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希特勒在外貌方面最大的标志性特征,就是他一丝不苟的偏分发型和浓密的小方块胡子。这里抛开发型,我们专门来聊聊他的胡子。
胡子这东西如同身高一样,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遗传。我们首先来看看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这位奥匈帝国时期的奥地利公务员,他的胡子就相当茂盛,这点遗传给了他的儿子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的父亲阿洛伊斯是奥匈帝国的海关官员,这张照片拍摄于约1880年,可以看到他拥有非常茂盛的胡须,留着奥匈帝国当时非常流行的约瑟夫式络腮胡(名称来自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这种络腮胡的特点为下巴部分剃干净)。
有了来自父亲的遗传,希特勒在十几岁时就长起了胡须,并在20岁之前变得非常茂盛。希特勒从小就非常注意外表,对胡须的打理和发型一样,尽心竭力做到精益求精。这也是当时欧洲社会的普遍风气,城镇里的人们认为一名男士保持外表整洁是体面的象征,更是作为一名绅士的基本条件,如果蓬头垢面那是没有教养和粗陋的表现。
■希特勒在16岁左右(大概1905年)的一张自画像,当时他已经留起了胡子。
从那张一战爆发之初的著名“抓拍”照片来看,希特勒在1914年时(25岁)所留的胡子样式已经和后世人们所熟悉的小方块胡子比较类似——留在上嘴唇和鼻子之间的人中位置,只不过还没有修剪成方块状。这符合当时奥匈帝国男子的习惯——年轻男人要么不留胡子,要么在人中位置留胡子,留在人中位置的胡子长长之后便可以造型成八字胡或者牛角胡,而一些年纪较大的男士则喜欢选择约瑟夫式络腮胡,以彰显成熟。
■1914年8月2日在慕尼黑的音乐厅广场,狂热的人群在庆祝一战的爆发。希特勒混迹其中,当时他的胡子留在人中位置。
入伍从军之后,希特勒感觉自己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男人,胡子的式样自然也变为八字胡。但随着欧洲战场毒气战的泛滥,交战各方的官兵需要经常佩戴防毒面具,为了不影响气密效果和方便保命,希特勒的胡子只得修剪变短。
■一战期间留着八字胡的希特勒。
■为了方便佩戴防毒面具,希特勒的胡子在一战当中不得不剪短。
一战结束后,借着德国混乱的政局,希特勒阴差阳错摇身一变成为政界人士,此时他的胡子也变为那标志性的块状胡子。这种胡子叫卫生胡,并不是希特勒的专属,而是当时在德国、日本、美国、苏联等众多国家流行的胡须样式。另外多说一句,有人误把这种胡子叫仁丹胡,这是不对的,仁丹胡就是八字胡。
■1920年代初的希特勒,刚30岁出头,已经留起了标志性的卫生胡。从胡子的浓密程度可见希特勒的毛发非常茂盛,但他从来不留络腮胡。
在上台执政之前,有位女士曾在比较轻松的场合问过希特勒,为什么他要留着块状的卫生胡,在有些人(比如她那种不太懂胡须的女性)看起来有点搞笑。希特勒这样回答:我的胡子是一种显著的特征,是一种辨识度,它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令人过目不忘。
■成为德国总理之后的希特勒,小胡子成为他最具标志性的象征之一。
■方块卫生胡和偏分发型是希特勒的重要标识。
那么,如果希特勒把胡子刮掉或者改变胡子的造型,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战末期德国败局已定,盟军为了预防希特勒改变形象出逃,曾让专业人员设计了几种希特勒可能装扮的造型。图中可见如果将胡型和发型改变后,希特勒就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希特勒了。
■二战末期,盟军设想的希特勒乔装改扮后的形象。
其实不用改变太多胡型和发型,仅仅是将胡子剃掉,希特勒都会大变样,变得我们根本不认识。下面几张图片就是现代网友运用电脑技术,简单将希特勒的胡子P掉后的形象。
■没有胡子才发现,希特勒的嘴唇好薄。
■嗯……你是谁?
■没有了胡子,看起来有点怪怪的。
■胡子不在了,杀气感觉少了好多!
■这位是……呃,有点眼熟,但不认识。
■没有了胡子,即使在大街上面对面走过,估计也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
大家看了后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觉得反差很大,已经不是你印象中的那个希特勒了。所以说,一个人留胡子和不留胡子,在外表和气场上还是很有区别的。希特勒的胡子是他的标识,如果去掉,不仔细看的话,很可能你就会认为这是另外一个人了。
■希特勒有胡子和没有胡子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