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第一枚金属国徽 在这里诞生

2021年05月09日23:08:10 历史 1319

来源 | 都市现场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删除来源必究

辽宁沈阳,是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石,第一台机床、第一炉钢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等上千个“第一”,都诞生于此。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新中国的第一枚金属国徽也诞生于这里。

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第一枚金属国徽 在这里诞生 - 天天要闻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面对设备和材料奇缺的困难,沈阳立即开展“护厂复工”和“献纳器材”活动,“叫工厂冒起烟来”,成为当时最响亮的时代口号。坐落于沈阳市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里的一件件文物,就记录着那一段不凡岁月,它就是这枚巨大的国徽。

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第一枚金属国徽 在这里诞生 - 天天要闻

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诞生在这里

当时国家把浇筑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铜铝两种金属的熔点相差很大,工人只能站在炉前用肉眼观察,没有脱氧剂,只能用木棒搅拌脱氧,这种情况下,1951年4月份,这枚饱含着工人汗水与智慧的国徽被成功地铸造出来,1951年5月1日,被庄严地悬挂在天安门广场的城楼上。

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第一枚金属国徽 在这里诞生 - 天天要闻

这里生产的机床 上了1960年版两元纸币

新中国第一台机床也诞生于当时的沈阳第一机器厂,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最多的展品,就是各式各样的机床。在我国1960年发行的两元纸币上,正面所印制的图案,就是一位工人在操作机床。图案上印制的就是这台新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普通车床,因为它的性能优异,甚至一度出口到了美国。

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第一枚金属国徽 在这里诞生 - 天天要闻

像这样有故事的展品,在中国工业博物馆里共有四千余件。中国工业的灵魂在这里回响,那就是艰苦奋斗、勇争第一。

理想照耀中国·足迹:第一枚金属国徽 在这里诞生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 天天要闻

精辟:中美之间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

中美关系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当今世界最重磅的双边关系。从1979年建交开始,两国关系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时而平稳,时而刺激,到如今,感觉像是直接冲下了悬崖。有人说,中美之间已经没有回旋余地,唯有征服。这话听起来有点儿吓人,但仔细想想,也不算完全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 天天要闻

葛兆光|把所学所思“传递给别人”——李菁《历史的钟摆》序

一李菁在撒马尔罕旅途中给我写信,让我给她对历史学家的访谈录新书写一篇序文,我其实很犹豫,因为她对我的采访也收在这本书里,这让我很难拿捏序文的分寸。不过,看了书的部分内容之后,我又有些释然,因为这里涉及的学者们,除了较早过世的费正清之外,我和其他人多少都有或近或远的交道。我和傅高义先生见过两面,特别在...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 天天要闻

宗室嵩森:常宁六世孙,27岁中举,40岁中进士,64岁官至尚书

前言:恭亲王常宁,是顺治帝的皇五子,康熙帝的皇弟,可以说在康熙朝是显赫的王公家族。然而,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繁衍,到了清朝中晚期,大多数子孙后代都沦为了闲散宗室,不得不去自谋生路。但是,从常宁的子孙人生来看,通过宗室科举入仕的案例较多,有的位居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 天天要闻

每天涌入5.6万人,日挣333万!开封万岁山上半年营收超6亿,11亿对赌协议稳了?

7月1日晚,河南开封万岁山武侠城交出上半年成绩单——营收超6亿,客流破千万,用一份亮眼的数据宣告“泼天的流量”已成功变现。根据景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其实现综合营收6.04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增长162%。客流量的增长更为迅猛。财报披露,上半年入园人次高达1024.2万,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39.33%。记者根据财报数据...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 天天要闻

王建煊:两年内我会让台湾与大陆统一,绝不向美国军购

提到台湾问题,很多人自然想到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岛内“台独”势力,更有不少人感到疑问,为何台湾地区就没有主张两岸统一的领导人?实际上,在“台独金孙”赖清德上任之前,曾经有一位竞选人提出了两岸和平统一的主张,此人就是台湾地区新党领导人——王建煊。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 天天要闻

广州一棵千年荔枝树时隔4年再次结果!预估树龄1024岁

随着气温攀升,岭南大地处处荔枝飘香。这几天,广州一棵千年古荔为广州最古老的荔枝树,时隔数年后再结硕果,这一罕见的景象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拍照观赏。千年古荔位于广州黄埔玉岩书院,为一级古树,据估测迄今有1024岁,这个年龄对于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广州来说,可谓见证了城市半部的历史,承载着市民对岭南佳果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