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2日清晨,茅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容糟场内引擎轰鸣,满载深褐色酒糟的货车接连驶向各个加工区——作为酱香酒酿造的主要原料,这些完成酿造使命的高粱残渣,将在这里实现资源高价值转化,让每粒高粱完成 “从土里来,到土里去” 的闭环。
该产业园位于遵义市和平(苟江)经济开发区,贵州茅台酒股份公司生产产生的酒糟等酿酒副产物源源不断运到这里,经过专业化处理后变废为宝。

酒糟。
茅台酒酿造产生的废弃物——酒糟,每年高达30万吨,足够铺满200个标准足球场。在茅台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一粒粒酒糟残渣如何实现了再生?
“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中,每生产一吨酱香白酒,就会伴生大约四吨酒糟。”茅台循环产投公司副总经理江友峰介绍,这些长期被视作废弃资源的副产品若处理不当,会对土壤、水体及空气造成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风险隐患。
经过十年技术攻关,该公司成功突破酒糟资源化利用瓶颈,让曾经被视作生态包袱的酒糟转变为有机肥、基酒、生物质沼气、饲料等生态绿色产品。
在有机肥生产车间,翻抛设备正在将发酵槽内的酒糟进行翻抛,加速原料发酵进程;叉车往返穿梭,将成品有机肥精准运送至指定仓储区域,整个生产流程秩序井然。

有机肥生产车间。
记者抓起一把颗粒状的有机肥料放到鼻子下,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味。“酒糟来到车间后,经过预处理、高温发酵、陈化腐熟等十余道工序,才能蜕变为有机肥料。”车间工作人员杨波说。
生产出来的有机肥将去往哪里?
“有机肥将供应茅台五大高粱种植基地。”有机肥车间负责人刘涛说,使用有机肥后的土壤,肥力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高粱品质也得到提升,企业生产的有机肥产品已累计改善100万亩土壤的肥力。
通过“酒糟—有机肥—高粱种植—酿酒”的循环,一粒粒高粱实现了“从土里来,到土里去”的生态闭环之旅。

有机肥料。
依托先进工艺,有机肥项目年产12万吨。项目通过南京国环有机认证,结果显示,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总养分含量等指标均优于行业标准。
在园区的循环经济链条里,酒糟远不止化作有机肥料,从酿酒副产品到多元资源的转化路径,正勾勒出一幅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图景。
在园区贵州尊朋酒业有限公司制酒车间,机器人上甑、自动摘酒、自动化传输等创新工序构成智能生产线,赋予酒糟新的 “生命价值”,成为酿造优质酱香基酒的核心原料。

制酒车间。
取酒后的酒糟仍“使命在肩”,与酿酒产生的高浓度窖底水携手开启另一段转化旅程:通过预处理、厌氧发酵、固液分离、净化提纯等流程,它们共同孕育出生物质沼气。
“园区每年可产1000万方生物质沼气,经转化后通过蒸汽供应反哺酿酒和饲料生产。”生物质沼气项目负责人先阳说,生物质沼气项目是国内唯一一个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实现“酒糟转化生物质沼气”的项目。
而在饲料生产领域,茅台酒糟更展现出多元价值:经专业化处理后,它们化身优质饲料,不仅供应国内反刍动物及水产养殖,更成为贵州黄牛产业集团的重要饲料来源,稳定保障省内 9 个县市区约 6.5 万头贵州黄牛的养殖需求。

优质饲料。
从一粒酒糟的蝶变,到万亩良田的肥沃,茅台循环经济产业园20余项关键技术创新打造了国家级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科学布局“肥、饲、酒、气”等循环经济产业,年处理酿酒副产物30万吨以上,对酒槽、窖泥、曲草等酿酒副产物100%资源化利用,延伸出年产值超9亿元的生态产业链,辐射乡村900余个,惠及超20万农户,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叠加的绿色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林元 张弘弢
编辑 金秋时
二审 谢巍娥
三审 干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