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消息,在经历了前一天的短暂狂热后,美国投资者情绪迅速冷却,股市和债市双双承压。标题为《投资者情绪在狂热一日后转冷;债券抛售持续》的文章指出,尽管特朗普政府暂时搁置了对多国的关税加征计划,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挥之不去,导致美债抛售潮延续,股市也从高点回落。这场由贸易政策引发的金融动荡,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波澜。
美国股市高点回落
周三(4月9日),特朗普突然宣布将对除中国外的多数国家暂停实施“对等关税”90天,这一消息一度点燃市场热情。当天标普500指数飙升9.5%,创下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投资者似乎松了一口气,以为贸易战的阴云暂时散去。然而,好景不长。周四开盘前,市场风向突变,期货交易显示标普500指数可能下跌超2%,投资者对政策反复无常的担忧重新浮出水面。据路透社报道,亚洲和欧洲股市周四同样表现疲软,日本日经225指数和台湾加权指数早盘跌幅均超过2%,显示全球市场对美国贸易政策的焦虑。
美债市场的反应更为剧烈。彭博社数据显示,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周四早晨小幅回落至4.3%,但仍远高于上周的4%水平。自特朗普上周宣布新一轮关税计划以来,美债遭遇大规模抛售,投资者抛弃这一传统避险资产,转而观望贸易谈判的下一步走向。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Scott Bessent)在接受采访时试图安抚市场情绪,表示特朗普“随时准备谈判”,但这种表态并未平息投资者的疑虑。相反,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当天早些时候称“不会妥协”,前后矛盾的信号让市场更加迷雾重重。
这场动荡的根源,离不开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此前,他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已升至125%,而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25%关税也引发多方反弹。虽然周三的暂停决定让部分国家松了一口气,但中国仍被排除在宽限范围之外。《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称,特朗普私下承认关税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但他坚称这是“必须承受的阵痛”。这种强硬态度让市场对未来几个月的前景充满担忧,华尔街多家投行已将202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1.5%左右,甚至有人警告衰退风险上升至60%。
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国商务部4月9日表示,将继续通过多边合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过去几年,中国在新能源和制造业领域的崛起有目共睹。2024年,中国电动车出口量占全球一半以上,光伏产业也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面对美国的高关税壁垒,中国企业正加速调整策略,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市场。据《金融时报》报道,中企近期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显著升温,2025年第一季度双边贸易额预计同比增长15%。这种灵活应对,正展现出中国经济的韧性。
全球市场的不安情绪,还源于贸易战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欧洲方面,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将暂停对美报复性关税90天,以“给谈判一个机会”。但她同时警告,若谈判无果,欧盟将采取反制措施。日本经济大臣武藤洋司(Yoji Muto)则宣布设立1000个援助办公室,帮助受关税冲击的企业渡过难关。这些举措表明,各国都在为潜在的长期贸易冲突做准备。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这场由关税引发的市场震荡无疑是一场考验。前一天还在为股市暴涨欢呼的人们,转眼又得面对可能的亏损。CNBC评论员吉姆·里克尔(Jim Rickards)直言:“特朗普的政策像过山车,投资者得系好安全带。”不过,他也指出,市场最终会找到新的平衡点,关键在于贸易谈判能否带来实质性进展。
眼下,全球目光都聚焦在华盛顿。特朗普的下一步动作,以及中美之间能否重启对话,将直接决定这场金融风暴是短暂波折,还是长期阴霾。而中国以稳健姿态应对外部压力的表现,或许能为动荡的世界经济注入一丝信心。未来几周,市场还将继续在希望与不安中摇摆,投资者恐怕还需多一分耐心和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