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多,人民银行重启PSL(抵押补充贷款)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其日前披露,去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PSL35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次PSL净新增要追溯到2022年11月,此次净新增为历史第二高水平,仅次于2022年11月净新增。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此次PSL重启或主要投向以保障性住屋、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传递出积极信号,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了解到,此轮PSL资金投放在广东还未有落地项目,目前金融机构已在开展政策宣讲、银政企对接、评级授信等准备工作。
第三轮投放或已拉开帷幕
广东金融机构积极准备
所谓PSL,是“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简称,即抵押补充贷款。它是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可以简单理解为人民银行以抵押的方式借钱给政策性银行,即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并且这些钱期限较长、利率较低。
在华泰证券固收研究员张继强看来,PSL具备“准财政+宽货币”双重功能。
一方面,PSL资金投放具有针对性,仅通过政策银行支持特定项目,包括棚改、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等,具备财政的特点;另一方面,PSL相当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具有定向宽松的效果。

PSL创办于2014年4月,经历过两轮扩张。
第一轮为2014年至2019年,在经济增速放缓和房地产库存积累的背景下,PSL用于支持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区域建设,5年间累计投放36704亿元,有力地拉动了房地产投资和销售,促进了经济回暖。第二轮在2022年9月到11月,彼时央行重启PSL,3个月投放6300亿元,为基建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对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回顾过往数据,不难看出PSL对投资的拉动作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全国棚改开工2300多万套,估计完成投资额约7万亿元,同期PSL合计投放2.59万亿元,即棚改投资额约为PSL投放的2.7倍。
“可以说,PSL创设以来,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稳住和引领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此次人民银行重启PSL,“很有可能是第三轮PSL投放的开端”。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投放PSL将对稳增长有着显著的拉动作用,假设投放5000亿元,不仅有望带动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0.5—0.7个百分点,而且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改变部分投资者预期。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人民银行PSL资金使用规则与再贷款类似,即采用“先贷后借”机制,由政策性银行先向具体项目投放贷款,之后再向人民银行申请PSL资金“报销”,因而PSL资金落地会滞后于项目贷款落地。
着眼广东,一位政策性银行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此次PSL资金投放在广东还未有落地项目,“但前期政策宣讲、银政企对接、评级授信等准备工作已经在开展”。
“三大工程”等基建领域是重点投向
将拉动投资提振市场情绪
PSL在2023年底重启,根本原因与经济基本面密不可分。正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的,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张继强在研报中表示,这为PSL重启提供了合适的条件。“当前经济偏弱运行,地产仍面临一定压力,基建投资也在放缓,经济仍需新的增长点。”任泽平也指出,有效需求偏弱,影响实体经济活跃度,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发力,提振市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民银行并未正式表示重启PSL投放的资金用途,但业内人士分析,以保障性住屋、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其主要投向。

这也是近期重磅会议频繁提及的政策发力方向。
例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屋需求,加快保障性住屋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潘功胜接受媒体专访时也表示,为保障性住屋等“三大工程”建设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完善住屋租赁金融政策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董希淼认为,有了PSL的“加持”,将更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同时,这也传递出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积极信号,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任泽平则表示,重启PSL顺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政策定调,释放积极的政策信号。同时,有望提振固定资产投资,发挥乘数效应,以政府性投资撬动民间投资。有利于拉动企业中长期贷款,进而提振社会融资规模。
南方+记者 唐柳雯
【作者】 唐柳雯
289财经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