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特朗普出台所谓“对等关税”,引发全球市场动荡,a股也于本周短暂遭遇“黑色星期一”。面对市场波动,在发声“回购增持”的同时,不少券商2025年一季度业绩快报也随之出炉,再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4月8日盘前,国泰海通2025年一季度报告率先披露,“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的组合在2025年一季度充分释放潜力。数据显示,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人民币112.01 亿元至人民币 124.45 亿元,同比增加 350%至 400%。
对于业绩预增的原因,公告称,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本次吸收合并产生负商誉;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财富管理、交易投资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国泰海通的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已超越了券业“一哥”中信证券。4月9日凌晨,中信证券第一季度业绩预告出炉,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65.45亿元,同比增长32%左右。
中信证券称,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
此外,华泰证券、中信建投、中国银河、兴业证券、东吴证券、华安证券等头部、腰部上市券商也纷纷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从各家券商披露的一季度业绩预告来看,业绩预增主要由于财富管理、投资业务等多个业务板块都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
4月9日,华泰证券披露了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公告显示,经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37亿元至36.66亿元,同比增加50%至60%。
华泰证券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财富管理、机构服务、投资管理等主要业务线均同比显著增长。
中国银河的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也于同日披露。中国银河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27.73亿元至人民币31.00亿元,同比增长70%至90%。
中国银河表示,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财富管理、投资交易、投资银行等业务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取得较好经营业绩。
4月10日,中信建投证券发布公告,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 18.43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约增加人民币 6.15 亿元,同比增长50%左右,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经纪业务、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加较多。
兴业证券则同时披露了2024年业绩快报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快报。报告称,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3.54亿元,同比增长16.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4亿元,同比增长10.16%。
2025年第一季度,兴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17.4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57.32%。公司当季度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财富管理、信用交易、投资交易等业务发展良好、业绩稳步增长。
东吴证券方面,公告称,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9.12 亿元至 10.03 亿元,同比增加 100%至 120%,缘于一季度公司财富管理、投资交易等多项业务稳步增长。
华安证券公告,公司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 5.02 亿元至人民币 5.58 亿元,同比增加 80%至 100%,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证券投资、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等业务同比增幅较大。
二级市场上,本周一(4月7日)a股大盘受特朗普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三大指数大跌,沪指收跌7.34%,失守3100点;此后三个交易日,大盘持续回暖,沪指累计涨4.10%。
券商板块近日也随大盘走势回暖,在券商回购增持以及业绩预增等一系列积极信号下,wind证券精选指数连续三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达4.39%。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常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