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2023年06月29日21:19:05 财经 1388

基金彻底卖不动了!

今年6月以来,整个公募市场只发行了27支新基金,总份额310亿,创下2018年7月以来新低。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基金公司为了“自救”,

一边使出浑身解数挽回销量,降低费率、把基民收益率纳入KPI、往爆火的ai赛道调仓...

一边开始大力推广ETF,另寻“出路”。

新基卖不动的背后,是基民对公募基金的彻底的失望。

打开各大基金评论区,怨声载道,骂声连连: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细看不难发现,很多基民之所以骂,并不是单纯的因为业绩不好,而是感觉被骗了。

成立二十多年,公募基金似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01

为啥公募基金会让基民如此失望?

根源在于公募基金和基民的屁股,根本不在一条凳子上!

公募基金靠“规模”赚钱,只要能把规模做大,基民赚不赚钱,跟他们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这也导致很多公募基金在发行和推广过程中,几乎一切都是围绕“规模”在做文章。

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1、仓位操作上:股票仓位越来越高,投资风格越来越激进

近些年,各类基金的股票仓位一年比一年高。

2018年之前,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公募基金还会主动降低股票仓位,控制一下回撤。

近两年直接一脚把“油门”踩死,不管市场行情如何,始终保持高仓位运作。

即便是灵活配置型基金,仓位都保持在在85%以上,灵活性荡然无存。

满仓运作下,进攻性是拉满了,牛市的时候吸金效率是更高了。

但基民却被坑惨了,交着管理费,却挨着各种满仓大跌...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2、基金考核上:越来越短期化

公募基金的业绩考核是相对排名机制,而且是一年一考。

(PS:近两年监管机构也在监督这个问题,不少基金公司开始陆续改良考核机制)

也就是说不论基民收益、持有体验如何,只要基金的中短期业绩在同期排名不落后,KPI就算达标了。

对于基金这种长期投资工具而言,这种考核制度本就不合理。

但对于提高基金销量而言,这种考核制度简直完美。

其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

如何才能最高效地把基民骗上车?让基金经理做出极致的短期业绩。

如何刺激基金经理做出极致的短期业绩?搞短期相对排名制,谁的短期业绩排名最靠前,谁的KPI就越完成情况就越好。

短期业绩起来了,再疯狂宣传一波,还用愁基金卖不出去吗?


3、基金发行上:牛市高位狂发新基金

纵观近十年A股公募史,越是到了牛市,基金发行数量就越多。

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各大基金公司的新基发行也更加“精准化”。

2020年以来,权益类基金一共有三波发行高峰,

第一波在2020年6月,当时发行最多的是医药类新基,两个月后,医药进入历史大顶;

第二波在2021年1月,当时发行最多的是消费类新基,一个月后,消费进入历史大顶;

第三波在2021年7月,当时发行最多的是新能源新基,一个月后,新能源进入历史大顶;

基金买的更火了,规模更大了,但基民却都在高位站岗了,后面就是万丈深渊...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4、基金设计上:均衡类基金占比逐渐下降,疯狂做更适合押注赛道的行业主题基金

这一部分没有具体数据支撑。

不过前些年,国内某知名大型基金公曾搞出了一套“赛马机制”。

操作方法如下,

准备一堆基金,把市场上的主要赛道都押注一遍。

只要跑出一只,就往死里宣传推广,吸引基民买入,做大规模。

至于大涨之后高位站岗的投资者,就只能“被迫”长期持有了。

这TM哪里是投资?这分明是在行骗!


02

公募基金也有苦衷,但这并不是它们“骗”基民的理由。

一个巴掌拍不响,公募基金发展成现在这个鬼样子,也和基民脱不了干系。

毕竟A股历史本来就比较短,投资者普遍不成熟。大多数基民都是在牛市高位、风险极高的时候入场;等到了熊市低位,真正的投资机会到来时,却很少有人买入。

在这种大环境下,站在基金公司的角度,你牛市不发新基别人就要发,一旦错过牛市的黄金时期,基金规模支撑不了管理费,基金公司就可能会被市场淘汰。

但究其根本原因,这真的是基民的错吗?

基民为什么要买基金?

不就是因为不懂投资,想要找专业人士/机构帮自己吗?

作为收钱办事专业委托机构,基金公司本该受人托,忠人之事,用“正确”的方式帮基民赚钱。

难道就因为基民不懂,处于弱势地位,基金公司就能“乱来”!?

归根结底,还是这个行业太急功近利了,太短视了。


03

明星基金的问题在哪里?

我们先来看几组数据:

1、上一轮牛市起点至今各基金组合业绩(2019年1月4日—至今)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2019年1月4日是上一轮牛市起点。

当时的市场情绪还很绝望,正值无人问津时。

如果在那一天买入步步为盈,持有至今,收益率138%,平均年化21.7%

如果同期买的是张坤谢志宇朱少醒葛兰刘格菘五人代表作的级明星组合,持有至今,收益率121.56%,比步步为盈少赚16.52%

虽然收益率相差不大,但回撤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在此期间,步步为盈的最大回撤是-17.44%,超级全明星组合最大回撤高达-43%


2、上一轮牛市赚钱效应起来时至今各基金组合业绩(2020年7月15日—至今)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2020年7月中旬是上一轮牛市的中场,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大涨。

越来越多的基民开始入场,仓位也越加越高。

如果当天买入步步为盈,持有至今,收益率是40.1%,平均年化12.26%。虽然不是太高,但也说得过去。

如果当时买的是张谢朱葛刘顶流组合,收益率-19.08%,平均每年亏7%

不仅亏钱,还要承受巨大回撤,期间张谢朱葛刘顶流组合的最大回撤高达-41.86%。同期步步为盈最大回撤只有-16.38%


3、上一轮牛市高位至今各基金组合业绩(2021年2月18日至今)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2021年2月18日是上一轮牛市的顶点,也是熊市的起点。

当时的基金赚钱效应达到了顶峰,正值人声鼎沸时。

如果当天买入步步为盈,持有至今,收益率是21.08%,平均年化8.54%

如果当时买的是张谢朱葛刘顶流组合,持有至今收益率-40.90%,平均每年亏20%。

腰斩式大亏!

回撤也依旧是天差地别,张谢朱葛刘顶流组合最大回撤高达-40.71%,同期步步为盈最大回撤只有-16.15%


4、上一轮熊市低位至今各基金组合业绩(2022年10月31日至今)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2022年10月31日是这轮熊市的底部(如果后期市场不跌破新低的话),也是这轮震荡市的起点。

如果当天买入步步为盈,持有至今,收益率是14.54%

如果同期买的是张谢朱葛刘顶流组合,持有至今,收益率仅1%。

不仅收益相差较大,回撤也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期间步步为盈最大回撤只有-4.77%张谢朱葛刘顶流组合最大回撤高达-16.84%


发现了吗,顶流明星基金阶段性业绩非常猛(期间最大涨幅),尤其是在市场大涨期间。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但大多数基民都很难从中赚到钱,甚至会亏钱。

为什么?

根源在回撤上!

在急功近利的基金市场,大多数人都只看阶段性收益,很少看回撤。

只要阶段性收益足够牛逼,再配合大力宣传,就会吸引大量基民买入,迅速做大规模。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如何做出极致的阶段性高收益?

答案是用最极致的投资风格。

要么重仓市场上最热门的几只股票,要么梭哈少数几个热门赛道,然后一脚油门踩到底,满仓运作。

总之就是把进攻性拉满,放弃回撤控制。


站在投资角度,这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或优劣;

但站在公募基金角度,这种风格对基民的要求太高了!

它需要基民有择时能力、对市场和赛道足够的了解、同时懂得资产配置

对于扛风险能力足够强、对市场周期和赛道足够了解的基民而言,这种风格的基金用好了可以说是如虎添翼。

但对于大多数普通基民而言,这种风格的基金无异于毒品,短期收益极高,吸引力极强;但一旦遇到市场回调,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在道人看来,基金经理选择什么样的投资风格是个人选择,但把这些基金推给合适的人也是其应尽的义务。

只可惜,作为强势的一方,在巨大的短期利益诱惑下,大多数基金公司(经理)都忽略了这个义务。


04

成为“顶流”明星基金经理,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投资策略的选择。

这种投资策略就是把风格极致化,把进攻性拉满,放弃回撤控制。

就像蔡经理讲的那样:“成为市场上最锋利的矛”!

从这一点来看,很多坚持回撤控制、均衡稳健运营的基金经理,其实是主动放弃了成为顶流基金经理的可能性。但这,恰恰是公募市场最宝贵的东西。

他们管理的基金,短期业绩可能没有那么耀眼,但中长期来看,大概率不会给投资亏大钱。如果能力足够,让投资者赚到长期稳健的超额收益也不是问题。

道人的步步为盈,就是有目的地筛在选这样的优质基金(经理)。

最后,我们来看步步为盈各个阶段的业绩表现(回测):

公募基金,合法骗局!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两岸企业家共谋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台资企业获授信50亿元 - 天天要闻

两岸企业家共谋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台资企业获授信50亿元

中新网杭州6月12日电(郭其钰)6月12日,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专题活动“海峡两岸(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对接会”举办,台湾工商界人士赴杭州寻觅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和产业合作。4位台企负责人及专家受聘担任杭州市数字经济产业顾问,将为推动杭台数字
V观财报|超讯通信:与外协供应商合作不存在利益输送 - 天天要闻

V观财报|超讯通信:与外协供应商合作不存在利益输送

中新经纬6月12日电 12日盘后,超讯通信发布说明公告称,关注到有相关媒体提及公司供应商疑为上市公司关联方的情况,公司与外协供应商合作,不存在利益输送,与外协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业务模式方面,超讯通信主要从事智算业务和信通业务。
V观财报|金冠股份副总经理李健因配偶短线交易被警示 - 天天要闻

V观财报|金冠股份副总经理李健因配偶短线交易被警示

中新经纬6月12日电 金冠股份12日晚公告,公司副总经理李健因配偶短线交易被警示。公告称,公司副总经理李健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吉林监管局(简称“吉林证监局”)出具的《关于对李健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2024]20号(以下简称
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主城崇川发布“行动方案” - 天天要闻

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主城崇川发布“行动方案”

今天(6月12日)崇川区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该区将围绕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升级等四个方面实施四大行动促进投资和消费力争到2027年全区的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科教、文旅、医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产业聚集效应初现,持续布局全产业链 - 天天要闻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氢能产业聚集效应初现,持续布局全产业链

6月11日,记者从大兴区获悉,当前,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已构建涵盖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初现。近年来,为促进国家“双碳”战略实施,大兴区布局氢能产业,打造大兴国际氢能产业示范区,推动首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致力于打造成为氢能科技研发先行区、氢能高端产业聚集区、全球绿...
刚刚!央行利好 - 天天要闻

刚刚!央行利好

中国基金报 泰勒大家好,央行来利好消息了。央行: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据央行消息,6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保障性住屋再贷款工作推进会,调研推广前期租赁住屋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经验,部署保障性住屋再贷款推进工作。其中提到:着力推动保障性住屋再贷款政策落地见效,加快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会议...
“药明系”,股价狂飙! - 天天要闻

“药明系”,股价狂飙!

中国基金报记者 郭玟君6月12日,香港三大股指全线下跌。香港恒生指数跌1.31%,报17937.84点。恒生科技指数跌1.71%,报3691.28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1.44%,报6359.36点。大市成交1151.18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额为68.72亿港元。药明生物涨14.21%,药明康德涨8.45%,比亚迪电子涨3.88%,领涨蓝筹。李宁跌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