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2019年12月05日14:15:14 历史 1551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影视剧中常有这样的镜头:某人在饭店吃饭,吃完后随手放下一块碎银子,也不管够不够,需不需要小二找零,直接就走。有些豪气之人,还可能会把一锭元宝形的大银子,赏给小二,或者向小二打探消息。

这样的镜头,在央视水浒、新水浒等影视中也常能看到。事实上,小说中也是这样描述的。

比如王进为了带老母逃亡,就给了李牌一些银子,把他支开;王四替史进送礼给少华山朱武等人,朱武一高兴就赏了十两银子;鲁智深为了帮助金翠莲父女,当场掏出来五两银子,还问史进借了十两银子;柴进为了让林冲使出真本事,更是拿出了二十五两的大银子;吴用去石碣村拉三阮入伙时,给了阮小七一两银子,结果买了生熟牛肉、鸡还有一大瓮酒,连同阮小七欠的钱都还了等。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说过,如果依据历史,水浒中人们基本不可能用到银子,尤其是底层人。因为宋代银子并不多,而且绝大多数都用来作为战争赔款,或者皇帝赏赐大臣了。即便有少量的银子散落在民间,朝廷也会想法收回。

所以,严格来说,处于宋代的水浒中人物,不可能用到银子。当时,市面上流通的,依然是铜钱。

不过,假设水浒中的人们能用到银子,那么银子是什么样呢?真的像影视剧中那样,是元宝形吗?借此问题,来聊聊宋代金银的形制。

宋代之前银子形制

唐代之前,银子并没有固定形制,从唐代开始,银子的形状就固定下来了。当然,这里说的银子,都是官方打造的整银,银锭,碎银子不算,因为碎银子都是为了方便支付而剪的,并不统一。

唐代的银锭主要有三种形制,一种是板形,一种是饼形,一种是船形。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唐代船形银锭

板形银锭多是长方形,有的中间稍窄,两头稍宽,像是官员上朝时拿的笏,所以也称为笏形银锭。饼形银锭,顾名思义就是像圆饼一样的银子。这两种银锭,上面多有铭文,写着用途、人名等。

船形银锭,是因为这种银锭底部平但四边高,最关键的是,两头是高高翘起来的,乍看之下跟船一样,所以才有此名。这种银锭,上面基本都没有铭文。

为什么要把银锭造成船形?因为银子中容易被掺杂质,影响成分,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银子成色越好,颜色越白越亮。两头高高翘起的银锭,很容易辨别有无杂质,如果掺了铜等杂质,颜色就变暗了。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唐代船形银锭

到了宋代时,银锭的形制发生了变化。

宋代银子的形制

宋代的银锭,形制有很多种,北宋时期,银锭基本都是中间细两头宽的束腰板状,而且两头也很平整,不再高高翘起。不过,也有少数的银锭,是中间略有凹陷,或者周边稍微向上翘起。

到了南宋时期,这种形制更明显,不但银锭都是束腰的板状,而且银锭上的铭文都统一了。较之唐朝,银锭铭文不仅有金银匠名,还有金银铺名、金银铺的位置、银子的成色重量、甚至是银锭的性质,比如是京销铤(锭)银等。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今年9月到11月,浙江省博物馆举办过《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展》,我个人去看过,从这些图片也可以看出来,到了南宋时,银锭的形制基本统一。​

尽管银锭的形制一致,但是银锭的单位却很丰富。除了五十两的银锭外,还有二十五两、十二两半、六两甚至更小单位的银锭。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银锭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银锭

这里面,银子的成色值得一说。

水浒中,常提到“花银”。比如,雷横捉了刘唐,晁盖假意认亲,救了刘唐,事后晁盖就送了雷横十两花银。

其实,这里的花银,指的是银子的成色,也就是纯度。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根据《宝货鉴伪》记载,金漆花银的含银量是百分百,浓稠花银是99.9%,茶色银是99.8%,大胡花银是99.7%,簿花银是99.6%,簿花细渗、纸灰花银、细渗银、粗渗银纯度依次递减。到断渗银,则只有98.5%,无渗银更低,只有97.5%。

所以说,花银是纯度最高的银,送别人花银代表了诚意,否则以纯度不高的银子送人,就不太好了。

另外,宋代银锭上还有着明显的蜂窝状小孔或者丝状条纹,这主要是为了方便鉴别真伪,或者鉴定成色。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银锭上的“蜂窝”

宋代银锭之所以会变,主要是因为,唐代的船形银锭不方便携带运输,更不方便收藏,而饼状和板状银锭又太小,所以统一成了平整的束腰板状。

综合来看,如果水浒中的人们能用到银子,只会用这种束腰板状的银子,而不可能用到元宝形的银子,那得到明朝中后期才有。

最后说一下宋代的金子。

影视剧中的金子,与银子一样,基本都是金元宝形。但是,这并不符合历史,宋代的金子也不是元宝形。

水浒里也提到不少次金子,比如蒜条金、黄金、金银等。不过,宋代金子的形制虽多,但并没有蒜条一样的金子。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金锭

有一种金锭,和银锭一样,是中间细两头宽的束腰板状,两头也平整,中间稍有凹陷。这种金锭上面也有人名、铺名、成色等文字,也分五十两、二十五两、十二两半等重量,不过也有十两、八两、三两的金锭。

除了这种形制的金锭,还有块状的金锭,都是长方形。这种金锭中,有一种很薄,像是片状,只有一两重。另有一种长方形的金锭,只有一两的十分之一,换算成今天的重量,只有四克,叫金牌。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金锭

另外,还有一种金页,薄如纸,折成纸张那样,有好几页,所以有此名。

真的像元宝吗?从水浒中好汉用金银,看宋代金银“真面目” - 天天要闻

宋代金页(右侧)

​与银子一样,元宝形制的金子,也要到明朝中后期才出现。所以,即便水浒中的好汉能用得起金子,也不会是元宝形金子,更不是砖形金块,而是束腰板状的金子,或者长方形的金条,或者金页。

当然,水浒的时间虽然是在北宋末年,但由于其成书在明朝中后期,所以书中出现了“宋朝人用明朝金银”的事儿。正因如此,所以影视剧中会出现元宝形金银。

参考资料:《水浒传》《宝货鉴伪》《金银同辉—南宋金银货币精华展》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 天天要闻

【史志论坛】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 ‖程爽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本文载《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志硕果以彭州市为例浅谈地方志人才队伍建设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