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青为何不愿葬在韶山?他临终前叮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

2025年02月04日18:20:19 搞笑 9932

2007年,毛主席的次子毛岸青病重,他在病床上说的最多的不是对生命的不舍,而是说:“我想妈妈了!”他反复叮嘱妻子邵华和儿子,不要把自己送回韶山,要把自己葬在妈妈杨开慧身边。

毛岸青为何不愿葬在韶山?他临终前叮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 - 天天要闻

按理说毛岸青葬在祖地韶山或是八宝山是比较合适的,为何他要和妈妈杨开慧葬在一起呢?许多人对此难以理解,其实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毛岸青的成长经历就不难理解,他对妈妈杨开慧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

1901年11月,杨开慧出生在湖南长沙市长沙县,她的父亲是大名鼎鼎的教育家杨昌济,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杨开慧成长为了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的新女性,后来她和青年时代的毛主席相识相恋。

1920年冬,杨开慧和毛主席正式结为夫妻,两人的婚礼没有彩礼和嫁妆,有的是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和默契。1922年,杨开慧入党了,是第二位女党员,同年10月,她为毛主席生下第一个儿子毛岸英。

1923年11月,杨开慧生下了次子毛岸青,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支持毛主席工作。1925年2月,杨开慧和毛主席回到韶山,协助毛主席创办了韶山第一家农民夜学,在她的协助下,韶山建立起了多所农民夜学。

毛岸青为何不愿葬在韶山?他临终前叮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 - 天天要闻

1927年4月,杨开慧生下了第三个孩子毛岸龙,不久后毛主席离开了他们母子,前往湘赣边领导了秋收起义。此后在“白色恐怖”的笼罩下,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们四处漂泊的生活。

有时候杨开慧会“消失”几天,孩子们则被暂时托给友人或是亲戚照顾,从毛岸青记事起,他就对勤劳善良的母亲格外依恋,每次母亲离开后,他最期盼的就是再次见到母亲,每次回来杨开慧都会给孩子们带点小零食。

1930年10月,湖南军阀何键参与“围剿”红军遭受重创,部队损失惨重,何键打不过红军咽不下这口气,就想找毛主席的家属出气。在军阀何键的授意下,特务把杨开慧抓进了长沙陆军监狱。

毛岸青为何不愿葬在韶山?他临终前叮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 - 天天要闻

在狱中敌人对杨开慧进行了5次审讯,遭受酷刑的杨开慧始终坚贞不屈,敌人对她无计可施,最终在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残忍杀害,年仅29岁。当时毛岸青7岁了,他已经能记事了。

当杨开慧的遗体被接回家中时,毛岸青哭得撕心裂肺,他趴在杨开慧的遗体上哭喊着“妈妈”,久久不愿分开。此后毛岸青变得不爱说话了,好在有哥哥毛岸英照顾他,给了他心灵上的慰藉。

后来为了安全考虑,他们三个孩子被送到了上海,交给了一位党内的同志照顾,期间弟弟毛岸龙不幸因病夭折。由于组织人员的撤离,毛岸青和哥哥一度在上海流浪,直到1936年他和哥哥一起被送往苏联。

此后毛岸青在苏联和哥哥相依为命,十几年后哥哥牺牲,再次给了毛岸青沉重的打击,也让他对母亲杨开慧的思念更加浓烈,也成为了他一生的执念。2007年3月,弥留之际的毛岸青仍在念叨着母亲。

毛岸青为何不愿葬在韶山?他临终前叮嘱:把我送到妈妈身边 - 天天要闻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北京病逝,享年84岁。遵照毛岸青的临终遗嘱,2008年年底,妻子邵华带着儿子一起,把毛岸青的骨灰送到了湖南板仓烈士陵园,安葬在杨开慧的身旁,毛岸青终于重新回到了妈妈的怀抱!

搞笑分类资讯推荐

离谱!空姐竟将白葡萄酒提供给3岁小孩,国泰航空最新回应 - 天天要闻

离谱!空姐竟将白葡萄酒提供给3岁小孩,国泰航空最新回应

空姐将白葡萄酒拿给小孩犯错后还没有道歉?近日,有乘客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在4月24日搭乘从香港飞往伦敦的国泰CX255航班途中,乘务员在派餐时将白葡萄酒当做水提供给3岁小孩,由于自己一家三口坐的是商务舱,小孩是单独乘坐,孩子突然告诉妈妈,这杯水好酸后,该名乘客品尝后才发现,所谓的“水”竟然是白葡萄酒。该名...
学生批量退演出服,为什么网友都怒了?|视频评论 - 天天要闻

学生批量退演出服,为什么网友都怒了?|视频评论

“校服变形记”再次上演。沈阳某职校60多名学生集体网购演出服,运动会一结束就组团退货,硬生生把“七天无理由”玩成了“穿完就退款”,导致商家链接被封损失8000元,学生一句“老师让退的”引爆热搜。据最新消息,商户和学校双方已和解,但网友围绕“用完即退”的争议并未消散,因为类似个案时有发生——去年黑龙江一所学...
湖南“淡定哥”驾车冲入鱼塘,双手插兜等救援:我当时害怕极了 - 天天要闻

湖南“淡定哥”驾车冲入鱼塘,双手插兜等救援:我当时害怕极了

5月4日,湖南邵阳洞口县发生惊险一幕,车主谢先生驾车途中因疲劳走神,导致连人带车冲入路边鱼塘,车辆近乎完全没顶。6日,当事人告诉记者,车辆冲进水中那刻他感到非常害怕。车主 谢先生:当时车辆冲下去那一下是真的害怕,因为门打不开,水又在往车里面灌。后来我看车子没有断电,我就把天窗打开从天窗爬出来,然后打电话...
刘邦从小不受父亲待见,他当了皇帝以后,如何对待老父亲? - 天天要闻

刘邦从小不受父亲待见,他当了皇帝以后,如何对待老父亲?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刘邦的崛起堪称传奇。他从沛县一介布衣,最终登上皇帝宝座,开创了西汉王朝。然而,这位“布衣天子”与父亲刘太公的关系,却始终笼罩在复杂的情感与权力纠葛之中。刘邦年少时因游手好闲备受父亲轻视,楚汉战争中又因战略失误导致父亲沦为项羽的人质,甚至在生死
朱元璋年少时,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怎样对待刘德? - 天天要闻

朱元璋年少时,给地主刘德放牛,他当皇帝后怎样对待刘德?

洪武二年(1369年)冬,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銮驾驶入濠州钟离县。道路两侧跪伏的乡民中,一个瑟瑟发抖的老者将额头紧贴冻土——他正是昔日不可一世的地主刘德。三十年前那个被他鞭打、辱骂的放牛娃,如今身披十二章衮服,成了执掌天下的洪武皇帝。当那双绣着金龙的靴子停在他面前
朱升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 天天要闻

朱升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元末乱世,群雄并起。一个布衣儒生的九字箴言,竟成为大明王朝的立国基石;而他看透帝王心术后的急流勇退,更在血色权谋中书写了一段悲怆的生存寓言。朱升,这位被康熙誉为“治隆唐宋”背后的关键谋士,用一生的智慧与隐忍,诠释了何为“谋国易,谋身难”。然而,历史洪流中的个体
龙且有多重要,为什么他一战死,项羽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 天天要闻

龙且有多重要,为什么他一战死,项羽便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楚汉之争的转折点往往被归结于垓下之围与项羽自刎。但若回溯这场浩大战役的脉络,真正让西楚霸王感受到绝望的瞬间,并非十面埋伏的悲歌,而是潍水河畔的一场溃败——龙且战死。这位与项羽情同手足的猛将,为何能牵动整个中原战局的走向?当他的头颅滚落沙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