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在印度建超级工厂,这事靠谱吗?

新能源产业,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了购买力和自信投资机制。

中国没有如西方国家在蒸汽时代和电力时代及信息化时代垄断产业链顶端那样建立垄断,而是保持开放市场的共生模式。用德国大众的说法是,如果能够占据中国10%的新能源汽车份额,这将是一件很理想的计划。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高度内卷,从卷技术到卷价格,每一个角度入手的新品牌都需要建立自己高质量发展的模式。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中国举行,来自世界五百强的代表对中国市场保持高度热情和自信。

自从2022年12月德国总理舒尔茨带着超级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德国工业巨头巴斯夫西门子等已经在中国启动巨额投资,对中国高质量发展产业链进行布局,这是德国企业家们的价值投资。德国总理舒尔茨宣布将于4月底进行再次访问,这一次的商务代表团规模和规格更大。

德国,法国美国等投资财团在中国高质量发展中布局,这样的战略投资聚焦的主题是中国双碳经济目标,也就是说中国将自己庞大的新能源市场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开放。

当中国新能源产业链进入到高资本和高技术层次,那么我们就需要更广泛的消费市场和投资市场进行扩展。印度越南等新兴的新能源市场,这将是中国资本和技术理想的投资国家。

印度工人

莫迪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特邦等印度改革开放基础比较好的地方来招商引资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于印度想要建立的新能源产业链战略需求,这非常符合特斯拉等资本做大规模投资的计划,对一个世界人口第一的经济体进行布局,在中美经济博弈的档口,这既可以对国际投资人投资风险进行分散,也可以对特斯拉未来成长空间进行推动。

当然,投资印度,建设加州上海那样的超级工厂,这需要商业和市场及政策角度的多维考量,毕竟印度的新能源产业链是零基础,这需要规划产业工人培训和产业链供应保障。

印度智库对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规划保持异议,他们从印度与中国竞争角度分析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先世界,印度要建设自己的新能源产业链就需要从中国那里学习和供应链上进口技术,那么印度就会吃亏了。

我们用理性来分析印度新能源产业发展时会发现,排斥中国成了印度国家制定经济政治目标时的一个必选项目。没有新能源基础沉淀和资本投资布局,印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处于政治策划和经济招商阶段。马斯克代表资本和技术,他与印度发生联系需要一个时机,这个时机的判定拥有实打实的硬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