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2021年04月22日20:36:17 历史 1396

提起《新青年》,就会想起陈独秀,想起五四运动,也会想起陈独秀,陈独秀是青年投身革命的领路人,也是党的其中一个创始人。毛泽东主席曾说:“他与周围的一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

由于陈独秀被追杀,他的几个孩子饱受苦难,其中两个个孩子早年被杀害,唯一的一个女儿也在年轻时病逝,只有陈松年经过重重苦难才存活下来。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一、陈独秀和《新青年》

好多人都知道陈独秀是一个领导人,也是党的主要创始人中的一个,他是个对祖国的革命事业有贡献的人。《新青年》就是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曾在当时呼吁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也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入到了革命运动,陈独秀成了五四运动的推动者。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新青年》这本书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有爱国热忱的年轻人大多都读过这本书,毛主席创办杂志的想法也来源于此。毛泽东主席当时也受到了陈独秀影响,尤其是由他发起的新文化运动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陈独秀同志曾一心为革命事业,多次带领工人起义,对中央早期工作也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由于犯了错误,陈独秀同志曾在1929年被开除党籍。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陈独秀在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时,曾被追杀和拘捕,那他的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受到牵连,必然也会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陈独秀同志)

二、陈松年出生后

陈松年是陈独秀的第三个儿子在安庆出生,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分别是陈延年、陈乔年和陈玉莹。他的哥哥陈延年和陈乔年都在革命中先后被害。在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后,陈松年的生活变得更加凄惨无比。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袁世凯在陈松年三岁时曾扬言要追杀陈独秀及其家人,还要斩草除根。陈松年因得到好心邻居保护才没有被抓。由于陈独秀受到军阀和反动派追杀,很少顾及到孩子的生活。

哥哥陈延年和陈乔年曾靠扛麻袋来养活自己,革命爆发后两人也积极投入了革命,去法国留学,还参加了党组织。

陈延年同志在1927年被国民党无情杀害。第二年,哥哥陈乔年也被国民党杀害。当时陈松年和姐姐陈莹一起去安葬哥哥,国民党反动派连尸体都不允许给他们看,无奈两人只烧了点纸就离开了。由于姐姐陈莹难以接受哥哥惨死的打击,精神失常,卧床不起,不久也去世了,那一年仅28岁。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1932年,陈独秀被蒋介石拘捕。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松年所在的安庆被日寇占领,已经成家的陈松年看到被洗劫一空的家后,不得不离开安庆。

亲人的离世和经历的磨难造就了陈松年隐忍的性格,一家人生活十分艰难。建国后,由于父亲的身份和其它因素,一家人的日子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难上加难,有时候连基本的生活都很难保障。这时候只能靠陈松年当教师,去砖厂干苦力来维持生计。生活虽然艰苦,但是陈松年还是凭一己之力把孩子们送进了大学的校门。

后来,周恩来前去探望过生病的陈独秀,还邀请他回延安,可是陈独秀谢绝了总理的邀请。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病逝。那时的陈松年无力安葬自己的父亲,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直到抗战结束后,才将父亲安葬到安庆,而墓碑上刻的名字是陈乾生。。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陈独秀之墓)

1950年,安庆二中聘请陈松年,由于自己的出身,他经过再三考虑拒绝了这份工作。为了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业,他和妻子去了窑厂工作赚钱。那段时间,陈松年和妻子在窑厂抬过土,还去修过铁路糊过火柴盒,尽力供应自己的孩子完成学业。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陈松年妻子和孩子们)

在生活困难的环境下长大,大女儿和二女儿高中毕业就提出要出来工作帮家里减轻负担,但是陈松年和妻子窦珩光坚决反对他们退学。窦珩光由于常年的积劳成疾,最终不幸逝世。她的离世给陈松年一家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负担。只靠陈松年一个人的工钱,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养活和供应四个孩子读书的。

陈松年害怕孩子们会因为自己的出身问题影响学业,谨慎的陈松年面对困难,也没敢跟党组织反映。

三、主席亲自指示

毛泽东主席是不会对犯过错误的同志赶尽杀绝的,主席曾说陈独秀和李大钊同志一样是起过大作用的人。对陈独秀这个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也是主席的领路人的陈独秀,他家有了困难,中央怎会不管?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1953年,主席因视察工作来到安庆。在陈独秀的家乡,主席很自然地问到陈独秀后人的生活情况,当地的地委书记傅大章告诉主席陈松年就在当地,还提到了他家生活艰难把自己的房子都变卖了。主席当即特批:陈独秀的后人有困难,可以照顾。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毛泽东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回国时都没有被特殊照顾,就连儿媳刘思琪也没有受到任何优待,他当时亲自指示当地部门,要对困难的陈松年一家进行照顾,这对陈松年一家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因为有了主席的指示,当地不敢懈怠,行动迅速,陈松年两个哥哥也被确认为烈士,并颁发了证书。当地给陈松年每月发放30元的生活补贴,还给陈松年安排了一份市文史馆馆员的工作,这笔补贴一直发放到陈松年去世为止。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陈松年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要求重修陈独秀的墓,当地不但给了回复,还提供了 200元的资金支持。 “陈公仲甫字独秀、母高太夫人合葬之墓” 替换了原来的“陈乾生墓”。

1981年,陈独秀墓碑再次被安庆市财政拨款重修,陈独秀的墓碑由安徽黄山画院院长亲自题写,陈独秀的墓也从此重见光明

毛主席特批:陈独秀后人有困难,给予照顾 - 天天要闻

结语:

1990年,陈松年去世。陈松年的一生经历了亲人的离世,还有各种生活的苦难,最终靠着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挺了过来。相信陈家人的后代也会在新中国的大地上继续沿着先祖的足迹前进,珍惜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而继续努力奋斗!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四川人口经历过哪些变迁?

四川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其人口历史经历了很多变迁,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人口变迁事件:1. 史前时期:大量的先民在四川的流域、河谷和山区活动,如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等。2. 古代:自秦汉之后,随着崇山峻岭和江河洪涝所限,四川的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人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 天天要闻

无论男女都应该管住下半身,万一有疏漏,后果必然是祸事临门

在北宋的扬州府有一个叫谢洪的小地主,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在乡下的县城里也算是一个小土豪。谢洪有一个族兄叫谢海,二人关系不错。谢海有一个情人贾氏,而且还是有夫之妇,二人暗中勾搭成奸,这个妇人长的很漂亮,尤其那事让谢海十分迷恋,谢海常常在谢洪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 天天要闻

考场舞弊?后果惊人!揭秘人头落地的真实教训

一桩晚清科场案揭示的清代科举FuBai现象前言科举制度是东方大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选拔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中清代科举制度更是严格而庞大,也是东方大国封建社会的一大特色。在这个看似公平而公正的制度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NeiMu
红楼梦:贾赦为何在国孝家孝期间赏给儿子侍妾? - 天天要闻

红楼梦:贾赦为何在国孝家孝期间赏给儿子侍妾?

#头条创作挑战赛#贾琏在国孝家孝期间偷娶尤二姐,给了王熙凤大做文章的机会,后来即便是王熙凤假装贤惠主动替贾琏接回尤二姐,贾母还是嘱咐让他们一年后再圆房。贾母是经历过很多事的老太太,她知道朝廷的规矩不能违背,至少国孝期间不能娶亲,不能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