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楚国又是如何亡羊补牢的

2022年06月01日14:41:29 历史 1937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年),白起攻克楚国巫郡、黔中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的合理推测会是:白起继续在楚国扩大战果,一路咬着楚顷襄王不放,不给楚顷襄王任何喘息之机,这样一来,也许就会像乐毅伐齐那样,三下五除二就把楚国全境收归己有了。

但是,事情竟然并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第二年,也就是周赧王三十九年(前276年),《资治通鉴》一共记载了以下这3件事:

(1)白起伐魏,夺取两城。

(2)楚顷襄王在楚国东部收拾余部,汇集了一支十几万人规模的军队,向西发动反击,夺回了江南十五邑。

(3)新上任的魏安厘王封弟弟魏无忌信陵君。“战国四公子”当中的第三位就这样登上历史舞台了。

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楚国又是如何亡羊补牢的 - 天天要闻

那么问题来了: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呢?

按说魏国正值政权交替,秦国趁乱出兵也算合理,但在楚国这边,前年吞下了一个南郡,去年吞下了一个黔中郡,接连这两口吞得实在太大,要么先好好消化一下,要么就趁势扩大战果,怎么都不该节外生枝去打魏国啊,结果给了楚国喘息之机,被楚国反咬一口。

白起当然不傻,为什么会让事情这样发展呢?

白起确实有他的道理。我们先看楚顷襄王这条线。

郢都失陷之后,楚顷襄王一路向着东北方向狂奔,在城阳短暂落脚,随即安顿在陈城。

陈城的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已经属于黄河流域了。当时的陈城交通便利,水路和陆路都很通达,是一个富庶的地方。楚顷襄王既然迁都到了陈城,按照楚国的规矩,陈城从此就被称为陈郢了。

战国策》有记载说,当楚顷襄王落脚在城阳,马上就到陈城的时候,狼狈不堪之下,不禁想起了一个叫庄辛的人。当初庄辛批评楚顷襄王骄奢淫逸,说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就离亡国不远了。庄辛说完这番话就去了赵国,采取隔岸观火的明哲态度,结果仅仅5个月之后,白起就到楚国摧枯拉朽来了。

楚顷襄王念及5个月前的这段往事,赶紧派人请庄辛回来,求他老人家出主意。

庄辛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谚语:‘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我们今天还在常用的成语“亡羊补牢”就是这么来的。前半句“见兔而顾犬”,寓意和“亡羊而补牢”是一样的,说的是看见兔子出现了才去召唤猎狗,虽然有点晚,但总比不做的好。

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楚国又是如何亡羊补牢的 - 天天要闻

庄辛还发了一段很长的议论,阐释居安思危的道理,说得楚顷襄王变颜变色,浑身颤抖,于是封庄辛为阳陵君,随后就抖擞精神,收复了淮北失地。

那么问题来了:楚顷襄王从做出反省到派人去赵国迎回庄辛老先生,使者这一去,庄辛这一来,回来之后就算马上教得楚顷襄王洗心革面,亡羊补牢,但收拾残局,整顿军队,总是花时间的,白起真能给他们这么多时间吗?

这就能够看出楚国的版图优势了:地盘够大,有条件拉开战略纵深,以空间换时间。

陈城不但远离刚刚被白起攻陷的旧都鄢郢,而且紧邻韩、魏。秦军要想出兵陈城,只有两条路线可选:要么向韩、魏借道,只要韩、魏一翻脸,截断奉军后路,秦军也就有去无回了;要么穿越一片叫作随水西岸的山林溪谷地带,那边既难走,也没得吃。事实上,仅仅在3年之后,当秦国谋划着一举灭楚的时候,楚国使者黄歇正是拿这个理由劝退了秦昭襄王的。

楚顷襄王痛定思痛,马上拿出亡羊补牢的劲头组织抵抗,也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只不过战果到底有哪些,有多大,不同史料的记载并不一致。

刚刚《战国策》说的是收复了淮北失地,《资治通鉴》却说的是收复江南十五邑。《资治通鉴》的说法是从《史记》来的。“江南”这个概念虽然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涵义,但终归是指长江以南,和“淮北”所指的淮水以北差了好远。

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楚国又是如何亡羊补牢的 - 天天要闻

华阳国志》还有记载说,沦陷区的楚人不服奉国统治,暗中联络楚顷襄王,等秦军主力撤走之后,汇集10万大军驱逐秦国守军,恢复故土,不但迎顷襄王回到鄢郢故都,还把巫郡和黔中郡一举光复。

《华阳国志》因为有楚人立场,很可能夸大其词,给楚人脸上贴金了,鄢郢旧都即便真的收复过,肯定也没能保有多久。不过,综合各种史料来看,楚顷襄王确实小小地振作了一下,或多或少收复了一些失地,但迁都陈城这件事无论如何都标志着楚国的没落,小日子从此一天不如一天了。

陈城位于颍水中游,后来到了楚考烈王时代,国都沿着颍水又迁到了东南方向的寿春,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总之楚国每退一步,就意味着秦国又进了一步。

从秦国的战术上看,很可能正是因为楚顷襄王迁都陈城,秦军必须向韩、魏借道才方便谋划伐楚的下一步安排,所以不妨放过楚国,先把韩、魏打服。对于魏国新君魏安厘王来说,秦国这一手不啻于给自己一个下马威。

魏安厘王新君即位,初掌大权,大概很有几分“方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至少总不能王位还没坐热就向秦国认怂吧?硬碰硬的结果,就是丢了两座城邑。但这还不算完,转过年来,周赧王四十年(前275年),穰侯魏冉亲自出手,一年之内两度伐魏。

《资治通鉴》的记载是:魏冉首度伐魏的时候,韩国派暴鸢援魏,结果魏冉大败暴鸢,斩首4万,暴鸢逃进开封,魏国割让8座城邑向秦国求和,但换来的是魏冉的二度伐魏,击败魏军主帅芒卯,攻入北宅(也叫宅阳,位置大约在今天的河南荥阳),魏国又割让了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西南),这才换来停战。

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楚国又是如何亡羊补牢的 - 天天要闻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暴鸢败走的那个开封,并不是今天的开封,而是魏国的开封县,当时叫作启封。今天的开封,在当时叫大梁,是魏国国都。今天我们还能看到当时魏国启封出品的兵刃,铭文里写的就是“启封”,还有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编年记》也记载有秦昭襄王“三十二年攻启封”。

当时的启封县在今天的开封市西南朱仙镇古城村附近,故城遗址还在。看得出启封城的面积虽然不大,不足1平方公里,但城墙又高又宽,拱卫着北边仅仅20多公里外的魏都大梁。

《开封府志》有记载说,启封城是春秋初年郑庄公修建的,名称的涵义是“启拓封疆”,相当于“开疆拓土”。进入汉朝以后,汉景帝名叫刘启,于是出于避讳的考虑,“启封”的“启”就改成了同义词“开”,启封就变成了开封,很可能连带着“启拓”这个词也变成了“开拓”。

到了唐朝,开封县衙从开封城搬到了邻近的汴州城,也就是原先的大梁。五代年间,后梁就直接把汴州改称开封了,而原先的开封城逐渐毁弃。我们今天的开封市,名字就是从这座小城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魏安厘王刚刚即位就遇上了白起和魏冉的连番暴击,又输里子又输面子,要不要从此改变立场,安心给秦国当小弟呢?

魏安厘王何去何从,我们下一讲再谈。

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下期再会!

白起为什么忽然离开楚国,跑去打魏国?楚国又是如何亡羊补牢的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 天天要闻

漳州芗城:抗战老兵后人捐赠红色传家宝

闽南网5月9日讯(通讯员 沈思虹 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在抗战老兵许俊科家中,陈列着金光闪闪的徽章及牌匾,一枚“长江支队南下福建60周年纪念章”镌刻太行太岳精神在八闽绽放的铁血征程,一副“优秀共产党员”牌匾辉映使命荣光。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 天天要闻

红场阅兵推动历史的车轮,有遗憾的和平胜利更珍贵

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的胜利日大阅兵,举世关注。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军事表演。当铁甲洪流碾过克里姆林宫墙下的方石,当军靴铿锵声,震荡着圣瓦西里大教堂的穹顶,这场跨越时空的军事仪式,总在....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 天天要闻

中国在2400米高原建大坝!耗时十年后首次蓄水

位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双江口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高大坝。据相关媒体报道,该水电站已于5月1日开始蓄水,其开发商称,这距离正式投入运行又近了一步。这座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耗资360亿元人民币的项目已耗时近十年,主要用于发电和防洪。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