘招华的便衣警察把酒店的监控调出来,想要查清刘招华出入酒店的行踪。结果这一看监控,直接让便衣警察们懊恼不已。

原来,在监控画面里,有个男人和便衣警察在一起等电梯,电梯到了后,他们都同时进了电梯。

便衣警察先按下八楼键,那个男人紧跟着按下七楼键,到七楼后那人在便衣警察眼皮下走出电梯。而这个人正是刘招华。

等到刘招华归案后,他交代的逃脱全过程,和他在逃时的经历,更是颠覆不少人对“逃犯”二字的认知。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1999年毒品仓库被查获的前一天,陈炳锡、刘招华、罗建光三人,还在酒店房间里开“董事会”,商谈利润分配问题。

那天没有谈完,三人决定第二天在陈炳锡的房间里继续谈。

按照约定,罗建光第二天上午十点半开车来接刘招华,刘招华等到十一点半,没有等来罗建光,倒等来陈炳锡的电话,说有急事赶快出来见他。

和刘招华一见面,陈炳锡就告诉他罗建光被捕了,然后给了他两张新电话卡和一万元现金的跑路费,另外还给了他一个香港某银行的账户,方便以后转款给他。

陈炳锡建议刘招华逃到国外,说刘招华的技术在东南亚可以吃遍天。

他拿出一张写着十三个手机号的硬纸片交给刘招华,告诉刘招华这些都是他的号码,出国后可以用这些号码和他联系。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刘招华没有多说他的想法,大难临头各自飞,他心中自有打算。两人分手后,陈炳锡立即逃亡。刘招华决定先回酒店取装着二十万元现金和毒品材料清单的箱子。

按照罗建光被捕的时间算,他觉得警方没有那么快找到他的酒店,他“艺高人胆大”要杀个回马枪。

不过一到酒店电梯间,刘招华就识别出等电梯的几个人是便衣警察,等看到便衣警察按下八楼键,他确定便衣警察是来抓他。

不动声色逃离酒店后,刘招华知道这个时候坐车离开广州风险很大,可是他在广州没有“安全屋”,呆在广州风险更大,又必须尽快离开广州。

于是刘招华买了辆自行车,用骑游踏青的速度,慢悠悠地骑出了警方的包围圈。

从上述事件来看,刘招华此人的反侦察能力和个人心理素质,绝对要比普通人强上很多。而这些都是他曾经当警察时,学习到的东西。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刘招华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当警察,他读书时数理化成绩很好,化学是他的最爱,他曾经还得过福建省中学化学竞赛二等奖。

不过化学天赋没有成就刘招华的学业坦途,反而暗中在给他修筑一条不归路。

他十二岁那年,做豆腐生意的父亲去世,家里的经济陷入困境。读到高二,母亲的艰辛让他再也看不下去,他不顾母亲反对选择放弃学业,去和哥哥学汽修贴补家用。

和哥哥关系处不好,才让刘招华参军后来又当上了警察。

1983年,刘招华应征入伍,到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当兵。要说刘招华走正途,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人才。

当兵不到两年,他就被选送到武警福州指挥学校后勤专业学习。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的奖状

武警指挥学校毕业就能转干当军官,普通士兵转干难度不知比高考大多少,不是综合素质特别优秀想都不要想。进入武警指挥学校时刘招华刚满二十岁,称得上是少年得志。

1987年,刘招华毕业,顺利当上了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正排职助理员。不到半年,他调任武警福州边防支队平潭县大队屿头派出所正排职干事,还当上了代理司务长,升职前景一片光明。

可是这个时期一个叫陈道中的台湾人,勾起了刘招华对另外一种生活的向往。

陈道中不简单,曾当过台北地检署副署长。地检署就是大陆的检察院,和刘招华任职的边防派出所也算业务对口。

不过陈道中早就“不务正业”,他很欣赏刘招华,刘招华也对他有几分崇拜,两人常相谈甚欢,刘招华最喜欢听陈道中讲的,便是冰毒。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冰毒的化学制作方法唤醒了刘招华的化学基因,冰毒在台湾的市场“钱景”,更勾起了刘招华的贪婪。

陈道中这种老江湖,要的就是刘招华的这种反应,火候一到,他就买来一百克原材料,让刘招华在他宾馆的房间里试做冰毒。

初次尝试,刘招华两三个小时就用一百克原料做出了五十克冰毒,即使纯度、品相都不怎么样,可冰毒的效果还是有假包换。

五十克冰毒刘招华都给了陈道中,他期待着陈道中把他带上冰毒的财路。

但不知为何,陈道中并没有将刘招华收入麾下。不过陈道中激发出来的暴富梦想,已经让刘招华在部队待不下去,他此时萌生出了一个想法:“要退伍找赚大钱的财路。”

军官要服役十五年才能退伍,金钱的诱惑让刘招华一天都不想等。他是行动派,心意已决就要马上实施。

于是他故意贪污让人发现,并因此事顺利退伍。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退伍后刘招华被分到福安市人民法院当法警。他在法院工作积极,很会来事,立过一次三等功,还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凭着这些资本,刘招华被法院调去搞招商引资。这下刘招华算是找到了暴富的机会,1991年他和一名台湾商人合作,在赛江边承租了十五亩地,开起的塑料加工厂

刘招华不是要做实业,塑料加工厂加工的是进口塑料废品,借着进口废品塑料,再利用他的关系,走私汽车和龙骨酒就给他带来了滚滚暴利。

不到两年,刘招华就成了当地的大老板,法院院长坐桑塔纳,他一个法院一般职员,却拥有三辆丰田皇冠豪车。

为了避嫌,他干脆辞了法院的工作,无可非议地做起了富豪。

可惜好景不长,刚从法院辞职,国家就出台了严格控制废弃塑料进口的政策。进口废塑料的渠道被堵,给刘招华带来暴利的走私货也进不来了。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和冰毒好像有种孽缘,就在他人生彷徨的时候,一个叫陈文印的社会人出现在他面前,一个劲唆使他出资贩卖冰毒。

陈文印说起冰毒在台湾、日本的市场情况,比陈道中几年前说的还要火爆。

刘招华没有和陈道中做成冰毒生意,本来就心有不甘,现在听陈文印一说,马上就燃起了做毒枭的“雄心”。

刘招华有资金,陈文印有进货渠道和销路,冰毒生意可是说做就做。不过刘招华并不想做转手毒贩,他相信凭自己的化学天赋,一定可以做出一流冰毒。

自产自销一来利润大得多,二来减少环节更安全,还有货源也不受制于人,这些账刘招华心里清清楚楚。

他没有马上杀入冰毒市场,而是投入四十万,沉下心来搞“科研”。冰毒的一种原材料已经被国家严控,他需要更新冰毒的配方,让冰毒生产能够规模化,并减少暴露的风险。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陈文印(左)

新配方刘招华凭自己的化学天赋研制了出来,不过成品颗粒泛黄,像泥水结的冰,一看就没有卖相。

这种化学成果让痴迷于化学的刘招华很不满意,他高中化学水平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他就想到请真正的高手来帮忙解决。

喜欢化学,刘招华自然了解化学界有哪些高人。1996年,他以生产减肥药为名,请西安交大一名化学教授,为他解决冰毒的色泽问题。

他的化学知识,还是能让他在这位教授面前蒙混过关,以为他真的是在研制减肥药。

得到教授的点拨,刘招华可以制作出极品冰毒了。当年五月,他在原来的厂房里,一口气生产出二十公斤冰毒。

他先给了陈文印一公斤去台湾试销。在军警界和司法界的经历,让刘招华更清楚,销往台湾比在大陆销售安全得多。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陈文印说他有销往台湾的渠道,其实是在骗刘招华,他把一公斤冰毒卖给福建本地毒贩后,向刘招华谎称,冰毒一拿到台湾就卖掉了。

于是刘招华又给了他十一公斤,并再次嘱咐他一定不能在大陆卖。

陈文印对刘招华虚与委蛇,照样在福建销售,结果落入了法网。

知道陈文印被捕,一开始刘招华很从容,他了解利益中的人性,只要陈文印不死,就不会招出他这个可以帮大忙的人。

陈文印案宣判的那天,刘招华就坐在旁听席上,怎么判陈文印,决定刘招华会不会暴露。当刘招华听到陈文印被判死刑时,他知道他必须当逃犯了。

刘招华通缉令下来的时候,他人已经到了海南。那时候科技远不如现在发达,一张假身份证就可以帮刘招华藏身。

而且他拼命地吃,一下子胖了几十斤。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可以无视通缉令上的照片,放心大胆四处招摇。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

一年之后,完成塑身的刘招华来到普宁,面见毒枭陈炳锡,毛遂自荐要帮陈炳锡制作冰毒。

他一展示制毒技艺,就让陈炳锡欣喜若狂,把他视为至宝,还和他结为兄弟。

两人商定,资金、销售等都由陈炳锡包揽,刘招华只负责冰毒原料采购和制作,利润两人平分。

陈炳锡先把冰毒生产基地设在普宁乡下,由于生产冰毒的有毒废水,毒死了旁边鱼塘的鱼,招来村里人的干涉,陈炳锡又把生产基地搬到遥远的银川

刘招华的生产进度很快,他生产的冰毒,成本不仅比以前的冰毒低,纯度和卖相也可以碾压以前的冰毒,整个东南亚的冰毒市场,很快就被他生产的冰毒垄断。

到1999年10月,刘招华一共生产了31吨冰毒,要不是陈炳锡市场开拓没有跟上,让他停产,他的产量还可以大幅提升。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陈炳锡

1999年11月4日,广东警方突击毒品仓库,和之后顺藤摸瓜查获的12.36吨冰毒,只是陈炳锡从银川运往广东销售的部分冰毒。

刘招华这次制毒到手利润1600万元,账面上还有超过两亿元的收入,获得这些收入他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他无法无天的贪婪,也让他再次暴露在警方的视线中。

酒店逃脱后刘招华骑行三个小时到了天河,然后乘车来到福建武夷山市他一个老婆家中。

刘招华逃离福安后,他的原配心灰意冷出家为尼,他逃到海南又找了个陈姓女人,和陈炳锡制毒期间,经常陪他的是一个叫李晓菁的女人。

刘招华和他的“老三”来到上海,取走了账户中的存款。然后跑到他从未到过的青岛。他早就想好用这种策略来摆脱警方的追捕。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李晓菁

这次犯下滔天巨案,刘招华在青岛办了个“李森青”的假身份证,开了家有十台投注机的福彩店。

在青岛,刘招华还给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系捐了四十万元做科研经费,也许海洋生物药用物质提取的课题,又触发了他对化学的兴趣。

一段时间过后,刘招华觉得风头过了,就跑到桂林操作一个暴利项目。这次刘招华要做长线投资,种植可提取抗癌特效药紫杉醇的红豆杉。

紫杉醇的利润远超毒品,又是合法生意,提取还符合刘招华对化学爱好,所以他干得很投入,全国各地到处跑,去采集植物标本和学习技术。

刘招华这时极其自负,他还在桂林抓了三个小偷,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上电视上报纸,丝毫不怕被警方发现。谁会想到一个国内的重案逃犯,居然在国内过着这样的生活。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不愿隐身,和他过去的经历有关。他法院的同事评价他能说会道、为人处世很上道,格斗特别厉害。他觉得他这种人,哪怕成了逃犯都应该活得“闪亮”。

论智商论情商,刘招华表面上都有骄傲的资本。不过他是典型的聪明反被聪明误,即使他的化学天赋得到发展,他过分自以为是的天性,也极有可能把他带到坑里。

士兵转干、法院任职,这些机会都不比大学毕业差,可他还是自己选择了犯罪的道路,这说明家世贫寒放弃学业,并不是他犯罪的原因。

2004年 11月,对刘招华等五名犯罪嫌疑人,悬赏二十万元的A级通缉令,出现在中央电视台上。

这回警方有了他发胖后的清晰照片,电视播放通缉令时,他正和合作伙伴一边谈事情一边看通缉令,合作伙伴诧异的目光看向他,要不是他显得很淡定,合作伙伴第一时间就报警了。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刘招华的通缉令

这回刘招华不敢招摇了,开始了真正的逃亡。他带着一个手下逃到临桂县一个废弃的雷达站,警方围捕过来时,他已经离开。

辗转逃回福安老家,刘招华藏在一个偏僻的老屋里,很快就被警方发现了踪迹。几十名特警围捕而至,刘招华再也没有脱逃的机会。

2005年3月5日,刘招华落入法网,4年后在广州被执行死刑,结束了他这魔幻又罪恶的一生。

广东警方缉毒,为缴获238斤海洛因而激动,结果发现还有10吨冰毒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