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建突然受西方重视,“基建狂魔”走出去,中国制造新王牌

2022年06月29日20:44:15 历史 1551

如果不是2022年的6月26号,在德国举行的G7会议,西方国家想搞全球基础建设和投资伙伴关系计划。我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中国基建、一带一路原来已经这么强大了。


这事可就有意思了,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由于发展的比较早,所以前些年根本就看不上制造行业跟基建行业。一心的想要搞钱,重点把心思都放在了金融行业上面。

咱们中国改革开放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确实比西方国家起步晚了很多。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的是红红火火。可是由于制造业门槛比较低,只要价格够便宜,确实容易被印度和东南亚地区给挖墙脚。


而改革开放这40年以来,中国基建干活速度快,质量又好,专利及科技含量现在又极高。在全世界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叫做极简狂魔。


朋友们是否还记得前几年印度的高铁订单,原本是跟咱们中国谈的业务。可是在2016年的时候却把订单签到了日本。当时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这是咱们中国高铁海外订单的一次失利,白白便宜了日本。

可当年印度招标的时候,开出来的条件确实比较有个性。大致意思就是,谁在印度建高铁,要垫资80%左右,而且基本上不能要利息,还款时间也要拉长到几十年。并且还要按照印度的建设标准,用大量的印度工人来建造高铁。


意思就是,建设方要自己垫资,而且还是低息贷款,并且钱要过几十年才能还,还要帮印度解决就业问题,质量标准自己也控制不住,这活干不好还得砸招牌。

最终在2016年的时候,日本凭着自己国内新干线的建设资历,跟印度愉快的签下了这项高铁订单。总长大概是五百零几公里,预计完成时间是2023年。

但现在日本开始吐槽了。由于印度的钉子户太多,又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再加上2022年俄乌冲突的问题,导致日本的日元大幅度贬值。结果造成这500多公里的高铁项目,才完成了十几公里。全段完成时间已经推迟到了2028年以后。而且曾经预计1.6万亿日元就能完成的项目,已经涨到了3万亿日元。而


日本抢中国基建的单子可不仅仅是这一件。在2014年的时候,越南其实有一座跨海大桥,也是因为日本报价更低拿到了修建的订单。可是在2017年的时候,这座大桥通车仅仅三天就塌了。这可把日本基建的招牌给砸的不轻。


在2021年印度用时40年建设成的北阿坎德邦水电站,开闸放水仅仅4秒钟就被冲垮了,而且还造成了几十人的死亡和100多人的失踪,这个项目也是日本在印度建设的。最终这个项目,印度发表声明,说是因为老鼠洞太多造成的事故。但是日本基建这些年在国际上的口碑是直线下降。


包括美国,法国等很多西方国家也是曾经的基建狂魔,可为什么现在都害怕中国基建了呢?因为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都在搞基建,而且是大基建。整个中国基本上就成了一个大工地。


青藏铁路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等多个基建类的世界奇观,都建的很完美。中国基建在海外一直也在不断的拿订单。2006年,中国拿下了阿尔及利亚,高速公路最难建设路段的订单之后。无论从公路规划,到建设速度再到质量标准,全都完美的交出来满分成绩。中国基建狂魔的名气,在海外是一炮打响。综合实力直接碾压全球任何一个老牌的基建强国。


以前咱们中国基建主要的海外建设对象大多都是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可最近这些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不仅仅争先与中国基建企业合作。大基现在建转战海外市场,这也是咱们中国特有的优势。

中国基建突然受西方重视,“基建狂魔”走出去,中国制造新王牌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闻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和亲政策引言在东方大国历ShiShang,金朝是一个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在金朝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中,和亲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当时ZhengQuan对外交战略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