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党史百年·天天读

2021年10月03日19:19:03 历史 1752

【10月3日】党史百年·天天读 - 天天要闻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宣传普及党的历史知识和理论创新成果,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党史百年·天天读》栏目已正式上线。栏目内容在周村检察微信公众号同步发布,敬请关注。

重要论述


1947年10月3日

关于西兵团的作战方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电。电报指出:你们兵力业已展开于广大地区,现应确定一个月至两个月内,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各纵应划定地境,每纵几个县,从事歼灭境内小股敌军、民团、土匪、保甲,建立政权,实行土改。每县拨出一个营的架子(干部)及一个连的兵力,建立各县武装基干。各纵主力则在自己辖境内往来机动作战,包括破击铁路在内。如一个月至两个月时间不够,还可酌量延长。使敌主力置于无用之地,疲于奔命,而我则于短期内歼灭了敌之爪牙,建立了我之根据地,为不久将来集中兵力作战打下基础。此种工作看似不甚重要,实则具有伟大战略意义。四日,毛泽东又以中央军委名义致电刘邓指出:此种办法可制敌于死命。三日的电报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四卷。


1978年10月3日

邓小平在会见泰国新闻代表团时,谈到农业问题指出:中国总的面貌还是落后的。解放以后,我们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但不能说农业问题已经解决了,或者比较好地解决了,更不能说已经现代化了。概括地说:农业还落后,我们还要努力。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解决农业问题比解决工业问题更难。马克思讲过,农业是基础。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毛主席提出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首先抓农业。我们研究了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为什么它们的工业能够发展,主要是它们的农业有基础。农业解决得不好,要拖工业的后腿。特别像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靠进口粮食解决吃饭问题不行。中国这么大,每个省的情况都不同,一个省那么大,各个地区也不同。我们搞农业,主张每个地区独立思考,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搞农业机械化,这个地区的机械同那个地区的机械不同,有它的地区特点,不然就不适用。所以,现在讲解决农业机械化问题同过去的概念不同。


2013年10月3日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印尼和东盟睦邻友好政策,提出加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他指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血脉相亲。今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和东盟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方愿同印尼和其他东盟国家共同努力,使双方成为兴衰相伴、安危与共、同舟共济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携手建设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这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符合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具有广阔发展空间和巨大发展潜力。他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带来的是发展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愿继续同东盟、同亚洲、同世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机遇。他最后表示,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印尼人民也在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谋求民族崛起。中国和印尼两国有16亿人口,只要两国人民手拉手、心连心,就将汇聚起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巨大力量,创造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共同谱写两国关系发展的崭新篇章,开创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未来,共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2017年10月3日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他在贺信中指出,中国人民大学是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鲜明办学特色,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他强调,当前,党和国家事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希望中国人民大学以建校80周年为新的起点,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弘扬优良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繁荣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党史回眸

1927年

10月3日 毛泽东在宁冈古城文昌宫主持召开有部队营以上干部和宁冈县党的负责人参加的前委扩大会议(即古城会议)。会议历时两天,初步总结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了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落脚点和开展游击战争的问题,认为在井冈山落脚是理想的场所,对原在井冈山的袁文才、王佐两支地方武装要进行团结和改编。


1950年

10月3日凌晨 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就朝鲜战争问题郑重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我们主张和平解决,使朝鲜事件地方化,就是不使美军的侵略行动扩大成为世界性的事件。


1982年

10月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中央党政机关的干部教育经常化、正规化、制度化。1983年4月1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


2013年

10月3日 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对印尼和东盟睦邻友好政策,提出加强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历史瞬间

【10月3日】党史百年·天天读 - 天天要闻

1927年10月3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宁冈县古城,主持召开前委扩大会议,讨论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问题。图为会议旧址。


来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 天天要闻

特大暴雨!或破历史极值!紧急提醒

南方人做好准备!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暴雨、大暴雨范围最大的新一轮降水于昨日(5月27日)夜间开始登场部分地区日雨量或破5月极值!接下来两天将横扫南方大部地区此次降水单日降雨量大局地降雨具有极端性且强降雨落区与上一轮高度重叠致灾风险高,需高度警惕!此轮强降雨究竟有何特点?强度强!暴雨或大暴雨成过程“标配”昨日...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 天天要闻

上海解放76周年,在李白烈士故居共忆“永不消逝的电波”

吴侬软语的评弹、铿锵有力的解说,一同讲述着革命先烈壮烈而感人的故事。今天是上海解放76周年,李白烈士故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波从这里发出”专场活动,以独特的方式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伊始,虹口区黄渡居民区党总支与虹口区评弹协会党支部签署了共建协议,在文化传承、红色教育等方面的合作迈出坚实...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 天天要闻

台媒:赖清德当局强推全台“中正路”改名,蒋万安批“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

【环球网报道】赖清德当局在岛内大搞“去蒋化”,全台的“中正路”酝酿改名。据台湾《联合报》5月27日报道,台“内政部”负责人刘世芳称,希望岛内各县市地方政府推动改名,被台中市长卢秀燕反呛“吃饱太闲”。台北市长蒋万安今日(27日)也批评称,民进党当局“只搞政治,不办正事”,无法苟同。当地民政局长陈永德也说,...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 天天要闻

76年弹痕依旧!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今日重返彭一小区!居民含泪抚摸:感觉特别亲切

就在今天,这座见证上海解放的碉堡“回家”了!5月27日上午,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举行历史见证物回搬暨上海解放76周年纪念活动,欢迎一座见证上海解放烽火岁月的碉堡以及彭浦新村历史纪念浮雕,在历经三年多的保护性迁移后正式回迁原址。“彭浦新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传奇经历、光荣梦想的地方,见证了彭浦新村人民不屈...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 天天要闻

女子遇刺身亡 凶手 “精神分裂” 一审改期

2025 年 5 月 27 日,成都阴雨连绵。备受关注的成都 27 岁女子在家门口遭精神分裂者捅刺身亡案,原定于今天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但庭前会议后,法院决定延期开庭。案件发生于2024 年 6 月 9 日下午 1 点多,在成都市某小区,35 岁的梁某某来到受害人家门口,无故敲门滋扰并对家门吐口水。受害人发现后让母亲通知...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 天天要闻

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侨心筑梦同上“科学报国课”

“侨心筑梦·科学报国”——纪念钱学森归国70周年专题活动,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徐汇区委统战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统战部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广大侨界人士的爱国热情,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激励广大留学人员传承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 天天要闻

古代巨型船只是怎么建造的?

古代巨型船只的建造,不仅是当时技术和智慧的结晶,更承载了时代的雄心壮志,古人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巨大的船只?古代的造船技术远不如今天先进,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古人依靠智慧与创新,建造出了令后世惊叹的巨型船只,那么古代人是如何在条件极为简陋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