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寰宇平: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2024年02月07日07:05:18 财经 1486
人民日报寰宇平: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 天天要闻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塑造的世界,保护主义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大势。着眼于引领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国际社会应携手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近年来,由于一些国家保护主义上升、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堵点增多、国际贸易疲弱等因素,国际上有关经济全球化的悲观论调时有出现,一些人甚至宣称世界已经告别经济全球化的“黄金阶段”。

面对世界经济出现的多重问题,担忧可以理解,悲观大可不必。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面对挑战,各国需要共同科学回答: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发展趋势?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近年来出现的曲折?如何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出当前逆风逆水期?在这些问题上拨开迷雾、形成共识,不仅关乎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也关乎国际格局稳定和人类社会发展方向。

(一)

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必须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着眼。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早在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就详细论述了世界贸易、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问题,深刻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逻辑、过程。回望历史,科技和产业革命大大降低了全球货物运输、信息传播和人员流动成本,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深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两大阵营对立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的市场随之不复存在,覆盖全球的国际分工体系最终形成,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演化。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提供强劲动力。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技术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带动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数据显示,1992年至2022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从约25万亿美元升至约10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4659美元升至12647美元,直接投资净流出从1863.6亿美元升至1.74万亿美元。1992年至2019年,全球贸易额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由40.15%提高到56.33%;全球贫困人口比例由36.5%下降至8.5%,人口预期寿命由65.6岁增加至73.4岁。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斯·本·哈穆和安德烈·卡塔帕尼认为,经济全球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减少了世界上的贫困,也减少了各国经济之间的不平等。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曲折,主要是因为一些西方国家政策转向。这些国家曾经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手,但如今却密集推出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政策。这种转变既有经济动因,也有政治操弄的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国内增长和分配、资本和劳动、效率和公平的矛盾更加突出。一些政客借此做文章,煽动民粹主义,企图搞内病外治、转嫁矛盾,导致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个别西方国家近年来执迷于地缘博弈,将经济全球化塑造的国家间普遍经济联系视为安全威胁,大搞泛政治化和泛安全化,企图人为斩断各国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关系。从“关税战”到“去风险”,从“脱钩断链”到“小院高墙”,从“近岸外包”到“友岸外包”,名目层出不穷,实质都是“为实现权力野心而将经济工具化、贸易武器化”。

国际机构将保护主义上升视为世界经济复苏面临的严重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各方对市场割裂、去全球化和“近岸外包”等的担忧急剧上升,一些国家限制贸易、资本、技术和劳动力流动的措施将威胁全球繁荣、加剧世界动荡,阻碍各国开展多边合作、提供关键公共产品。该机构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任由经济碎片化继续,最终可能会使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损失7%,大致相当于法国和德国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世界银行发布报告指出,地区冲突升级、贸易割裂等构成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全球需要合作,采取促进贸易一体化等措施来应对挑战。

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塑造的世界,保护主义改变不了经济全球化大势。从全球范围看,虽然面临地缘冲突的飓风、阵营对抗的漩涡、经济衰退的暗流,经济全球化依然在曲折中前进,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现实并没有改变。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受商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2023年全球贸易总额下降约2万亿美元,但货物贸易量走势平稳,展现出韧性。同时,全球服务贸易额增长500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分量更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渐成全球潮流,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新机遇,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正如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所言,世界经济仍是一个一体化的故事。

(二)

经济全球化既带来发展机遇,也面临复杂挑战,弥补公平赤字是各方需要面对的重要命题。

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著名学者布兰科·米拉诺维奇曾以欧洲足球联赛来揭示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欧洲大牌球队在全球范围招揽优秀球员,比赛成绩因此得到确保;但随着欧洲各大联赛逐渐“全球化”经营,能够跻身欧洲精英行列的球队总数不断减少,穷国或者小国的球队,几乎再也无法复制布加勒斯特星队罗马尼亚)、贝尔格莱德红星队(塞尔维亚)曾经的辉煌,赢得欧洲冠军似乎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国家间层面看,发达经济体利用其领先的经济、科技优势和对其有利的国际经济规则、国际经济秩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受益者。一大批新兴经济体过去几十年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推行对外开放,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成功推进了本国发展。然而,也有一部分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低收入经济体、最不发达经济体,由于在发展资源、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加之不合理的国际经济规则、国际经济秩序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益相对较少,甚至被“边缘化”。

近年来,全球南北差距、复苏分化、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不少发展中国家陷入困境。发展失衡背后,是权利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规则的不公平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国际金融机构的现有架构和规则“不公平地偏向于”发达国家。新冠疫情期间,七国集团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总计相当于2800亿美元的资金,而人口远超七国集团的一些最不发达国家获得的资助总计只有约80亿美元。

从国家内部层面看,一些发达经济体内不同群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受益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在美国,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利用全球资源赚得盆满钵满,一部分普通民众却成了“时代的落伍者”,实际生活水平出现了下滑。美国政府受制于资本对政治资源的垄断,对贫富分化束手无策。一些民粹主义政客利用部分民众的不满心理,到处找替罪羊,无端指责其他国家,试图把民众注意力从国内引向国外。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相互交织,导致个别国家近年来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炮制歧视性、排他性的标准、规则。这些做法非但没有解决这些国家自身面临的挑战,还扰乱了世界经济正常运行。澳大利亚前驻华大使芮捷锐认为,经济全球化在一些国家面临“领导力赤字”。

有问题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指出,“经济全球化及其不满情绪所传达的主要信息是,问题并不在于经济全球化,而在于如何管控这一进程”。面对经济全球化遇到的挑战,因噎废食不是出路,善加引导才能趋利避害,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

(三)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不久前呼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危机管理,还要寻找当前问题的根源,共同建设更有希望的未来。”着眼于引领经济全球化行稳致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国际社会应携手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应当是普惠的,就是顺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诉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使发展既充分又平衡,推动形成有利于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全球化。在相互依存已无处不在的今天,各国既要发展好自己,也要思考如何同世界的发展平衡共进。要共同做大并公平分好经济全球化“蛋糕”,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并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繁荣。

面对全球发展鸿沟不断加剧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要坚持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发展问题重回国际议程中心位置,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提供更多全球公共产品。大国要有大国的担当,都应为全球发展事业尽心出力。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特殊需求,通过缓债、发展援助等方式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困难特别大的脆弱国家,着力解决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经济全球化应当是包容的,就是支持各国走出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同时携手推动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要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抵制歧视性、排他性的标准、规则。要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各方互谅互让照顾彼此利益关切,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保持全球经济增长活力与动力。

个别国家出于霸权思维,难以接受其他国家发展得好,动辄就要使绊子。事实表明,以邻为壑的逆全球化做法不仅解决不了自身的沉疴痼疾,而且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导致各国利益受到损害。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也不能阻挡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世界各国都应恪守互利共赢的合作观,尊重国际产业分工的客观规律,拒绝以邻为壑、自私自利的狭隘政策,抛弃垄断发展优势的片面做法,拆除割裂贸易、投资、技术的高墙壁垒,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唯有各国共同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才能开创世界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展望未来,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必由之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国际社会应携起手来,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人民日报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重大进展!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审核通过 - 天天要闻

重大进展!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审核通过

2025年7月4日,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600150.SH,以下简称“中国船舶”)公告称,公司发行股份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601989.SH,以下简称“中国重工”)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上海证券交易所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议通过。这标志着中船集团旗下两大船舶总装核心上市平台整合迎来重大进展。本次交易是我国...
战略规划年年重做却无效,到底缺了哪环落地逻辑? - 天天要闻

战略规划年年重做却无效,到底缺了哪环落地逻辑?

在当今快速发展、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战略规划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众多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进行战略规划,希望借此明确方向、抢占市场、提升竞争力。然而,令人沮丧的是,不少企业虽年年重做战略规划,却始终难以看到显著成效,仿佛陷入
DRAM 史上最大代际倒挂继续:DDR4 现货平均价 2.6 倍于 DDR5 - 天天要闻

DRAM 史上最大代际倒挂继续:DDR4 现货平均价 2.6 倍于 DDR5

IT之家 7 月 5 日消息,由于供应短缺,在过去几个月时间里,DDR4 内存现货价格持续飙升,因此部分较小规模的厂商开始延长 DDR4 生产周期,但价格仍普遍处于高位。美光、三星和 SK 海力士于今年年初宣布,将在 2025 年底停止 DDR4 内存的生产;随后长鑫存储于今年 5 月也宣布跟进。受停产消息影响,DDR4 内存现货价格出现疯...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日下午签署“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标志着这一备受争议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7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7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讲话。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来源:新华社)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
大酒店摆摊背后:市场规律不可违 - 天天要闻

大酒店摆摊背后:市场规律不可违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句孙中山先生的名言,深刻地揭示了顺应规律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市场规律就如同这浩浩荡荡的大势,不可阻挡。近日,金碧辉煌大酒店的后厨走上街头摆摊设点做起了小生意,这一景象看似辛酸、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