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2025年04月12日19:12:07 财经 1482

季报预披露,悄然开始!

截至2025年4月12日,国内共有144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业绩大幅上升的公司预计有82家。

然而,对比因“低基数效应”而业绩大涨的中远海控胜宏科技北方稀土,“高基数又高增长”的中际旭创显然更吸引人眼球!

需求高增,业绩连爆

2025年第一季度,中际旭创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至17亿,同比增长38.71%至68.44%。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拉长时间线看,中际旭创2020年以来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逐年高增。即使在2023年行业周期下行阶段,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也分别保持了11%、78%的较高增速,这与同期新易盛的“业绩双杀”形成鲜明对比。

2024年,公司更是实现营业收入238.61亿,同比增长122.63%;实现净利润51.71亿,同比增长137.9%。

也就是说,2020年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际旭创的业绩均保持较高速增长,业绩兼具弹性和韧性。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在优秀业绩的托举下,中际旭创的市场地位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16年打入全球光模块厂商TOP10以来,短短7年公司就相继战胜华为海思菲尼萨Finisar)、Coherent等公司,市占率登顶全球第一,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俗话说“顺水行舟,一日千里”,中际旭创能做到如此优异的业绩和市占率少不了行业需求的助力。

中际旭创聚焦高端光模块主业,“400G光模块还未普及,800G光模块已量产,1.6T已经在路上”,足见其在高端光模块领域的竞争力。

光模块其实就是网络设备间传输数据的“快递员”,广泛应用于电信市场、固网接入市场和数通市场

近年来,全球AI和云计算的进步激发了数据中心服务器的迭代需求,数通市场成为光模块最大的增量市场。

亚马逊谷歌Meta微软等国际云厂商纷纷提高与AI基础设施相关的资本开支预算,2025年预计四大巨头资本支出合计将达3000亿美元。

英伟达更是提出“一年一迭代”的产品规划,服务器迭代需求只增不减,作为服务器的关键零部件,高端光模块需求随之飙升。

Coherrent认为,未来五年内,800G及1.6T高端光模块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并且需求将快速上升,而800G光模块正是中际旭创的“明星产品”,公司发展的确定性得以预见。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成本战响起,胜率几何?

从供求关系角度看,未来中际旭创的产品需求增长动能未减,那现在的关键就是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问题。

中际旭创作为全球龙头,免不了要和国际社会打交道。

原材料供给上,国内“10G以下速率光芯片,供应链已成熟;50G及以上速率的EML激光器,仍需进口”。中际旭创聚焦400G、800G高端光模块,进口光芯片占产品成本的比重高达70%。

叠加在销售端,公司有80%左右的营收来自境外,这就使得汇率及税率的波动成为公司业绩最大的不确定项。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中际旭创早就意识到这一点,面对当下进出口税率波动风险,公司早有布局!

2019年开始,中际旭创就在泰国布局产能,截至目前,泰国方面已经有7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可生产400G、800G光模块,且产品质量也已得到海外大客户的认可,这预计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税率压力。

此外,中际旭创在新加坡美国等地的子公司也开展了部分产品研发及销售业务,能在关键时刻解燃眉之急。

面对突发的进出口成本变动,中际旭创管理层表现出超绝的反应速度。

2025年4月6日,中际旭创投资者关系活动表示,目前海外客户并没有调整订单需求,并且公司正在加急研究“技术豁免问题”。若“豁免”成功,中际旭创的进出口压力或将大幅降低。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充裕的现金流、充足的原材料储备是企业应对突发风险的重要屏障。从这一角度看,作为第一龙头的中际旭创显然更“抗造”!

2024年前三季度,中际旭创经营性现金流高达13亿,是“二把手”新易盛的4.6倍。同时,截止到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账上还有34亿的现金和72亿的存货,分别是新易盛的1.8倍、2.4倍,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若这场“战役”最后只剩一个赢家,中际旭创获胜的概率明显更大!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搞定产品,长期竞争力十足

目前来看,进出口成本变化对中际旭创的影响仍有可操作空间,接下来我们关注的就是,未来挡在公司成长路上的另一“绊脚石”——产品替代危机

市场上广为流传的能取代光模块的产品有两个:高速铜缆、CPO共封装。

首先看,高速铜缆。

铜缆是在芯片间、服务器机柜内进行电信号传输的介质,对比光模块,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和功耗低。

局限性也非常明显。铜互联的传输距离一般在3-5米以内,仅限于使用在芯片与芯片之间、服务器机柜与机柜之间,无法取代光模块数千公里的传输场景。

中际旭创每年都拿出5亿到7亿资金用于研发LPO、硅光等新型光模块产品。

对比传统分立方案,硅光方案的成本、功耗更低;LPO方案通过线性直驱技术替换传统的DSP,同样做到了更为出色的功耗和成本控制,且能够覆盖高速铜缆的应用场景。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目前,中际旭创已推出了搭载自研硅光芯片的400G、800G和1.6T硅光模块。若未来进一步发展,这一产品替代趋势可能反过来,从“铜互联替代光互联”变为“光互联替代铜互联”。

其次看,CPO共封装。

2025年3月,英伟达在GTC大会上提出CPO(共封装光学)概念。从技术上讲,CPO就是把光模块和芯片不断靠近,最终把两者封装成一个整体,对比现有光模块,它最大的优势就是功耗大幅降低。

中际旭创,杀出重围! - 天天要闻

市场认为,这样一来现有的光模块单品就会被CPO取代而消失。

实际上,CPO或许会有一定市场,但不是现在!

在如今400G、800G光模块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时代,采用硅光和LPO方案已经能将光模块的功耗降到一个较低的数值,市场并没有CPO替换的动力。

再者,从中际旭创大步扩张市场份额的动作来看,光模块是一个“规模为王”的行业,更追求产品“性价比”,而CPO的生产成本比光模块高数倍,成本原因也阻碍着CPO进一步落地!

结语

变局之下,才见真章!

突如其来的税率变化固然给中际旭创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但规模、产品以及业绩优势给足了公司绝地反杀的底气。

巨轮即使偶尔触礁,充足的储备弹药也能让其重新起航。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闻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说一碗快速面也能有“面相”,那谁最适合来讲这门“面上功夫”?近日,康师傅发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为“美味代言人”。这支结合相声语境与产品表达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识美味”的叙述方式,引出“好面相”这一关键词,也为这场产品升级找到了一个兼具记忆点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赵舒杰: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侵权。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与“小米SU7”相关的商标。若纸扎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标或与小米商标近似的标识,且用于商业销售,即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 天天要闻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他掌控千亿帝国,却因806亿轰然崩盘。国资出手救场,债主们却满心不满!上世纪80年代,艾路明和几个校友瞅准了日本医药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赚了大钱。1992年,他注册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1997年带着人福医药敲开了A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