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墓不设坟不植树,千年之后才知晓他的目的是这个意思

2021年04月08日23:02:56 历史 1101

京剧脸谱中曹操的形象为奸诈的白脸,这应该是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因为他一生都在谋算,难免落得老奸巨猾的名声,以至于最后因为头疼病去世。曹操就连死后离世都在绞尽脑汁做着谋划,为了不让后世掘他的坟,他命人前前后后挖了共72座坟墓,而且都分布在各个地区七零八落,如此迷惑人的行为相比也只有曹操才能够做得出来。

司马懿墓不设坟不植树,千年之后才知晓他的目的是这个意思 - 天天要闻

但是当我们仔细研究三国历史不难发现,司马懿才是那个老奸巨猾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才笑到了最后,其中他和曹操也有同样的担心,但是他的做法要比曹操高明许多

司马懿墓不设坟不植树,千年之后才知晓他的目的是这个意思 - 天天要闻

司马懿生前立下遗嘱,不许子孙为其扫墓,经过了一千多年时间以后,人们才发现他的老谋深算之处。司马懿离世的时候在河南首阳山中为自己准备了一个陵墓——高原陵,但是和正常的陵墓不同的是,他建造的陵墓不封墓冢,也没有陵墓建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不许在坟前种树,不许设立坟冢,也就是所谓的“不坟不树”,他去世之后,也是身着素衣,身边没有陪葬品,也不许有人与其合葬,这些迹象都表明,司马懿再刻意隐瞒自己陵墓的位置。

司马懿墓不设坟不植树,千年之后才知晓他的目的是这个意思 - 天天要闻

如果在历史评价来说司马懿并非大奸大恶之人,以他生前的身份地位不至于如此低调,根据《礼记》记载司马懿的子孙后代想要为其扫墓祭拜都不可以,他的子孙也都做到了这一点,一直为没有为他扫过墓。人们对此疑惑不已,如果说身着素衣,不带陪葬品,可以勉强理解为一种低调的表现,但是不让后代为其扫墓祭拜,这非常不合理法,正所谓“皇情悼往,礼仪增设”,祭拜祖先是更古不变的真理,司马懿为何如此忌惮,难道他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三国志》的一段话帮助我们找到了答案,“姑姐妹女子之适人皆杀之”,这句话是是他在高平陵之变之后犯下的滔天之罪,因为司马懿诛杀曹爽以及其支党的三族还不罢手,还把本应该在三族之外不应该牵连进来的姑姑、姐妹以及女儿斩尽杀绝,所以司马懿的“不坟不树”是因为做事太绝,害怕仇人挖坟鞭尸,另外,他也害怕有人效仿他发动政变的手法。所以这才是他“不坟不树”如此低调下葬的原因。

司马懿墓不设坟不植树,千年之后才知晓他的目的是这个意思 - 天天要闻

此后,他的陵墓也就自然而然地消失在了首阳山中,晋朝灭亡之后后世更加无人知晓他坟墓的确切位置,可以说从251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人们最终将他的陵墓遗忘在了历史长河中,更别提那些想要掘坟鞭尸报复他的人了。如今就连曹操的真正陵墓都已经挖掘被找到,司马懿却孤独且安静地躺在高原陵中千年不被打扰,至今都没有被找到,不得不说,司马懿真是一个老奸巨猾的滑头,让人不得不佩服。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安徽省文物局称正勘察凤阳鼓楼瓦片脱落情况!台基系文保单位 - 天天要闻

安徽省文物局称正勘察凤阳鼓楼瓦片脱落情况!台基系文保单位

安徽凤阳鼓楼楼宇顶部瓦片部分脱落一事持续引发关注。5月20日,安徽省文物局督查处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安徽省文旅厅多部门已前往现场勘察情况。其表示,虽然鼓楼楼宇不属于文物,但鼓楼台基是文保单位,“我们去现场看看才放心”。至于瓦片掉落是否会对鼓楼台基造成影响,仍有待调查。事发现场。南都此前报道,安徽凤阳县...
美国,任尔东南西北风 - 天天要闻

美国,任尔东南西北风

作者 | 李少威编辑 | 苏米中美两国于日内瓦会谈两日之后,于5月12日发表了联合声明。双方达成共识的程度,远超国际社会预期,给世界经济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40天左右,大起大落。中国始终对世界怀抱善意,愿意为共同的发展去扫除障碍。世界各国看在眼里,也将记在心中。这次会面富于成果,同时所有人都很清楚,如果不是特...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 天天要闻

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逝世,享年94岁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华社原香港分社副社长、深圳市委原副书记秦文俊同志(享受省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8日18时25分在深圳逝世,享年94岁。秦文俊,193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49年7月在武汉中原大学政治学院学习并参加工作,1952年7月加...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 天天要闻

甘于被“围猎”,广东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被开除党籍

据韶州清风消息:日前,经韶关市委批准,韶关市纪委监委对韶关乐昌市政协原主席邬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邬贤有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违背组织原则,在组织函询时不如实说明问题;甘于被“围猎”,将公权力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