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2019年10月14日09:15:13 历史 1045

施琅(1621-1696年),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泉州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学文不成,即弃而去学剑。施琅跟从他的老师学习兵法,各种兵法没有不精通的,并且智勇双全。

施琅十七岁时即从军,为明将总兵郑芝龙(郑成功之父)的部将。每到作战的时候总是身先士卒,屡获战功。后来施琅在郑成功部下任左先锋职,追随郑成功进行抗清斗争。

然而,战功卓著的施琅因为触怒了郑成功,结果父子三人都被郑成功扣押了起来。后来,施琅逃脱,但他的父亲和弟弟均被郑成功杀害。1652年,施琅投降清朝,并立志要打败郑成功,收回宝岛台湾,以报家仇。

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 天天要闻

那么,后代的人们常常要提出一个问题:施琅究竟是背叛了明朝的大汉奸?还是因他最终收复了台湾而变成历史上的爱国大英雄?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判断明末清初之际的历史人物施琅,首先不能站在明朝的立场上,而是要客观地认识到,清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正统的王朝,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会比较客观地分析事情的对错与否。

首先,我们来看看施琅叛变郑成功的大概经过。施琅年轻的时候个性就比较强,常常与脾气相似的郑成功发生冲突。

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成功“舍水就陆”的战略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成功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 天天要闻

次年4月,施琅因为捕杀了一名郑成功的旧将曾德,而这个曾德原来在郑氏军中地位比较高,无论是否有罪,施琅也都无权擅自将其处斩,尤其是郑成功“驰令勿杀”,施琅却悍然不顾,“促令杀之”(《南明史》)。

于是,郑成功盛怒之下,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都投入大牢中。施琅被捕后,在一些亲信部将和当地居民的帮助下逃到大陆。

郑成功获悉施琅已经逃入清方管辖区后,怒不可遏,在七月间将施琅之父、弟全部处斩。施琅得到父亲和弟弟被杀的消息,对郑成功恨之入骨,遂死心塌地投靠清朝,一意同郑氏为敌。

施琅投降清朝之后,为了实现收复台湾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的爱国思想和行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评价:

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 天天要闻

第一,清朝平定“三藩之乱”以后,彼时的郑氏政权已经毫无恢复明室的可能,他们只想保住台湾割据的局面。

因此,郑氏在与清朝的谈判中,多次要求“不剃发,执朝鲜事例”,“称臣纳贡”,“世守台湾”,“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纳贡”。

郑氏的这种设想,从主观上来说,他们未必意识到分裂中国,但是,从客观上看,后果却是不堪设想。

如果清廷同意郑氏的这种要求,那么,台湾这块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就有可能要从此分裂出去了。

康熙二十一年(1681年),清朝在与郑氏政权谈判的过程中,郑经病死,内部陷于彼此争权夺利的局面。这时力主收复台湾的福建总督姚启圣认为,出兵收复台湾的时机已到,因此,他向康熙帝再次奏请进取台湾,并推荐施琅任福建水师提督,此奏很快就得到康熙的同意。

从这个史实我们不难分析出来,清朝用施琅征台,已经不再是民族战争的延续,更不是什么明清两个王朝的对抗(明朝已亡四十多年,即使是南明政权也早已相继结束),此时已经是要么清朝收复台湾,要么就是让台湾从此从中国的领土之上分割出去。

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 天天要闻

第二,当清军攻下澎湖主岛之后,有人向施琅建议:“公与郑氏三世仇,今郑氏斧中鱼、笼中鸟,何不急扑灭之以雪前冤?”

施琅却说:“吾此行上为国、下为民耳。若其衔壁来归,当即赦之,毋苦我父老子弟矣!何私之有与?”

为此,施琅还特别向郑氏手下的人声明:“断不报仇!当日杀吾父兄者已死,与他人不相干。不特台湾人不杀,即郑家肯降,吾亦不杀。今日之事,君事也,吾敢报私怨乎?”

施琅率大军进攻之下,另一方面又对郑氏集团进行招抚,郑氏当家人郑克爽无奈地听从了刘国轩的劝说而选择了投降。

当施琅率清军登台后,主动前去拜祭郑成功之庙,对郑氏父子经营台湾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评价,并称郑氏收复台湾是为国为民尽职的举动,对郑成功毫无怨仇。

祭祀完成之后,施琅哽不成声,热泪纵横。郑氏官兵和台湾百姓也深受感动。赞扬施琅胸襟宽广,能以大局为重。冷静处理公义私怨的关系,远非春秋时期的伍子胥所能比拟。

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 天天要闻

第三,当施琅收回台湾之后,清廷内部竟然还发生了一场对台湾的弃留之争。许多大臣对台湾的历史、地理缺乏认知,他们认为台湾地域狭小,得到了也不会增加多少领土,失去了也不会有多大的损失,因而主张放弃,就连康熙帝也是这么认为的。

在众多主张放弃的大臣中,唯有少数人主张守而不弃,其中就包括施琅。施琅力排众议,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并奏请清廷设官兵镇守。

为此,施琅还专门给康熙写了《恭陈台湾弃留疏》,里面反复陈述了台湾的战略地位重要性,指出台湾是关系到江浙、福建的要害所在,如果弃而不守,必将酿成大祸。

施琅:究竟是背叛明朝的大汉奸?还是爱国的大英雄? - 天天要闻

施琅更可贵的是,他高瞻远瞩地指出,如果放弃台湾不守,无论是荷兰人还是叛徒,随时可能乘机而入,而台湾如果再次被外国侵略者所侵占,到时恐怕后悔都来不及了。最终,在施琅等人的力争下,康熙最终决定对台湾设官治理。

在施琅的故乡福建晋江县施琅纪念馆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这既是对郑成功的赞美,也是对施琅功绩的完美写照。

具体施琅是明朝的汉奸叛徒,还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读到最后的读者朋友们,你是怎么认为的呢?

本文参考自:《中国历史探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 天天要闻

通化市委书记孙简升任吉林省副省长

5月13日下午,吉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人事任免名单,其中决定任命孙简为吉林省副省长。孙简孙简,男,1972年2月出生,江苏无锡人,经济学博士,高级工程师,1994年于北京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5年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6年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 天天要闻

汤和:大明柱石的生存智慧

在洪武三年(1370年)的庆功宴上,朱元璋亲手为汤和斟酒。当酒液注入金杯时,这位曾统率六十万大军北伐的元勋却悄然离席,伏地叩首:"臣年齿已衰,不堪重任,请陛下怜臣老朽。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闻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3日消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李春良(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李春良,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历任中组部地方干部局干部,中组部...
华侨后代跨国来深寻亲  厚厚族谱里找到亲人 - 天天要闻

华侨后代跨国来深寻亲 厚厚族谱里找到亲人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聂贵花 近日,来自马来西亚的廖汉威、英国伦敦的陈润明及其侄女--来自奥地利的陈万玲,三位身处不同国度的观澜华侨后代,怀揣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寻亲的渴望,踏上了回国寻亲之路,其中陈万玲仅持有一张1962年拍摄的奶奶照片。在观澜侨联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血脉相连的亲人,也见证了观澜侨联创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 - 天天要闻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日前涉及历史问题相关言论提问。林剑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给中国和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
史上最牛岳父,3个女婿、2个外孙也是皇帝,曾孙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史上最牛岳父,3个女婿、2个外孙也是皇帝,曾孙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鲜卑贵族用家族血脉编织出一张覆盖三个朝代的权力网络。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国,却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册留下印记,三个女儿先后成为皇后,两个外孙开创盛世王朝,连曾孙都缔造了被后世称颂的治世。他就是被称为“史上最强岳父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 天天要闻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据日本广岛县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3日上午,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广岛市南区的广岛大学霞校区一处拆迁工地,地下发现了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警方已在现场确认到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并在现场周边设置了限制区域。据警方消息,该物体长约90厘米,直径约25厘米。相关方面正在确认该物体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据了解,广岛大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