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经济结构需要高质量,产品与服务更需要高质量

2025年06月09日18:13:04 财经 1959

不仅经济结构需要高质量,产品与服务更需要高质量 - 天天要闻

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研究院

研究员 杜远

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当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乃至提升中国经济总量和国民收入的关键在于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一、公共产品应成为“高质量”表率,引领全社会树立“高质量观”

政府经济在采购上不能一味以低价中标为标准,而应该将质量作为第一标准;同时要改变低质量的消费观。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树立以高质量为核心的“新质量观”是启动这个系统工程的第一步,各级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应率先提升基础设施、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引领全社会树立“新质量观”。

中国完全具备高质量的文化传承、制造能力和产业基础。公元前二世纪修建的“秦直道”是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道路,2000多年后某些路段仍可使用;2018年,我国60%的高速公路在使用10—12年后就需要进行大、中修。对于国民、企业而言,质量不佳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低质量”的逆向示范。

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共产品应先行。从公路到桥梁,从车站到机场,这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国民福祉,也是引领全社会树立“新质量观”的有力抓手。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不应以“低价者得”为主要导向,而应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评判标准体系,让高质量的公共产品服务获得正向反馈,在全社会形成正向示范。

在公共产品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全社会改变“低价低质”的消费惯性和习惯,通过财税补贴、产业政策、舆论宣传等方式,逐步提升国民消费中高质量产品的比重,倡导高质量的消费文化,通过高质量的国民消费倒逼企业产出高质量产品,形成消费端和供给端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

二、产业链龙头应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塑造者,必须摆脱对“低质低成本优势”的路径依赖

中国企业尤其是产业链龙头企业,要彻底改变通过压低供应链价格实现低成本的模式,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推动供应链产业链步入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中央《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原创性研究,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现代产业体系错综复杂,产品质量不仅依赖于出产最终制成品的企业,也高度依赖于供应链。如苹果这样的世界级企业,正是依赖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才得以产出堪称工业艺术品的高质量产品。苹果公司不但为供应商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还为代工厂采购高端设备,帮助推动技术、工艺研发,保证供应商的合理利润,苹果携手产业链打造了持续升级、强强联合的生态。

反观相当一部分中国企业,甚至少数被视为中国制造旗帜的产业链龙头,通过压低零部件报价、不断更换供应链企业,打造出所谓“低成本优势”,甚至形成了路径依赖。从企业个体层面讲这是“竭泽而渔”;从行业生态层面讲,这是行业中不断扩散的“癌症”。在盈亏线上挣扎的供应商不可能产出高质量的零部件,更不可能投入研发推动升级,这样的产业链供应链土壤自然无法产出高质量产品。

未来,中国的产业链龙头必须秉持长期主义,将自身定位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高质量生态的塑造者,携手供应链、产业链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一条已经被证明有效的路径,也是行业领军企业的新使命。

三、“中国制造”应以高质量提升品牌竞争力,切勿重蹈价格战覆辙

参与全球竞争是中国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品牌竞争是产品竞争的高级阶段,提升“中国制造”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竞争力,必须以高质量产品服务为基础,“价格战”只会让中国品牌陷入低价低质的死胡同。

“中国制造”成长发展和“走出去”的过程,大都经历过以“价格战”拓展市场的阶段,低价竞争是当时客观条件下的阶段性选择,且有一定合理性,但对“中国制造”品牌形象的伤害却延续至今。

2000年左右,大批中国摩托车企业进入越南市场,依靠极低的价格一度完胜日本品牌,获得高达80%的市占率,但低价格也透支了中国摩托车的质量,最终失去了市场。如今领先越南白电市场的海尔,仍在使用收购自日本三洋的AQUA品牌,可以说是中国摩托车在品牌竞争中溃败的后遗症。

近20年来,中国企业通过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制造实力大幅提升,品牌竞争力也逐渐增强,近年来“国潮”风起就是最好的证明。但随着宏观经济和外部环境的恶化,一些企业又重回低质低价的老路,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都对自身乃至“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低质量的产品不仅对品牌造成伤害,也会让企业陷入同质化竞争的“红海”,最后往往只能重回价格竞争的老路,因此企业从定位和路径上要坚持以高质量为核心竞争力。

低质低价的竞争下,很难出现真正有品牌价值的企业,低质低价是对品牌建设的危害,无法实现企业向高质量发展,无法实现实体经济向品牌经济高质量升级。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下,“中国制造”应锚定全球领先品牌,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打造“高质量——强品牌”的闭环,通过提升品牌价值占据产业链价值链的高生态位,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解决内外需求不足,高质量既能破“卷”亦能破“局”

低质量必然产生低价,低价必然产生低收入,低收入必然产生低待遇,低待遇必然产生低消费,这已经产生了恶性闭环。

对于企业和行业而言,高质量意味着摆脱过去既有的经营模式,向上开辟出新的市场空间,是破“卷”的关键。对中国经济而言,高质量是助力解决需求不足这一长期顽疾,摆脱当前困局进一步提升经济总量的关键。

近年来,中国企业之所以陷入“内卷”,根本原因在于过往依靠低价生产要素形成的竞争优势已经被挖掘到极致,旧模式下加大投入产生的边际收益持续递减,国民收入依附于企业的财富创造,自然也很难持续提升。与此同时,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长期受总需求不足困扰,内需不足只是外在表现,内在原因之一是中国企业在中高端产品和服务上供给的缺失。

中国有着4亿中等收入群体,无论是苹果,德国的BBA豪华轿车,或是从服饰到珠宝手表这类奢侈品牌,中国市场在其总营收中长期占有20%-30%份额,即使在消费不振的2023年,这些高质量的产品在中国仍有一定增长。中国企业唯有聚焦中高端消费市场,加快产品创新、服务升级、质量改进,才能从低水平的“卷”中跳脱出来,获取向上的成长空间。相应地,国民才能从中国企业的成长中分享更多的价值,宏观经济才有可能破解内需长期不足的问题。

与此同时,构建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高质量产品亦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破局”的关键,这是一个更大也更难的题,需要一整套的系统工程实现,亦涉及到核心技术、标准乃至文化适应性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制造”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设备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体也走在了正确轨道上。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高质量的经济结构,既互为表里也互相促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是高质量经济结构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起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 - 天天要闻

东北为什么能成为“低物价天堂”?

据说有这么一个地方,已经成为00后年轻人心目中的“低物价天堂”。去年,笔者去了一趟东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物价便宜,那一刻我终于感受了一把“点菜自由”。
多省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银电力7月暴涨超60%,华光环能龙虎榜净买入超亿元 - 天天要闻

多省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华银电力7月暴涨超60%,华光环能龙虎榜净买入超亿元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周立图片来源:图虫创意冬炒煤炭夏炒电,亘古不变的投资理念再次应验。7月8日,同花顺APP显示,电力板块(881145.TI)有4只成分股涨停——拓日新能(002218.SZ)、新中港(605162.SH)、华银电力(600744.SH)、华光环能(600475.SH),封板资金达3.25亿元;韶能股份(000601.SZ)、世茂能源
特朗普贸易顾问怒斥鲍威尔:再不降息就将沦为史上最差美联储主席! - 天天要闻

特朗普贸易顾问怒斥鲍威尔:再不降息就将沦为史上最差美联储主席!

拒绝降息的鲍威尔被指六年来第三次出现重大政策失误。纳瓦罗称,若7月会议不降息,他将成为史上最糟糕的美联储主席。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特朗普首席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当地时间周一撰文怒斥鲍威尔,称其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一位美联储主席。全文内容如下。尽管有大...
新能源后市场共克“电池老龄化”难题 - 天天要闻

新能源后市场共克“电池老龄化”难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二手车市场以及陆续脱离8年质保期,由动力电池老龄化引发的消费焦虑也在与日俱增。为此,一些保险公司、行业企业试图通过业务和产品创新,来破解消费者关于动力电池寿命的焦虑。
苏州中院发布悬赏公告,最高赏金超2600万 - 天天要闻

苏州中院发布悬赏公告,最高赏金超2600万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8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悬赏公告,最高赏金超2600万。内容如下: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悬赏公告(2025)苏05执1025号本院在执行申请执行人蒯某与被执行人江苏亿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毛环宇、吴素林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因被执行人江苏亿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毛环宇、吴素林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告:董事长调整!公司资产超5700亿元 - 天天要闻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告:董事长调整!公司资产超5700亿元

7月8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7月4日,根据党中央决定:周治平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福波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网站“集团领导”一栏最新信息显示,周治平已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公告显示,周治平,男,1971年1月生,江西吉水人,研究生...
“转”出新活力 扬帆正当时——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观察 - 天天要闻

“转”出新活力 扬帆正当时——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观察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通过强化创新研发、推进数字化转型、拓展海外市场等途径,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在经济环境变化的风浪中勇敢搏击,沿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创新蝶变。向“新”而行 激活发展动能超低铝合金、硅基钡合金、硅基锶合金……这些形态各异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