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马清妮
通讯员 肖璐 韩帅
5月15日,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南公司传来消息,由其承建的武汉协和医院质子中心项目正式通过竣工备案。
武汉协和医院质子医学中心是华中首家质子医院,总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主要功能以质子放射治疗为主,分为非质子区和质子区,是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和武汉市“五区两中心”重点工程。

"【中文不得出现半角标点】微信图片_20230517165639.jpg" imgdesc="%E6%AD%A6%E6%B1%89%E5%8D%8F%E5%92%8C%E5%8C%BB%E9%99%A2%E8%B4%A8%E5%AD%90%E4%B8%AD%E5%BF%83%E9%A1%B9%E7%9B%AE" alt=【中文不得出现半角标点】微信图片_20230517165639.jpg">武汉协和医院质子中心项目航拍图
项目质子区建筑面积虽然只有3200平米,但是建造难度、复杂程度却是工程领域中少有的。建设质子中心有多难?
项目经理寇文远将建设难度总结为“四零一精一重”——必须做到主体零沉降,设备区零震动,墙体零裂缝,预埋管道零堵塞,管线钢板等精确预留到位,超厚的重密度混凝土浇筑。

"微信图片_20230517165649.jpg" imgdesc="%E5%8C%BB%E9%99%A2%E5%86%85%E6%99%AF" alt="微信图片_20230517165649.jpg">医院内景
质子中心的设备极其“娇贵”,一旦安装调试到位,就绝不能允许有丝毫位移。
对此,项目团队采取提高桩基标准的方法,质子区共打入158根灌注桩,桩深达58米、直径达1米。此基础可承受高达200米的超高层建筑,超过常规建筑标准的10倍,实现了零沉降的目标。
零震动则要求项目质子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稳如泰山。为此,项目团队浇筑厚达4.5米的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即使强地震也不会遭受太大影响。因而,在质子区,不仅要“密不透风”,还要“密不透质”。
为解决质子“逃逸”的难题,质子区治疗仓的墙体不能有大于0.2毫米,即细过头发丝的贯穿性裂缝。
为此,项目聘请业内权威专家,从混凝土的原材料开始管控,采用磁铁矿石、铁矿砂作为原材料,并引入水及硼、镉、锂等十余种轻元素,研制出密度高达3900千克/立方米的重密度混凝土,是普通混凝土的1.7倍,并且能够屏蔽中子辐射场。
此外,项目施工时还预埋各种弯曲管道总长达2万米。“这是不能返工的工程,一旦漏掉一条管线,意味着系统没有闭环而无法使用。”寇文远说。

"【中文不得出现半角标点】微信图片_20230517165654.jpg" imgdesc="%E5%8C%BB%E9%99%A2%E5%86%85%E9%83%A8" alt=【中文不得出现半角标点】微信图片_20230517165654.jpg">医院内部
目前,协和医院质子中心已全面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投用后成为华中地区首个质子治疗中心,每年可为超过1000名患者服务,将快速带动和提升湖北省乃至我国中南地区的肿瘤诊疗水平。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