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2025年04月07日22:22:08 财经 1468

来源:略大文化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先不用着急唱衰,重生版“呷哺呷哺”正在路上。

作者|付饶

编辑|原野

去年的火锅行业里,“以价换量”似乎成了共识。

前有呷哺呷哺小火锅继续降价,后有海底捞、怂火锅等知名火锅品牌相继推出低价产品,将客单价拉回百元以内,连客单价一度飙升到150元的凑凑,也在去年通过推出小份菜,将客单价拉到120元的水平。

但同样是降价,海底捞和呷哺集团却呈现了不同的结果。

根据海底捞2024年财报显示,海底捞成功将翻台率提升回4.1次/天,营收、净利润实现了两年增长,并创下历史新高;反观呷哺呷哺集团,在2024年亏损扩大至4.01亿元,达到4年来最高,一度被给予厚望的凑凑成了呷哺呷哺集团最拖后腿的业务,亏损3.5亿元,占总亏损九成。

从业绩上来看,降价版的凑凑和呷哺呷哺显然都没有被消费者买账。和海底捞相比,呷哺集团到底差哪儿了?

01 降价,没换来量

在火锅行业里,凑凑的客单价曾一骑绝尘。

2022年以前的呷哺集团,乘着消费升级的风,顺利几番涨价,在2022年巅峰时期,客单价一度飙到150元以上。

但近两年的火锅市场并不好过。消费降级的趋势下,降价成了火锅同行们的集体动作,客单价逐年下滑。海底捞将自己的客单价拉回百元以内,主打川渝的怂火锅也在逐年降低人均客单,从2021年的129元,在2022-2024年逐年下降至128元、113元和104元。

为顺应消费降级趋势,同行们纷纷降价以求换量,使得呷哺呷哺和凑凑不得不加紧脚步。

在去年,呷哺集团实施了十年来最大力度和规模的降价。不光将套餐价格全面下调,更是通过“加价购”和“换购”等优惠活动,将人均消费从2023年的62.2元,降至54.8元,下滑约12%。

其定位高端的凑凑餐厅也跟随降价策略,推出小份菜,将客单价从2022年的150元拉低至2023、2024年的142.3元、123.5元,一连降了三年,幅度一年比一年大。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在一段时间内,降价动作的确是有效的。去年8月,据呷哺集团官方对界面新闻表示,降价措施实施近两个月后,呷哺呷哺的营业额、利润和客流量均同比增长10%,其中江浙沪、广深等地区的客流量增长近20%。

但从全年的业绩财报来看,尽管降价的力度比海底捞还大,但不同于海底捞翻台率和营收的双双提升,呷哺呷哺及凑凑降价带来的效果有限,翻台率不升反降。

比如主品牌呷哺呷哺的翻台率在2024年为2.5次/天,而2023年的同期翻台率为2.6次/天。凑凑餐厅的经营指标也在下降,翻台率由上一年同期的2.0次/天降至2024年的1.6次/天。

翻台率的下降、客单的下滑,直接导致了2024年呷哺呷哺的同店销售额下降了23%以上,凑凑的同店销售额下滑了32%。

雪上加霜的是,“关店”似乎成为了呷哺集团在2024年的主旋律。

过去一年,呷哺呷哺小火锅和凑凑分别新开门店65家、13家的数量,同时也关闭了138家呷哺呷哺餐厅和73家凑凑餐厅。

除了凑凑和呷哺呷哺外,去年呷哺集团还关闭了8家定位高端的烤肉品牌趁烧的门店。截至2024年底,趁烧品牌门店已经悉数关闭。去年一年,呷哺集团累计闭店219家。

客单价、翻台率、门店数量、同店销售额等多项核心经营指标下滑,使得呷哺集团收入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因利润率压缩加剧了亏损。

财报显示,2024年来自呷哺呷哺餐厅的收入为26.29亿元,同比减少13%,来自凑凑餐厅的收入为19.48亿元,同比减少26.5%。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对比起呷哺呷哺,中高端定位的凑凑显然业绩压力更大。呷哺呷哺主品牌在2024年经营利润为9005.3万元,净利润虽然同比下跌了83.96%,但仍达到1828.9万元。而凑凑一直深陷亏损泥潭。2022年-2023年,凑凑分别实现收入22.05亿元、26.18亿元,净亏损分别为9309.2万元、9837.8万元,而2024年,其净亏损大幅上涨260.20%至3.5亿。

换句话说,卖贵了的凑凑,成了呷哺集团亏损的主要原因。

02 不只是降价

同样是降价,海底捞成为这波考试中的优等生。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收为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实现归母净利润 47.08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

海底捞并非没有经营压力。降价动作,势必会影响一家品牌的营收和利润,海底捞也不例外。

去年下半年,海底捞通过频繁在团购平台上架促销和套餐活动,成功将客单价拉回到8年前,虽然全年的平均翻台率从2023年的3.8次/天上升至2024年的4.1次/天,但下半年该公司营收为212.64亿元,同比下滑了5.8%。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但一组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尽管海底捞下半年的营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26.7亿元,同比增长了19.3%。也就是说,它在该阶段实现了低营收高利润。

关键动作就是降本增效。

在财报中,海底捞称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成本结构等措施,进一步提升了盈利的能力。

换句话说,海底捞的高利润,一部分是靠降低成本“省”出来的。曾有海底捞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供应链优势下,海底捞的成本已经压得相对低。叠加上2024年牛羊肉等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下滑,成本进一步减少。

省钱的同时,海底捞也加大了对供应链的使用效率。

它在去年最重要的一个动作就是启动“红石榴计划”,孵化多品牌创新。对于已经深耕多年供应链的海底捞来说,多品牌发展,一方面可以尽量复用供应链,实现摊薄成本,一方面来开辟新的增长点,实现营收最大化。

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包括“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此外,海底捞还陆续推出了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以及与大型企业合作的企业火锅店,丰富了用餐场景,满足了不同顾客群体的用餐需求。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图:海底捞旗下部分餐饮品牌

从当下的结果来看,海底捞的多品牌发展是奏效的。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其他餐厅收入为4.83亿元,同比增幅高达39.6%。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海底捞外卖业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营收达到了12.54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了20%。

回到呷哺集团,呷哺并不缺“省钱”的能力。

在呷哺呷哺官方对外的表述中可以得知,从2023年开始,呷哺集团便在供应链品质上下功夫,并在2024年上半年称将持续优化供应链,来实现降本增效。

降本的效果是显著的。年报里,呷哺公司披露的采购占销售比在近两年出现了快速下降,从38.1%下降到了35.2%。作为对比,海底捞采购占销售比例在38%左右。

同时,呷哺集团在2024年的人员数量上,也减少了6000人。通过降低采购成本、人员成本,关闭的房租成本,呷哺集团在2024年的成本率从37.5%下降至36.3%。

眼下的呷哺集团,缺的更多是“赚钱”的能力。

03 自我纠偏

呷哺集团曾经靠着凑凑,成功将品牌进行高端化转型,并探索出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

2022年,凑凑客单价达到150.9元,全年营收22.59亿元,首次超过主品牌呷哺呷哺的22.54亿元。高端化品牌带来的营收业绩,无疑给呷哺集团向高端化转型带来了极大信心。同年,呷哺集团推出高端烤肉品牌趁烧,开店时曾创下上海首店月均营收破250万的成绩,并立下“3年突破百家”的目标。

但事后来看,高端化的叙事已然不再符合市场消费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在2024年3月的一篇报道,在广州一家趁烧门店,平常四分之三的餐桌都是空着的,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30多万元,但租金就达到20万元,加上水电、人工、食材等成本,基本上是亏本经营。

子品牌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主品牌和凑凑也在遭受挑战。

财报显示,2024年呷哺集团年内新开78间餐厅,包括65间呷哺呷哺餐厅和13间凑凑餐厅,但年内关店数量更多,共关闭219间餐厅,包括138间呷哺呷哺餐厅和73间凑凑餐厅。

尤其对于定位中高端的凑凑来说,冲击更大。2024年,凑凑餐厅数量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同时也是其闭店数最多的一年。相比较之下,2023年,凑凑仅关闭15家餐厅,2022年,凑凑关闭3家餐厅。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图:窄门餐眼截图

在谈及闭店原因时,呷哺集团称餐厅门店的位置无法突显呷哺呷哺“高性价比”形象,以及其他各种商业原因。

但最主要的是,尽管进行了降价、推出小份菜等措施,但客单价在120元的凑凑还是太贵了。同样中高端定位的火锅品牌海底捞和怂火锅,早就将客单价降至百元左右。

对此,呷哺集团也在努力“自我纠偏”。

首先在降价策略上,目前在一些美食团购平台上,凑凑餐厅在上海地区推出了188元的双人工作日午市套餐,顾客人均消费可低至94元。照此趋势,接下来凑凑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或许会进一步下滑。

其次,进入2025年,呷哺呷哺公司对旗下两个品牌采取了不同的扩店策略。

其中,呷哺呷哺品牌规划2025年开业餐厅不低于95间,翻座率至少为3倍,旨在提升呷哺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巩固原有餐厅市场占有率。

降价版的凑凑和海底捞,同人不同命 - 天天要闻

图:窄门餐眼截图

对于客单价更高的凑凑,则采取谨慎的开店策略,仅会选择大陆地区优质商场进驻开店。

也能看出,呷哺集团在2025年会更加聚焦在主品牌的盈利上,而客单价更高的凑凑,也随着消费降级的趋势,正在被越来越边缘化。

对于亏损严重的凑凑来说,现在最大的任务或许就是不亏损,穿越消费低迷周期。

早在去年8月,贺光启在中期业绩说明会上直言:“2024年以来,餐饮行业太卷了,很多品牌都撑不下去。当前环境下,呷哺集团开店将注重实效,并不单纯追求数量。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呷哺集团都会采取相对保守的策略,确保每开一家门店都能成功和盈利。”

尽管2024的财报营收并不好看,但从年报会上呷哺CEO冯辉煌透露的信息中,触底的呷哺,似乎有了回血的迹象。

他称,在2024年大幅关闭了亏损门店、进行一系列策略调整后,2025年的头两个月的销售额虽然有略微下降,但是通过费用管控,1、2月份累计盈利比去年同期增加4000万元,不含闭店费用,利润达到了1700-1800万元。

电话会上,当有投资者问贺光启董事长如何看待股价低迷,有什么提振措施的时候。贺总只是淡淡的说:“我们更多还是依靠自身的业绩来说话吧。”

相比于来去匆匆的各种网红火锅品牌,呷哺已经走过27个年头。27年里,呷哺拥有4200万会员,年均消费人次8000万,相当于每个会员每年至少消费2次,而且呷哺的会员数量每年还在保持稳定的增长。

在一个品牌经营的道路上,错误的尝试和决策是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发生的。最终要看的,还是一个品牌有没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呷哺集团能发展到今年,对于差异化经营和企业转型升级显然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经营理论。但在消费降级的周期里,到底能不能扛过外界压力,走出低谷,还需要靠呷哺集团自己去摸索。

头图来源|AI制图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偷看“成人网站”,以为别人不知道?若手机出现这4种征兆,要注意了 - 天天要闻

偷看“成人网站”,以为别人不知道?若手机出现这4种征兆,要注意了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知识、娱乐与便利。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一些不良信息也随之泛滥,其中“成人网站”便是颇具争议的存在。许多人在好奇心或冲动之下,可能会偷偷访问这类网站,自以为无人知晓。但事实上,任何网
“AI孙悟空”对话全球!讯飞星火AI大模型展项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 天天要闻

“AI孙悟空”对话全球!讯飞星火AI大模型展项亮相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4月13日,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的日本大阪·关西世博会(以下简称“大阪世博会”)开幕。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携“嫦娥五号”月壤样本、“蛟龙”号体验舱等顶尖科技成果亮相,并通过大量互动装置和数字
如何通过战略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 天天要闻

如何通过战略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战略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犹如指南针般为企业指明前行的方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本质上讲,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通过分析外部环境、评估内部资源和能力,制定、实施并评估跨职能决策的艺术和科学
让性能随行,创意无界!磐镭镭凌Link X-2显卡坞上市 - 天天要闻

让性能随行,创意无界!磐镭镭凌Link X-2显卡坞上市

随着Thunderbolt接口和OCuLink接口的普及,市场上的显卡扩展坞也逐渐丰富起来,不过基本很少会有厂商选择年年更新,但熟悉磐镭的老粉应该都知道,磐镭的显卡扩展坞业务已经做很多年了,除了开放式的镭凌Link S系列,还有机箱式的镭凌Link X系列,现
除菌率99.9999%!厨房好搭子容声冰箱将上新,主打“横扫千菌” - 天天要闻

除菌率99.9999%!厨房好搭子容声冰箱将上新,主打“横扫千菌”

我们品尝家中存储的美味时,隔夜海鲜中将滋生沙门氏菌、未密封乳制品中将滋生李斯特菌等等……这些看不见的细菌病毒,正在将本该存储幸福的冰箱,变成潜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隐患。别慌,你的厨房好搭子容声冰箱又将上新了!4月13日,容声将携506双净Max冰箱主打“净味除
售后维修服务为何成为家电业最尴尬的环节? - 天天要闻

售后维修服务为何成为家电业最尴尬的环节?

家电售后服务的问题一直存在,不管是不是3.15都应该被受到重视,特别是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家电行业的演变,使得现在的家电售后服务与以往有了显著不同,随时跟踪研究才具有现实意义。
GMV破千亿元、用户超1亿,商家盯上了淘宝这一新蓝海 - 天天要闻

GMV破千亿元、用户超1亿,商家盯上了淘宝这一新蓝海

在今年38大促期间,一大批消费者在淘宝抢购海底捞的代金券,为海底捞提前“囤”了一波消费者。不止美食、丽人服务类代金券,更有以京东洗衣为代表的洗护服务,以游戏为代表的虚拟消费,以优酷、爱奇艺为代表的会员充值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