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2025年05月16日08:10:11 搞笑 6328

近日

广东多地遇持续强降雨天气

随着大雨逐渐停止

让人毛骨悚然的“大蜗牛”

又又又出现了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社交平台截图

到底有多大?

来看震撼对比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社交平台截图

还有不少人出于好奇

徒手抓了起来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社交平台截图

网友纷纷提醒:

千万别碰!

这是非洲大蜗牛!有毒!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社交平台截图

这些大蜗牛是什么来头?

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

对人体有没有危害?

家中发现了又该怎么办呢?

一起来看

非洲大蜗牛

携带多种致病菌

非洲大蜗牛,又名褐云玛瑙螺,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因其不能在水中存活,一旦下大雨,便会从躲藏处爬出

它喜欢吃农作物、林木、蔬菜和花卉等植物,可危害500多种作物,是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听到外来入侵物种,大家是不是都警惕起来了?那么,如何区分非洲大蜗牛和中国本土的蜗牛呢?研究人员称,通常壳长超过成人三指宽的是非洲大蜗牛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为何雨后大量出现?

非洲大蜗牛平常只敢在草丛中潮湿处活动,到路上可能会干死、晒死。雨后环境潮湿它才敢到处爬。

“杀伤力”极大

一只身上就有上百条寄生虫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王月平介绍,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多种细菌,如绿脓杆菌、沙雷氏菌等,用手去摸可能会引起皮炎、皮肤瘙痒、肿胀等,严重则会入侵人体的免疫系统,出现发热、头疼,最后导致嗜酸性脑膜炎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不仅如此,它们的黏液、粪便里,也携带很多寄生虫和病原菌,尤其是广州管圆线虫,一只非洲大蜗牛身上,可能有上百条这种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会往人体的中枢神经或脑脊液里“钻”,一旦感染,患者会不断发热、头痛,引发脑膜炎,重则危及生命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这么做

容易感染寄生虫

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生食或半生食被感染的螺肉;

伤口、黏膜与被感染的螺密切接触;

食用被感染的螺污染的沙拉、蔬果、水

不过,广州管圆线虫尽管可怕,但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就能远离它:

不食用生螺肉

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非洲大蜗牛的排泄物、黏液、组织;

接触非洲大蜗牛后注意清洁双手

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不慎踩到 及时清洗

非洲大蜗牛一次可产下30到700粒卵,繁殖速度很快,雨后将大量“现身”,如不小心踩到,要及时做好清洗工作。家里被“污染”的蔬菜水果等也必须处理干净。

如在小区发现数量较多的“大蜗牛”,可以找物业公司进行处理,或者找专业的杀虫公司处理。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如在家里发现少数蜗牛,可用家中的食盐处理,蜗牛被撒食盐后,软体部分会融化成水而死亡。注意,清理时请做好防护措施,比如戴上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直接接触诱发感染。

近期

南方的雨会一直连轴转

15日-16日、17日-19日

20日-22日、23日-24日

四轮降雨将无缝衔接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降雨过后

若路遇非洲大蜗牛

不要徒手触摸

也不能当成宠物饲养

更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去尝鲜

不慎接触后

一定要做好清洁

出现异常情况 务必及时就医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综合央视新闻、南方都市报、深圳卫健委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忆往 - 天天要闻

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忆往

1970年5月1日,在“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7天之后的庆祝晚会上,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了发射卫星代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中国航天人的自豪与骄傲,永远镌刻在了航天人的心底。55年弹指一挥间,老一代航天人培
最新:农行取钱去世老人家属已删除相关视频 - 天天要闻

最新:农行取钱去世老人家属已删除相关视频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体佳 谢喜卓)近日,湖南株洲一患病老人在银行取款时死亡,引发社会关注。5月16日老人家属彭先生告诉媒体,目前已与银行达成和解。随后,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彭先生抖音账号上此前发布的内容已消失。公开报道显示,老人侄子彭先生称,经过与银行方面的协商,目前已达成和解。银行方面除了要负责老人的丧...
1人能养4万只?这个“鸭司令”杠杠的! - 天天要闻

1人能养4万只?这个“鸭司令”杠杠的!

鸭子通常临水而居,作为家禽养殖品种之一,其粪便带来的环境污染一直饱受诟病。而位于洋口镇的如东兴洋家禽养殖有限公司一改传统模式,将鸭子“赶上架”,从喂食、捡蛋到粪便处理,养殖流程自动化程度接近100%。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从“一枚蛋”到“一条链”的华丽转身。“一只2斤3两的鸭子,就能产1斤鸭蛋,而且成品合格...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 天天要闻

别碰!别吃!别养!一只就携带100条虫,看到赶紧远离

近日广东多地遇持续强降雨天气随着大雨逐渐停止让人毛骨悚然的“大蜗牛”又又又出现了社交平台截图到底有多大?来看震撼对比▼社交平台截图还有不少人出于好奇徒手抓了起来▼社交平台截图网友纷纷提醒:千万别碰!这是非洲大蜗牛!有毒!社交平台截图这些大蜗牛是什么来头?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家中发...
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 “卡壳” 一方等不到人 一方说不清时间 - 天天要闻

俄乌伊斯坦布尔谈判 “卡壳” 一方等不到人 一方说不清时间

当地时间5月15日,俄乌双方原定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直接谈判再度推迟,谈判是否能顺利举行、何时举行及具体议程仍迷雾重重。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双方时隔三年首次重启面对面谈判,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但双方在程序性议题及核心立场上的分歧,令谈判前景蒙上阴影。 乌方“迟到” 说不清时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5日签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