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2021年08月31日19:21:03 历史 1950

1943年6月30日,在新海县大赵村召开了八路军冀鲁边区的侦查工作会议,会议由军区副司令员黄骅主持召开。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黄骅让警卫员去到老乡家中借两盏煤油灯,好继续开会。但就在警卫员离开之后不久,就冲进来了十几个穿着蓑衣的人,对着会场一顿开枪,黄骅当场中枪身亡,还有军区司令部参谋主任陆成道、政治部锄奸科长等五人也都牺牲了

这次事件是一次明显的暗杀,影响恶劣,时任115师师长的林彪和罗荣桓知晓之后,立即将这件事情上报到了中央。毛主席知道之后大怒,要求军区和军区党委立即查明事情的真相,揪出凶手,严惩不贷。经过一番调查,终于发现了带头行刺的人员,竟然是冀鲁边军区的手枪队队长冯冠奎,幕后主使则是军区的司令员邢仁甫,两名凶手的身份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邢仁甫为何要残害自己的同胞,这背后究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小议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正题开始之前,新来的朋友被忘了点点关注,既方便回顾往期内容,又不错过之后的精彩内容。

动机不纯,加入我党

邢仁甫出生在河北盐山县旧县镇的一户家庭,在那个封建的旧社会,邢仁甫的父亲曾经当过土匪,在父亲的影响下,邢仁甫也是从小就养成了心狠手辣的做事风格,不择手段。中学毕业之后,邢仁甫去到了军阀马鸿逵的部队,凭借着机灵的头脑,很快就在军队里担任了连参谋一职,在此期间,也是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经验。

但当时在军阀部队里,比较讲究连带关系,邢仁甫因为没有后台,于是此后的仕途也就很难再高升。为此,邢仁甫也是抑郁不得志,没过多久就离开了马鸿逵的部队,另谋高就。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国上下掀起了抗日的热潮。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统一抗战,各个地方的共产党人做出积极响应,纷纷建立地方武装,决心与日寇死战。在这种情况下,赋闲在家的邢仁甫也顺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就不难看出,邢仁甫之所以选择加入共产党,并不是因为有多么崇高的理想,而是在当时环境下的一种投机行为,是实现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

加入共产党之后,在马振华的介绍下,邢仁甫参加了旧县镇的“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军成立大会”。因为邢仁甫之前有着一定的军事经验,很快就被推选为了救国会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开始领导抗日救国军。在1937年救国军被改编成为了“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同样还是由邢仁甫指挥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三十一支队活动在盐山县一带,在这周围有着很多的日伪军队,还有很多的国民党军队和地主土匪等,形势复杂。三十一支队可以说是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夹道生存,但就是这样,在邢仁甫的带领下,三十一支队仍然是打了不少胜仗

1938年1月,在邢仁甫的带领下,三十一支队对盐山城发起了攻击,采用内外呼应的方式,由部队在外面进行佯攻,真正的精锐部队则提前扮成百姓混进了城内,最终里应外合,歼灭了数百名的日军和伪军,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

次年2月,邢仁甫率领部队对无棣县发动了进攻,歼灭了数百名伪军,俘获了伪县长。之后更是乘胜追击,先后收复了庆云县和乐陵县。那段时间,在邢仁甫的带领下,的确是拿下了不少的地方,立下了一定的功绩。也使得三十一支队名声大噪,很多有志青年纷纷想要加入三十一支队,部队规模也是迅速扩张,发展到了三千余人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邢仁甫也凭借着这些功绩被组织提拔为了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六旅旅长,之后又被任命为了冀鲁边区军区司令员。这些职位都可以看出组织对邢仁甫多么的重视。当时教导旅一共有六个,其余五位旅长分别都是少将、中将、上将的头衔。

而邢仁甫作为第六旅的旅长,如果中间没有其他差池,想必在1955年授衔仪式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得到中将的头衔,甚至是上将。但邢仁甫却偏偏没有选择摆在眼前的一条阳光大道,而是背道而驰,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滥用职权,与组织背道而驰

拥有了一定职位的邢仁甫在日常作风上开始腐坏,没有身为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觉悟。邢仁甫本来是有一位妻子的,育有三个子女。但是后来邢仁甫却又看上了一位宣传队的女队员宋魁玲。经常以工作的名义约宋魁玲到自己的住处玩乐,最后甚至是无视纪律,将宋魁玲纳为了自己的小老婆。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在1942年,因为日寇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不断打压,我军进入到了极为艰苦的一个阶段。为了更好地度过难关,中央号召全体军民“咬紧牙关”。广大军民也都是纷纷响应号召,吃穿住行一切从简,就连军区的领导人都是以身作则,省吃俭用。在这种情况下,邢仁甫却将上级的命令置若罔闻,过着奢靡浪费的生活。

他安排工人在新海县海边一个叫做望子岛的地方修建了房屋和工事,想要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安乐窝。在大部队省吃俭用的时候,邢仁甫却安排工人历经一个冬春,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后方基地”,然后带着自己的小老婆住了进去,整天寻欢作乐,对周围的严峻的抗战形势充耳不闻

不仅如此,为了可以满足自己生活上的享受,多次派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到天津为自己采购奢侈品,来讨小老婆的欢心。利用职位之便私吞了3.7万元的公款70万斤的折粮要知道这些粮食和款项,在那个尤为艰难的时候,是可以拯救多少的士兵和百姓,但全都被邢仁甫一行人给挥霍了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邢仁甫根本就是将边区作为了自己的王国,在这里称王称霸,甚至不让上级插手。对于邢仁甫的这种做法,上级也是做出了一定的干涉。先后派出了红军和骨干部队来到了三十一支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但这引起了邢仁甫的不满,认为组织的这一做法是侵占自己的实力,于是从中作梗,安排人员对红军和骨干部队人员进行诽谤、造谣。最终,经过商讨之后,上级决定派遣黄骅来到冀鲁边区担任副司令员。

黄骅曾经跟随红军队伍参加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力出众,是一位作风优良的好干部。生活上也是勤俭节约,因为黄骅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按照组织规定是允许吃“保健菜”的,但是黄骅自始至终都没有吃过,而是选择和战士一样的饭菜。黄骅经常告诫战士们,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疾苦。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在抗战最为艰难的时刻,士兵每人每天的伙食费都不到一角五分钱,即便是这样,黄骅还是带头节省出来一点是一点,用来接济老百姓。黄骅身上有着共产党人应该有的品质和作风,与邢仁甫的奢靡、享受的做派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黄骅根据组织的安排来到冀鲁边军区之后,随即着手开始了工作,将重心放在了队伍的整顿和军事纪律教育上,很快就就在部队和群众中建立了很高的威信。但是这也引起了邢仁甫的不满,认为这是黄骅在分散自己的权利。

于是经常在士兵面前散播一些黄骅的负面言论,不断地挑拨黄骅和地方干部之间的关系,一度形成了对立的局面,想要借此机会来撵走黄骅等人,在冀鲁边军区建立自己的绝对政权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虽然邢仁甫一再的犯错,但是基于邢仁甫之前立下的功绩,组织上也是一直没有放弃邢仁甫1943年,还安排邢仁甫去到了延安党校进行学习。这样一来,邢仁甫军区司令员的位置就交给了黄骅暂时代替

敏感的邢仁甫觉得组织之所以会这样安排,肯定是黄骅在背后搞小动作。对于上级的指示也是一再的推辞,找各种借口来推迟去往延安的时间。殊不知,心狠手辣的邢仁甫在这个时候正在策划一个惊天大阴谋。

一手策划惨案,落网处决

1943年,邢仁甫将自己的亲信杨静侯、刘永生等人召集到了望子岛开会,会议上,邢仁甫说到:“上面安排我去学习,实际上是夺我的权,我不在,到时候你们的处境会更加难看。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黄骅在背后捣鬼。我们不如直接把他干掉,没有他,我们就还和之前一样。”于是在邢仁甫的授意下,一行人开始策划暗杀黄骅的计划。邢仁甫还亲自找到了军区手枪队的冯冠奎,告知要他在开会的时候亲手杀掉黄骅。

冯冠奎在之前本来就当过土匪,后来因为被仇家追杀,来到了边区投奔八路军,当时众人都不同意收留冯冠奎,也是邢仁甫力排众议将冯冠奎留在了部队里。这样看来,也许当时邢仁甫收留冯冠奎就没安什么好心。

1943年7月,边区决定就下一步的计划部署召开一个会议,为了不暴露目标,在众人商议之后,最终将距离党委和军区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也就是大赵村作为了开会的地点。邢仁甫找理由推脱掉了这次会议的出席,并且背后指使冯冠奎带着一行人去到了会议的现场,于是就有了开头描写的一幕,将众多参会的人员都击毙或打伤。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计划得逞之后,冯冠奎就带着人迅速逃离了现场,等到警卫赶到的时候,再加上天色已暗,最终还是没有追上冯冠奎,使得其逃掉了。后来在115师部的指示下,在各个地区张贴了抓捕冯冠奎的告示,说明了冯冠奎犯下的滔天罪行,并动员边区军民,一起齐心协力,将这歹徒缉拿归案。

邢仁甫知道黄骅被刺杀之后,也假惺惺的表示了伤心和悲痛,并且下令有关部门配合工作,要将凶手尽快捉拿归案,为黄骅报仇。其实在邢仁甫的内心,别提有多高兴了,以为自己又可以重新回到在边区一手遮天的日子了

其实在部队内部,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邢仁甫和黄骅的不和已经由来已久,冯冠奎又是邢仁甫一手提拔出来的,平日里就在邢仁甫的庇护下胡作非为,如今冯冠奎将黄骅杀害,很难不联想到这背后的主使是邢仁甫。

十几天过去了,一直没有冯冠奎的消息,案件迟迟没有进展。但是就在这时,115师电台收到了一封电报,署名是冀鲁边军区独立团团长冯鼎平,电报里说到:邢仁甫将他叫到了望子岛,告诉他因为黄骅一直以来排挤地方干部,然后被自己干掉了。并且让自己和他带着队伍投奔日本人或者国民党

冯鼎平是个意志坚定的人,没有被邢仁甫冠冕堂皇的话诱惑,先假装答应了下来,而后随即将这一件事情上报给了师部。因为冀鲁边军区的电台都是在邢仁甫的控制下,冯鼎平只好连夜赶到隔壁的清河军区,发来了这么一封电报。

1943年军区司令叛变,5名高干牺牲,毛主席大怒:一定要血债血偿 - 天天要闻

知道真相的林彪和罗荣桓十分震惊,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下令先稳住邢仁甫,并且随即召开大会商讨抓捕邢仁甫的计划。最终以开会名义将邢仁甫引到了邢家王文,但因为其亲信的通风报信,使得邢仁甫逃回了望子岛。回到岛上之后,邢仁甫表示铁了心要当叛徒,还软禁拷打傅炳翰和李相轩等坚定不为所动之人

最终身败名裂的邢仁甫在1943年投靠了日本人,成为了一名汉奸,在此期间,出卖了我方的无数情报,给我军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直到日寇投降,邢仁甫却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国民党的人员,继续和我军作对。但最终解放战争,我军取得胜利,将这位早就该落网的无耻之徒抓捕归案。

1950年9月7日邢仁甫被判处了死刑从八路军的军区司令员到大叛徒,都是邢仁甫自己咎由自取,组织给了改过的机会,但是毫不珍惜,不知悔改,最终落得被枪毙的结局,实在是可恨!

本期就到这里了,欢迎各位留言讨论,喜欢本期视频的朋友可以点点关注,感谢您的观看,咱们下期再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