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2021年09月04日23:47:06 历史 1841

1947年5月17日,解放战争刚刚开始不久,在热河赤峰却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军的惨案,这就是柴胡栏子事件。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它直接导致冀东军分区代表团22人牺牲,其中有5名还是师级以上的干部。

很多延安的高级领导得知后,都悲愤地感慨:“这真是我党的耻辱!”

毛主席闻之大怒,当即就对东北局下令:一定要让敌人血债血偿!

22军分区骑兵3团5连指导员和连长,以及李中权的警卫员,最后被判处死刑。

身为罪魁祸首的任芳伍,他在战斗的过程中,侥幸逃过了一劫。

1968年年底的一天,土匪齐达榜被释放回来后,组织安排他在农场里进行劳改改造。他在农场里的工作任务是每天赶大车。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齐达榜在一次赶大车的途中,遇到了柴胡栏子事件的元凶之一任芳伍,立马向组织对此人进行了举报。

经调查,这位72岁的老农真的就是被苦苦追查20年的任芳伍,坦白了柴胡栏子事件。

1898年,任芳伍出生于围场县道坝子,他的家境可并非贫困潦倒,恰恰相反,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大地主,家中非常富庶。

也正因为如此,年少的任芳伍拥有着远超普通孩子的成长环境,并且家里人也让他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从通州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围场教书,担任过校长。可以说他当时文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事实证明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实在是毫无关联的。

1947年4月2日至5月14日,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在林西县召开了第一次党代表会议。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会议主题是如何配合东北和华北战略大反攻,钳制和消灭锦西一带国民党13军和93军,以及未来的战略目标。参加会议的共有10个代表团,共有200多名党代表参加,其中冀东代表团由13人组成,加上警卫、通讯员等随行人员,一共有72人。带队的队长是是冀东区组织部长苏林燕,副队长是冀东区政治部主任李中权。

5月16号,翼东代表团离开林西线,开始返回翼东。

此时,为了保障代表团的安全问题,冀察热辽军区又从22军紧急调派了一支70余人的骑兵连护送。

4天后的傍晚,抵达了赤西县境内的柴胡栏子村。村庄仅有30余户人,代表团决定在柴胡栏子宿营。考虑到村子较小,集中宿营困难较大,便决定代表团和工作人员以及警卫班等72人住柴胡栏子村。骑兵连70余人住在距离此地5里地的彩凤营子村,负责警戒东面的赤峰之敌。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5月21日拂晓,一支千人左右的残匪队伍出现在柴胡栏子村,当时天还未亮,岗哨分不清敌我,因代表团一直以为西南方向已被收复,故以为是自己人,便主动发问。

哨兵大声发问:“你们是哪部分的?”

对方没有回答,一枪将哨兵打死。

李中权认为从西南方向来的不会是敌人,于是又问:“你们是哪部分的,不要误会!我们是八路军,冀东开会的。”

这时对方回答:“你们是八路军,我们是九路军”。

一场激烈的遭遇战打响了。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战斗打响后,优势的敌军控制了后山的制高点和各个村口要道。在机枪和迫击炮的掩护下,300多名敌人轮番向据守的院落进攻,来势极其凶猛。由于代表团里只有几个警卫员带着长枪,其余都是手枪,连手榴弹也很少,敌我力量相差悬殊。李中权盼着骑兵连迅速赶来增援,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两次派警卫员去找,回来都说彩凤村不见骑兵连的人。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重伤之下的李中权,生命力顽强,依然和大家拼死奔跑,一口气跑到彩凤村,向老乡打听骑兵连的去向,这才知道,他们听到枪响以后,负责指挥骑兵连指导员贪生怕死,竟然以“敌情不明,不好行动”的借口推搪,置代表团的生死于不顾,自行逃跑,把队伍拉到山里去了。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残余人员奔上东南方向的山梁,继续向东奔跑,发现前方约10里的山梁上出现了骑兵部队,从军装上看是自己人。李中权得救了。

李中权被送进了热中军分区医院养伤,发现从左肩进去的子弹穿透左肺叶尖,距大动脉仅一毫米,果然是生死一线啊。

柴胡栏子遭遇战,历时3个多小时,击毙敌人9人。代表团一行牺牲22人,其中苏林燕、王平民、胡里光、王克如、冀光5人都是师级干部,都是红军时期的老革命,在长期革命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一次牺牲5名师级干部,这在解放战争中,是仅有的一次,也是冀察热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事件。

令人惋惜的是,他们倒在了黎明之前。半个月后,热河全省解放。

担任护卫任务却临阵脱逃的骑兵连指导员王虎庆和连长后来被枪毙,骑兵连排以上干部都受到了处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中权19岁的警卫员也因为贪生怕死丢弃首长自己逃命,后来被执行了战场纪律判处了死刑。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因为这次牺牲了如此多的高级干部,这还是从未见过的,要知道如果他们活下来的话,在后来都是能成为开国将军的。所以这样的事情传开之后,引起的震动可想而知。

毛主席立即下令,一定要让那些人血债血偿。

当时军分区警备二团已经歼灭了大部分敌人,但是还有些头目逃了出去,而且他们又聚集起匪徒,盘踞在各地。

中共冀察热辽分局对其高度重视,集结部队不断寻找些土匪的盘踞地点,并且对制造血案的土匪发起围攻,经20多次作战,最后总算把这些匪人,全部歼灭了,但匪首任芳伍却潜逃了。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直到1948年承德全境都解放以后,任芳伍眼看着见大势已去,便更改姓名,潜伏在承德县漫子沟公社南北营大队,开始“老实”地务农。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齐达榜回到家乡后,任芳伍虽说已经变了一副模样,可他还是迅速认了出来。 

在齐达榜的指认下,已经隐姓埋名十几年的任芳伍,被有关部门抓起来,进行了一次审问。

1947年,5名师级干部被土匪枪杀,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1970年3月,任芳伍因为曾经的历史罪恶,被有关部门执行死刑。随着一声枪响,任芳伍倒在血泊之中,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