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2021年08月30日18:49:03 历史 1510

新中国成立前夕,一则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国旗设计稿的消息传遍大街小巷,谁最终成为了国旗的设计者?在距开国大典不足4天的时候,谁承担起连夜赶制国旗的任务?这是一篇关于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故事。

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这面国旗长460厘米、高338厘米,是由5幅红绸拼接缝制而成的,5颗黄五角星由黄缎制成。红色旗面上一颗大星位于左边,四颗小星位于右边环绕着大星,每颗小星均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这样的设计思路从何而来?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开国大典时毛泽东主席升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1949年7月的一天,一则题为《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的消息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光明日报》等各大报纸上,其中明确提出了国旗的设计要求。


  启事片段:


  “国旗,应注意:(甲)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乙)政权特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丙)形式为长方形,长阔三与二之比,以庄严简洁为主;(丁)色彩以红色为主,可用其他配色。”


征稿的消息很快引起上海一名普通职员曾联松的注意。他擅长书画,也懂得几何构图。怀着对新中国的热爱,曾联松决定试一试。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曾联松


7月的上海,酷热难耐。曾联松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就一头钻进自家阁楼,沉浸在国旗的设计中,几乎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国旗的设计并非易事。简陋闷热的斗室里,时常堆满了废稿和剪碎的彩纸。


功夫不负有心人,设计灵感就在不经意间来了。曾联松的侄子曾浙一回忆说:“偶然的机会,晚上散步,(他)仰望天空看到星星,那个时候正好想到共产党是人民的大救星。按照毛泽东同志当时4个阶级的理论,4颗小星围绕大星,他就引申出来。”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曾联松设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原稿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有了灵感后,曾联松用红黄两色的电光纸剪贴、排布好了国旗图案,将设计图稿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投递给了新政协筹备会。


曾联松在《我是怎样设计五星红旗的》自述文章中写道:“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够热情洋溢地设计国旗?我唯有一句话相告:我爱中国!想到新中国即将诞生,情难自已,遂满怀激情响应号召,不计工拙,投入国旗图案的设计,以表达我对党、对祖国的一片赤忱仰慕之情。”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曾联松与他设计的国旗图案稿


此时,新政协筹备会收到了来自国内外的国旗应征稿件1920件,图案2992幅,投稿者中有艺术家、政治家,还有普通教师、工人、军人、农民。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许多当年的国旗设计稿在国家博物馆展出


这种把国旗交给人民设计的做法,史无前例,也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的决心和气魄。


经过多次讨论、层层遴选,曾联松设计的图案脱颖而出。随后,筹备会审议时,将原设计稿里大五角星中的镰刀和锤子去掉,使国旗图案更加庄严简洁。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举手表决,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


国旗方案公布后,距开国大典仅剩不到4天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内,要将设计图纸上的国旗,变成飘扬在广场上空的旗帜,这个任务,由谁来完成?


9月29日上午,在国营永茂实业公司工作的宋树信,接到北京市委下达的制作国旗任务。在跑遍了多家布料店后,他终于在大栅栏瑞蚨祥找到面料、颜色和质地都适合做旗面的红绸,以及做五角星用的黄绸缎。


找到面料后,宋树信一刻不敢耽搁,拿到缝纫社跟工人们一起连夜缝制国旗。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国旗上隐约能看见拼接缝的痕迹。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李琮:由于当时的印染技术达不到印制大幅面国旗的要求,只能够采用手工缝制。当时北平刚刚解放,物资相对匮乏,瑞蚨祥全店上下盘点库存,最终在一个地下库房里翻出了半匹黄绸缎。黄绸缎一尺多宽,做大五角星的长度不够,所以必须要接一个角尖。上级接到了这个实际情况(的反馈),就经过讨论允许拼接。


就这样,历时一天一夜,9月30日下午1点,长460厘米、高338厘米的新中国第一面国旗诞生了。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日,广播中预告了天安门广场即将举行开国盛典的消息。当天下午,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天安门广场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



伴着激昂高亢的《义勇军进行曲》旋律和54门礼炮齐鸣28响,毛主席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此屹立于世界东方。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鲜艳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历史新篇章的开端,它也将继续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

学史爱党爱国|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从这些工人手中诞生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 天天要闻

河南一中学原党委书记受审,260多名同事旁听!曾借儿子婚宴、母亲丧葬收受下属礼金

据《中国纪检监察报》5月2日消息,近日,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高级中学原党委书记徐卫东受贿案开庭审理。听着被告人的忏悔,参加庭审旁听的260多名昔日同事很受教育。公开简历显示,徐卫东,河南宁陵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央党校大学学历。2024年7月,徐卫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今年1月,徐卫东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 天天要闻

火急火燎韩德洙,悠哉拖戏金文洙,国民力量党统一要凉?

韩国政坛这出大戏,真是越看越过瘾!5月4日,国民力量党刚把金文洙推上第21任总统候选人的宝座,第二天就火急火燎地搞了个“统一推进机构”,摆明要赶紧把前总理韩德洙拉进阵营。可这俩人,一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悠哉得跟度假似的,愣是把党内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