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长孙熊永铸:祖父常告诫要自己克服困难,不给政府添麻烦

2021年10月09日21:45:14 历史 1515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摄影记者 萧灏

“至今,老人的音容笑貌宛在,谆谆教诲犹绕耳……”10月9日,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长孙熊永铸谈及祖父,心里依然满是怀念和自豪,他说,从童年时代就受到革命思想熏陶,在他的记忆里,祖父为人正直,勤俭持家,这些优秀品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

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长孙熊永铸:祖父常告诫要自己克服困难,不给政府添麻烦 - 天天要闻

熊永铸

熊秉坤是著名革命义士,1911年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省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9年在武汉病逝。

用剪刀剪掉菜叶子上的虫洞继续吃

熊永铸家住武昌区长湖社区,今年71岁,在他19岁之前,一直和祖父生活在一起。

每每谈及祖父,熊永铸都会陷入沉思,时间飞逝,但记忆依然清晰。

“小时候,祖父对我很严厉,”熊永铸说,在老人的意识里,家风非常重要,比如每餐吃饭前,必须先由长者上桌动碗筷,孩子们才能跟着吃,吃饭的时候,不能漏饭漏菜,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他很节约粮食,如果发现碗里有饭,他会严厉呵斥,要求我重新回桌,把碗里的米粒吃干净。”

尽管当时家里条件不错,但熊秉坤非常节俭。“家里买回的青菜叶子上,有一些被虫子咬过的洞,我准备把叶子揪掉,但被他制止了。”熊永铸说,祖父拿出一把剪刀,把圆洞周围的叶子慢慢地剪掉一圈,这样,大部分叶子被留下来了。

在祖父的严厉管教下,熊永铸的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除了严厉,熊秉坤对熊永铸也有关爱和仁慈的一面,“有一次他去外地开会,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想要个小礼物,没想到他竟记在心上,回来后给了我一个惊喜。”

除了敬畏,他也很膜拜祖父,“他经常参加活动,会见名流,我觉得他知识渊博,很喜欢听他给我讲历史,分析形势。”

1968年冬,熊永铸响应号召,到天门农村下乡,因舍不得离开家人,熊永铸有些伤感,临行前,祖父勉励他:不要哭,好好干,以后肯定有机会回来的。

但是没过多久,熊秉坤重病入院,熊永铸赶回医院照料,1969年5月,熊秉坤临终前曾对熊永铸说,“你爷爷一生都是血气方刚。”意思是,希望孙子以后也要做像他这样的人。

辛亥革命元勋熊秉坤长孙熊永铸:祖父常告诫要自己克服困难,不给政府添麻烦 - 天天要闻

熊永铸讲述祖父事迹

告诫后人自己克服困难,不给政府添麻烦

处理完祖父的后事,熊永铸就返回天门下乡,此后每年清明节和10月10日武昌起义纪念日,他都会去“看一看”祖父,陪他“说说话”。

尽管身居要位,但熊秉坤生前从未以“打响第一枪”的功臣自居,经常教育后人要“坐得稳,站得直,行得正”,“这些教诲,我要在我们家族传承下去,向一代代后人传达。”

1974年,熊永铸返回武汉工作,进入一家企业任职,后来从事管理工作,2005年企业经营情况不好,他便下岗了,他设法在一家民办学校任职,几年后,为照顾年迈的父亲,他就辞职回到家里,和父亲生活在一起。

“有人跟我说:你是熊秉坤的后人,家里有困难你可以找上级呀。”熊永铸说,不少亲友建议他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但熊永铸总是摆摆手婉拒,他说:“自己有困难,我自己想办法克服,祖父经常告诫我们:不能找政府添麻烦。”

熊永铸记得,祖父临终前还特别交代,“到时候找有关部门报个丧,不要提要求。”

熊秉坤说,作为辛亥革命元勋的后人,自己特殊的身份,出门在外也经常是“自带光环”,“别人介绍我时,总会加上一句话:他是武昌起义‘第一枪’熊秉坤的孙子。”熊永铸说,他为祖父感觉到自豪。

熊永铸如今居住的长湖社区,距离祖父当年“打响第一枪”之地相距很近,步行十余分钟便可抵达,他经常走到这里看一看。

2014年,为纪念熊秉坤诞辰130周年,熊永铸参与编撰《共和先声——辛亥武昌首义发难元勋熊秉坤纪念文集》,该书收录了熊秉坤著述和辑录的文章,他经常为游客和青年讲述这段历史,勉励大家担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我非常自豪,相信这一定也是我们的先辈所期望的。”熊永铸说。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 天天要闻

选购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细节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不少好该公墓都建于此,光是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选择十分丰富。当然了,如果要选购的话,还是应当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初次购墓的客户。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 天天要闻

北仓墓地有什么墓地可选

为了便于市民选购和来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个区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国营公墓14家,那么北仓有什么好的墓地可选吗?北仓好几家公墓已经饱和了,但是靠近北仓的两家公墓都是在售状态,这两家分别是天津憩园、西城寝园。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 天天要闻

天津国营公墓发展情况

天津是北京门户,地理位置意义重要,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错的公墓,光国营公墓就有十四家。那么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的当下,国营公墓的发展情况如何呢?天津这14家国营公墓不是全部都对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经饱和了,也就是不再对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紧张了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 天天要闻

捷克古代的红色处女军了解一下

你是否听闻过 “红色处女军” 的故事?这可是一支极为独特的军队,成员皆为未婚处女。9 世纪初,捷克女王丽布施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卫队,其成员均是未婚处女,“红色处女军” 就此诞生。卫队队长普拉斯妲对男人怀有极度的仇视,她只效忠于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