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2024年03月14日17:45:45 美食 1175

鱼肉作为国人补充营养的来源之一,具有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作为淡水鱼中天花板级别的鳜鱼,更是从古至今都备受追捧。古人曾为其写下“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赞颂。但如今的鳜鱼似乎却遇到了很大的困境,野外也很少有人钓到了,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膘肥体壮又富美名的鳜鱼

鳜鱼长得十分肥硕,肉质也格外鲜美,只要尝过一口鳜鱼肉的人,几乎没有不夸赞的。从古时权贵珍馐到今日百姓桌上必备的美食,鳜鱼的名声可谓是越来越旺。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从体型上看,鳜鱼硕大无比。从外形上看,鳜鱼也极有特点。青灰色的体色上,遍布不规则大小的斑纹,虽看似错落,却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美感。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此外,鳜鱼的背鳍非常发达,坚硬的背鳍几乎蔓延了整个背部,这使得鳜鱼看起来就像披着铠甲的武士一般,气场全开。鳜鱼头部尖小而眼睛硕大,且身型十分紧致流畅,这使得鳜鱼的视野极好,游泳速度也是十分敏捷。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主要栖息在淡水水域中,通常分布在我国东部平原的河流上游,鳜鱼喜欢水草丰茂的水域。鳜鱼性情机警,白天的时候一般会休养生息,而到了晚上的时候,才开始觅食。鳜鱼的游泳能力虽然不弱,但是它们的性情却格外懒散,不喜欢折腾,通常不迁移和徊游。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对于群体生活,鳜鱼更是懒得参加,它们更喜欢独来独往,鳜鱼深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道理,因此,鳜鱼通常自己生活,自己捕猎。等进入了5月至7月的繁殖期之后,佛系的鳜鱼仿佛血脉觉醒一般,积极地给自己找伴侣,当上一段时间的“半路夫妻”,进而顺利繁衍后代。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凶猛性情令其他鱼类闻风丧胆

鳜鱼族群的膘肥体壮不是白来的,它们是彻头彻尾的肉食主义者无肉不欢的鳜鱼,通常以其他中小型鱼类、小虾、小蛙,或者有营养的水生动物为食物,饿极了的鳜鱼,甚至会向其他鱼类的鱼卵、鱼仔下手,有时连自己同类的后代都不放过。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的种种行为使得它们获得了“性情凶猛”的形容词。据了解,鳜鱼也有据很强的攻击性,就算同一水域内的其他鱼类没有招惹到自己,鳜鱼也会主动攻击。鳜鱼暴君般的攻击行为,使得其他弱小的水生物种以及鱼类,命丧其口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因此,就算人类将鳜鱼捕捉起来圈养,也不会轻易将鳜鱼和其他鱼类放在一起生存,不然隔天起来,可能要为无辜的鱼儿们“收尸”了。在野外,鳜鱼同样是如此狠戾,凭借自己的个头大、蛮力强,就“目中无鱼”,将所栖息水域的鱼类攻击、吃食得七零八落。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强悍的繁殖能力,年数越大怀的数量就越多

鳜鱼霸道野蛮也就算了,它们还有令人瞠目结舌的繁殖能力。已达到性成熟的雌性鳜鱼,一次就能产下60万粒鱼卵左右这个数字确实令人震惊,然而,鳜鱼族群还有“炸裂”的现象,那就是相较于其他鱼类更早进入性成熟期。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一般情况下,鳜鱼只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身体发育,进入性成熟期,之后便可以开启“繁殖狂潮”。此外,雌性鳜鱼的生育机能是年数越大,体型越大,其怀卵量就越大。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的繁殖数量还跟品种以及栖息环境相关,就比如生存在黑龙江河流水体中的鳜鱼,其产卵量比较靠前。不管怎么说,鳜鱼都算是早早就抢占生育起跑线的那一类强悍鱼种。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集所有优点于一身的鳜鱼,为何很少被人捕捞到?

如此看来,鳜鱼的生存的确占据了很多优势。那么说来,鳜鱼的野外种群数量应该很多才是,为何现状却格外唏嘘,还有很多钓友抱怨蹲守了好久,钓上鳜鱼的几率寥寥无几。

“鱼中霸王”的鳜鱼,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繁殖能力与生存能力都举世无双的野外鳜鱼,都到哪里去了?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其实,归根说来,鳜鱼野外种群之所以如此稀落的原因,正是因为“成也名声,败也名声”。鳜鱼是穿越古今的名鱼,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鳜鱼都因个体肥硕、肉质鲜美而广受赞誉。

古时的上等鳜鱼,只有少数的达官贵人才能够享用。而到了近现代,鳜鱼的美名已经只增不减,而且群众基础更为广泛了。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美名加上经济价值、市场需求,野生鳜鱼自然难逃人们的手掌心。因此,各种捕捞鳜鱼的行动开始兴盛了起来。过度捕捞是导致野生鳜鱼数量锐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人们不讲武德”的捕捞方式,更是直接重创了野生鳜鱼族群的根基。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据了解,一些人在暴利的诱惑之下,会采用电镀鱼、绝户网等方式捕捞鳜鱼。如此一来,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鳜鱼鱼仔甚至是鱼卵都会被残害。这也导致野生鳜鱼种群数量锐减之后,元气大伤,没有得到该有的恢复。久而久之,人们在野外水体中,就很难寻觅得到鳜鱼的身影。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对于,野外鳜鱼的难以寻觅,也有人认为是由于鳜鱼栖息地锐减的缘故。在工业化的发展下,各种厂房、水利工程拔地而起,或许也对鳜鱼的休养生息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或许是见识了人类的残戾,致使原本只在夜间出行、觅食的鳜鱼,变得愈加谨小慎微。将自己的行踪轨迹加倍隐藏起来,让人们难以寻觅。在与人类长期打交道的岁月里,鳜鱼也逐渐练就了识别人类陷阱的能力,查探到人迹的时候,老早就将自己隐藏得好好的。

淡水鱼的“天花板”鳜鱼,一次产卵60万粒,为何却很少人钓到? - 天天要闻

鳜鱼虽然是“水中暴君”,但在人类急功近利的捕捞面前,根本无济于事。虽然近年来,鳜鱼养殖产业也随着市场的需求拔地而起,但对于喜爱鳜鱼肉的食客来说,养殖的鳜鱼肉,还是差了点意思,感谢您的阅读。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精选27款家常菜肴分享,都是下饭菜,百吃不厌口齿留香,美滋滋 - 天天要闻

精选27款家常菜肴分享,都是下饭菜,百吃不厌口齿留香,美滋滋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中写道:“美食当前,总能有所思,或馋性千娇,食前观察、吃中思想、品后体煨,食为天性,静静地咀嚼,轻轻地回味,非比寻常的韵致。吃食是一种幸福,品味是一种情趣,而透明墨香感受文字中的麻辣咸甜,更是一种快乐。能吃者得到一份暖胃的享
豆豉烧豆腐:这道家常菜竟藏着如此多的惊喜 - 天天要闻

豆豉烧豆腐:这道家常菜竟藏着如此多的惊喜

豆腐,几乎是每个家庭厨房里常备的食材,而豆豉烧豆腐更是让人百吃不厌的经典菜肴。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道菜,从人文特点到烹饪精髓,让你一次性了解个透彻,还能轻松在家复刻出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
豆豉排骨煲:这道香到骨子里的下饭神菜,你绝对不能错过! - 天天要闻

豆豉排骨煲:这道香到骨子里的下饭神菜,你绝对不能错过!

说到豆豉排骨煲,这可是一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经典美食。在美食的世界里,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今天,就让我带你走进豆豉排骨煲的世界,一起感受它的美味与魅力。独特风味,让人回味无穷豆豉排骨煲的风味真是绝了!豆豉的浓郁香味和排骨的鲜
豆瓣鲫鱼:川菜经典,一口鲜香辣,吃出家的味道! - 天天要闻

豆瓣鲫鱼:川菜经典,一口鲜香辣,吃出家的味道!

说到川菜,那可是美食界的“大拿”,而豆瓣鲫鱼更是川菜里的一颗闪耀明珠。这道菜,鲜香辣味十足,鱼肉嫩滑,豆瓣酱的醇厚和鱼的鲜美完美融合,简直是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味。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道豆瓣鲫鱼,保证让你看了就馋得不行。人文特点川菜的魅力在于它
塔可里包裹的不是馅料,而是时光——墨西哥美食的历史记忆 - 天天要闻

塔可里包裹的不是馅料,而是时光——墨西哥美食的历史记忆

作者:张青仁(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墨西哥美食,不仅是视觉与味蕾的盛宴,更是墨西哥文化的生动诠释。作家劳拉·埃斯基维尔毫不掩饰地表达她对墨西哥美食的喜好:“厨房里有着细碎的历史。每一种伟大的美食都是传统的产物。它代表了几代人的
普洱茶茶饼背面都有一个“窝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 天天要闻

普洱茶茶饼背面都有一个“窝心”,你知道为什么吗?

大家都知道,为了运输与结算方便,普洱茶出现了七子饼,一饼357克,7饼为一提,约2.5公斤。那你有没有发现,每个茶饼背面都有个中心凹陷,我们习惯称其为窝心。那它究竟有着什么作用呢?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窝心普洱饼茶,是由散茶经过蒸压定型而成。
上海一人均4千餐厅让食客啃树叶、品尝大象粪便!员工:创始人研究了7年 - 天天要闻

上海一人均4千餐厅让食客啃树叶、品尝大象粪便!员工:创始人研究了7年

近日,上海一人均近4000元的生态融合料理餐厅火了,请食客啃树叶、舔冰块、品尝大象粑粑,还要参观食材展示室、蔬菜温室等。4月8日,餐厅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客人要提前预约,价格为3888元一位,不含酒水,各色菜品通过滑动式桌板传递,其中一道“鲜花插在香粪上”是将大象粑粑消毒干燥碾碎做成甜品。其表示,两位创始人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