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与毛主席——同住北大的美好时光

2021年10月07日22:13:13 历史 1968

杨开慧与毛主席——同住北大的美好时光 - 天天要闻

1920年正是毛主席与杨开慧在长沙第一师范学习、长身体、追求革命理想,是风华正茂无限浪漫的时期,那时两人常常来到湘江沙滩橘子洲头,岳麓山峦爱晚亭旁,他们畅游交谈,抒发爱国之志和爱人情怀,两个有志青年成双入对,尽情那高山流水层林尽染,此时在他们二人眼中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人生极乐莫过此时。正如毛主席在他的长沙诗词中所描述的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丑。恰同学少年,挥斥方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1918年6月毛主席与杨开慧相识在北京,那时的杨开慧年方十七岁,正是豆蔻年华美丽已极,父亲杨昌济北大校长蔡元培的邀请来到北大担任伦理教授,因此杨开慧举家前来北京,正在此时,曾在长沙师范上学的毛泽东也来到北京,由杨昌济老师介绍自己的得意学生毛泽东,担任了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

杨昌济对自己的学生毛泽东的才华非常欣赏,他说:“毛泽东亦农家也,而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由此可见杨昌济对毛泽东是多么的看重和喜爱。而毛泽东对恩师也充满敬佩与爱戴,毛主席曾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他是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扬我的那篇文章(心之力),杨昌济老师给了我一百分。”

毛主席曾在1936年6月对访问延安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说:“我在北大图是馆做管理员的时候,遇见并爱上了杨开慧,她是我以前老师杨昌济的女儿。”而杨开慧对毛主席更是无比的赏识,杨开慧在她的笔记中写道:“毛泽东以令我芳心暗许,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我也十分爱他。自从听到他的许多事,看了他的许多文章日记,我就爱上了他。一直到他有很多信给我,表示他的爱意。我还是不敢相信我有这样的幸运。”从此两位远离故乡的湘籍学子,都深深地爱着对方。从此在北京大学的末名湖畔,在北京的城墙脚下,在护城河边,在昆明湖畔,到处都留下了两人的浪漫身影。两人在长久的浪漫通信中互称对方“润”和“霞”,由此可见,对方相爱有多深,关系有多蜜。

1920年下半年,毛主席和杨开慧在长沙望麓园举行了简朴的婚礼。毛主席回忆说:“杨开慧依然取消了坐轿、拜堂等繁文缛节。不作俗人之举。这场婚礼只花了6块大洋。朋友们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便饭。大学教授的女儿结婚不坐花轿、不拜堂、不戴凤冠、不披纱,这在长沙城一时传为佳话。”

1921年,共产党“一大”后,毛主席于10月10日回到长沙,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党支部,杨开慧成为该党支部第一批党员,也是中国最早的女共产党员。

湖南省党支部所在地长沙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也是毛主席和杨开慧的婚房,在这里,毛主席和杨开慧共同宣传中国革命和马列主义,共同开展工人、农民、学生运动和反帝爱国运动。毛主席早期的著作考察报告等等,也都凝聚着杨开慧的心血。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 天天要闻

董卓,曾经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 并没有演义中那么无能

董卓,作为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其形象在后世的文学和历史记载中往往被赋予了诸多负面标签。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历史文献,尤其是《后汉书》和《三国志》等史书,可以发现董卓早年的形象与性格并非如《三国演义》中那般单一和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