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痴男怨女为爱殉情的桥段,例如罗密欧为朱丽叶殉情、祝英台为梁山伯殉情、阿紫为为乔峰殉情等,场面感人至深,不仅让观众涕泪横流。但是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殉葬都是出于自愿的,例如皇帝去世后,就要求妃子宫女等为其殉葬,所以这种殉葬制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陋习。另外,古代陪葬许多嫔妃的尸骨非常奇怪,双腿处于一种掰开的姿势,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活人殉葬制度,源自于六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早期,当时的社会刚刚出现阶级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而诞生了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就在此时诞生。
当权者为了满足自己死后的"
欲望",将奴隶、战俘当作殉葬品,希望在死后也能延续生前的权力和地位。君王死后会把君王生前所享用的一切物品,都送到坟墓中去,其中就包括奴隶、战俘和妃子。考古工作者从已经发掘的古墓中发现,殷墟侯家庄商王大墓中有一百六十四具殉葬者的骸骨,商王妃妇好墓有十六人殉葬,曾侯乙墓有二十一具殉葬者的尸骸,且其全部为年轻女子。
活人殉葬制度在秦始皇死后又迎来一次高峰,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虽然执迷于寻找长生不老之术,但他同时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修建自己的陵墓。始皇去世后,秦二世下令"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后世估算包括工匠在内的殉葬者有数十万人之多,达到历史之最。

直到两汉之后,才有所收敛。不埋活人,便用木俑、陶俑代替。从此以后,以活人殉葬的做法就极为罕见了。改变了令人诟病的活人殉葬制度。汉宣帝时期,仍旧有地方王族保留着古老的人殉思想,赵缪王刘元就逼迫其奴婢一十六人为其陪葬,汉宣帝为了防止其他的王爷们效仿,于是剥夺了他的封地。其次,当时的少数民族有些还保有这种习俗,南越王的墓中就出现了十几人的殉葬者。除此之外汉朝就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活人殉葬现象了。

从汉朝到宋朝的一千多年间,虽然官方禁止活人殉葬,但却未能完全杜绝,民间偶有这种现象的发生。直到元朝建立,殉葬制度在蒙古统治者的推动下再度兴起,而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元朝对殉葬的态度。恢复之前一直被废除的活人殉葬制度在朱元璋死后,更是有多达四十位妃子为其殉葬。
此后的各位明朝皇帝,包括明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景泰帝朱祁钰和各位王爷们都纷纷沿用此制度,活人殉葬在明朝成为了皇族的一种风潮。最后直到明英宗朱祁镇去世前,才因为不忍而将此制度废除。英宗朱祁镇是公认的没有建树的皇帝。可到他临终时,却作出一个决定。从他开始,废除人殉制度。他的继任皇帝明宪宗在临终前也再一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这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
但实际上,这一制度到清朝却没有真正绝迹。清朝著名的殉葬事件发生在清太祖努尔哈赤身上。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病死,令大妃阿巴亥殉葬,“俟吾终,必令殉之”。阿巴亥为了保全几个儿子,盛装自尽,年仅37岁。实际上,除了阿巴亥以外,努尔哈赤生前的4位宫女也一块殉葬了。
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其妃敦达里、安达里殉葬;世祖福临死后,其妃楝鄂氏、傅达里从殉;睿亲王多尔衮死后,侍女吴尔库尼从殉。这说明清初皇室的人殉制曾经非常盛行。
一直到康熙年间,御史朱斐上奏称:“夫以主命责问奴仆,或畏威而不敢不从,或怀德而不忍不从,二者俱不可为训。且好生恶死,人之常情;捐躯轻生,非盛世所宜有。”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康熙正式下诏,明令禁止奴仆随主人殉葬。从此,帝王死后的殉葬制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可以这么说,在历史上,殉葬制度基本上都是和妃子生命绑定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妃子们无论有多么光鲜亮丽,也无论受到多少的宠爱,一旦皇帝驾崩,等待她们就是恐怖的殉葬。

那么被选择殉葬的妃子们有机会逃脱这一命运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皇帝生前挑选的,那么就相当于是列入了圣旨,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命令,不会给你任何的申诉的机会和反抗的借口。
有的记载里甚至还会宣扬为先帝殉葬是一种荣耀这种说法,可见在古代,妇女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人权的。而且被皇帝挑选殉葬的妃子有可能是皇帝生前最喜欢最宠幸的,死后都想要她们继续陪伴,可见在古代被宠幸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活人殉葬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要送去陪葬的人杀死。就像电视剧中一样,赐一杯毒酒或是一尺白绫。对象大多是年轻的女孩子,不管她们如何反抗,奉命而来的人都会想办法逼迫她们了结自己。古籍曾记载道:"当死之日,皆饷于庭,饷撤,俱引升堂,哭声震殿阁。"这些人在下葬之后,会被摆放整齐,双腿并不张开,也不会有什么怪异的姿势。
而另一种方式则更加残忍,那些未曾生育的嫔妃们,会在送葬时被赶入皇陵,然后关闭陵寝大门,不管她们在里面是求救还是哭泣,没有人会理睬她们,直到地宫里的氧气慢慢被耗尽,她们就会痛苦的紧紧地掐住自己的脖子卖力挣扎。死亡在等待着她们,无论她们如何挣扎,既定的命运已经无法逃脱了。在这些女孩子最好的年纪里,她们就被强制结束了这一生,在永无天日的黑暗中和泥土中继续服侍她们的主人。
我们再来回顾一开始提出的问题,就是古代陪葬的妃子们的双腿是分开的,是怎么回事,其实这就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生葬有关。
生葬是一种简单粗暴的陪葬方式,妃嫔们在活着的时候就被装进棺材里,然后直接埋在地宫里,随着空气渐渐地稀薄,活着的人因为呼吸不畅,就会挣扎着想要从密封的棺材里往外爬,这是人求生的一种本能。但是棺材被钉得死死的,就算是个正常的男人都打不开,更别说说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了。在这种情况下,嫔妃们只能在棺材里痛苦地嘶喊,身体也跟着挣命般的挣扎,当双腿用力过度的时候,就会抽搐着分开。当她们彻底死去的时候,血液不再流通,身体就会僵硬,挣扎着的双腿就会呈分开状,也就是大家看到的像是被“掰开”的状态。
 结语无论是生葬还是死葬,都是不人道的,这些嫔妃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可能就没受过多少恩宠,皇帝死后,她们还要被迫殉葬,可以说她们的一生都葬送在皇帝的手里了。由此可见,帝王最是无情,他们只把自己和权利看得最重,女人在他们眼里除了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就再也没有其他的用处了。纵观历史,在封建社会统治时期,女人活着的时候要被三从四德束缚,要被男人压迫,就连生死都不能决定,就连死后也同样被压迫,这就是古代女子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